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课堂言语评价因其直接、快捷等特点,成为课堂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对学生影响最大的过程性评价方式。但是在实际运用中,课堂激励性言语评价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忽视对其他培养目标的评价;评价语言单一随意,缺少启发性,忽视评价的激励;评价目标统一,缺乏层次性,忽视学生的差异性;评价主体单一,缺乏多元主体的互动性,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2.
田梓 《文教资料》2008,(4):101-102
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渠道.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在评价主体上重教师、轻学生,在评价客体上重教法、轻学法,在评价目的上重奖励、轻发展等.现代课堂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以评价促进课堂教学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因此,课堂教学评价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学生发展为核心.  相似文献   

3.
生态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强调每一个学生的需求、欲望和意识,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现代课堂教学手段,实现教学与学生发展的真正统一的课堂。在新课改盛行的中学课堂中,如何有效、高效实施评价?本文提出了可以遵循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和尊重文本的评价建议。  相似文献   

4.
微翻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更加多样化,传统的师生角色发生了转变,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之一,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而更多的起到指导,评价的作用。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知识与能力形成的过程,强调对教学进程进行动态的、多维度、多层次的分析判断。这一科学、合理、可操作的评价方式保障了微翻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展开。文章试从形成性评价体系角度探讨微翻课堂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很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但是长期以来,我们都只注重以教师为主体的评价活动,而忽视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是新课程理念之一,因此,透视并研究课堂中的学生评价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提出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也不例外”。因而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即关注学生怎么学,以“学生”在课堂上的种种行为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新标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改变要求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仅仅是教育的对象和客体的传统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处处体现其主体性。  相似文献   

7.
<正>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反馈、调节、激励、导向等作用。思想品德教师要思考如何使课堂评价走进学生内心,引领学生成长。本文以几个教学片断为例,探讨课堂评价的运用策略。一、以生为本,有所创新要让课堂评价走进学生内心,获得学生认同,必须以生为本,并在技术上有所创新。教师不是唯一的评价主体。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也是重要的评价主体。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自我意识觉醒,常常对师长的评价产生逆反心理,反而容易接受同  相似文献   

8.
将课堂教学评价与课堂评价划等号的时候,意味着教师的教学才是强调的重点,而非学生的学习情况.长期忽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正是导致这种教师教学受到偏重现象的根本原因,所以本文对于课堂评价的定义是:以教师为实施主题,在课堂教学时改善学生学习和收集学生各方面信息的过程性评价.1.我国课堂评价的现状我国中小学课堂引进使用课堂评价是从上世纪80年代左右开始,受到前苏联教学模式和教育理论的很大影响,基本思想为:进行教学时,将学生彼此之间的信息频繁地进行反馈,主动积极地改进教学,从而实现大部分  相似文献   

9.
高中英语教学评价新课程观实践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外语课堂教学评价总是将教师作为评价中的主要对象。长期以来,课堂教学评价的焦点都是以“教师”为主,如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师的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结构合理等等。所有这些评价内容主要是在关注教师的课堂表现。所以,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明显地表现出“以教为主,学为教服务”的价值取向。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10.
王营 《宁夏教育》2014,(9):35-36
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凸显教学评价的发展性,通过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交流、合作、思考及如何获取知识等过程和行为表现,评价课堂教学的成败。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不是终结性的,而是形成性、诊断性的,重在充分发挥课堂评价的激励导向作用,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潜能,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负责,从而使课堂评价体现了"以学论教"的新课程评价特点,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有利于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健康、主动、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针对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评价内容与职业岗位需求脱离、评价主体缺少多元参与、评价方式单一、评价工具简单固化等问题,基于积极教学法开展课堂教学评价改革探索。提出以专业岗位适应能力为评价内容,教师、学生个体、小组、企业多元主体参与,以课堂表现、小组讨论、技能测试、成果展示等为主要方式,以学生课堂评价表、技能检测试题、成果展示方案等为评价工具的高职课堂教学评价改革并开展实践,有效促进了学生专业知识水平、信息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职业素养的提升,为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评价改革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课堂评价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课堂语言评价是课堂评价的重要内容,是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恰当的课堂评价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激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课堂评价具有激励性、亲切性、准确性、新颖性、生成性的特点。教师要恰当运用课堂语言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迪学生的智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3.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平台,而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到从教学观念、教学设计、课堂组织、教学评价等环节都服务于学生,充分做到:“以生为本”,最终实现有效性的课堂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当前课堂教学和评价的分析,综合研究新的课堂评价和传统课堂评价的区别与联系,提出了新的课堂评价应注意:模块教学内容的纵横沟通及相互联结;以学生为主体的“以学论教”;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果;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学习相结合;传统课堂评价的继承和新教学中情感因素与动态教学的发展;课堂教学复杂多变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15.
崔洁 《现代英语》2023,(12):30-33
文章以文秋芳教授提出的“产出导向法”为理论支撑,指导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通过网络课堂、教学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串联的混合教学模式,实现课前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学生在课堂集中展示学习产出成果、解决学习问题。教学评价侧重多元主体的形成性评价,真正做到英美文学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增强学生对英美文学课程的兴趣,从而提高英美文学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王彦昌 《考试周刊》2012,(56):85-86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态度、策略等进行评价。形成性评价与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不仅能及时地为教师提供信息反馈,更能激发学生练习英语口语的热情,增强学习兴趣,变被动评价的客体为积极评价的主体,从而有效地提高大学英语口语课堂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洪静丽 《考试周刊》2022,(32):145-148
即时评价是教学评价的重要构成,是贯彻新课程评价理念的“工具”。在实施小学音乐教学时,教师把握教育评价改革时机,以课堂教学过程为抓手,以学生学习表现为依据,以评价主体、评价语言和评价方法为重点,应用多样策略实施即时评价,推动课堂教学发展,促进学生有效发展。文章重在以评价主体、评价语言和评价方法为入手点,详细介绍在音乐课堂实施即时评价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钱舟子 《小学生》2023,(7):34-36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语文课程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其中,课堂教学评价是过程性评价的主渠道。在课堂中,教师通过适宜的教学评价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促进课堂生成;学生通过接收教学评价可以及时改正错误,提高学习效果。因此,教师除了应当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之外,还应当重视课堂评价的巨大作用,通过激励式、指正式、启发式、幽默式等多元化的课堂评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19.
课堂结构与形成性评价的内在契合是追求高效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必然要求。形成性评价通过以下途径构建大学英语课堂结构:构建教学主体评价标准且通过对于主体评价期待的激发,确认和发展课堂教学活动主体;依赖形成性评价的情感性原则、导向性原则、多元化原则,构建教学主体交流所需的交流语境、激发教学主体的交流和探索欲求、构建课堂的多维交流途径;依赖形成性评价中教师对学生能力的描述以及教师对教学策略的适时调整,构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双向反馈机制。其中,主体的发展是前提和基础,交流结构的形成是平台,反馈机制的建立是保障。  相似文献   

20.
课堂随机评价表达的是最直接的感受,是课堂教学中使用频率较高、对学生影响较大的过程性评价,具有鲜明的随机性、灵活性和及时性,是课堂中师生情感交流的纽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随机评价,伴随着学生课堂学习的整个过程。恰当的随机评价,能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成就课堂精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