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邵永庆 《学子》2016,(6):68
作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而在实际的作文写作中学生通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惧怕作文,对写作提不起兴趣,写的文章不真实,没有真情实感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实际的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去写作,努力提升自己的习作水平。一、自由写作激发兴趣很多学生都会觉得作文很难,他们不会写,也不知道应该写什么以及如何写,更没有写作兴趣。但是,小学生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中年级学生的习作要求第一条就是"乐于书面表达".但事实上许多小学生是害怕写作文的,一是不知道要写什么,二是不知道该如何写. 因此,要在习作教学指导上突破这个难点,笔者认为激发学生习作兴趣至关重要.要使学生产生写作兴趣,又与教师对学生习作的激励评价、教师对学生活动体验的布置、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生活资源的挖掘,都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作文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上,让小学生愿意写作、热爱写作,把"要我写"变为"我要写"。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先说后写,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师生共同参与,让学生体验成功,采用激励机制等方法来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4.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作文教学中,也是如此。让学生每次作文时都想写、愿写、乐写,就必须从激发兴趣入手。"小学生习作,如果能调动学生写的兴趣,激发学生动笔的欲望,作文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一位专家如是说。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要激发孩子的写作热情,燃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不妨多翻一些"花样"。  相似文献   

5.
正在二十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习作是一个难题,写不出东西,言之无物.那么如何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在多年的语文习作教学实践中,我觉得在写作训练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培养良好的写作心理,让学生从心里愿意去写浓厚的写作兴趣是推动学生写作水平提高的巨大动力,是引起和保持学生写作注意力的重要因素,是建立良好写作心理的基础,是开发学生写作潜能的钥匙.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对作文由"厌"变"爱"呢?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兴趣,首先要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相似文献   

6.
对中年级学生的习作指导,首先应培养他们的习作兴趣。在习作兴趣的培养中,我尝试过如下方法:
  一、在生活中体验成功之乐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中年级学生,刚从二年级看图写话转到写命题习作,还缺乏对周围生活、事物的观察能力,不善于从身边的事物中提炼出写作素材。因此,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去体验和感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怎样获得真实生动的写作题材,学会怎样去观察,知道要写好习作,应该做生活的有心人。  相似文献   

7.
骆娜 《学苑教育》2012,(10):33-33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写出好文章,我们首先要把工作重点放在激发学生兴趣上,让学生愿意写,想写。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在作文教学的目标设定中,强调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自信心上,让学生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而浓厚的兴趣,是学生习作的一种良性的、有力的刺激和动力源泉。对于学生的习作,用挑剔的眼光放大他的不足之处与用赏识的眼光去挖掘他的闪光点,留给学生的感受和产生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前者往往让学生越写越没意思,后者却让学生的习作兴趣越来越浓。因此,在习作教学中应着重开放学生习作赏析的形  相似文献   

9.
崔峦先生说:“教师‘下水’,这是最切实的指导。教师要求学生写的作文,最好自己先写一写。写与不写大不一样。”的确,下水作文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启迪学生的写作思维,提高作文教学效率,还能提升教师的写作水平。一、“下水知冷暖”老师不写下水文,怎知学生写作的困难。许多老师在写“下水文”时也是抓耳挠腮,不知如何下笔。其实你的“难”也是学生的痛苦啊!写一写同一主题的文章,你就知道指导学生习作时该如何审题、如何取材、  相似文献   

10.
语文作文教学中,不少学生的写作热情匮乏,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病呻吟是困扰学生作文训练的"三无"难题,许多学生不愿意、不喜欢写作文。如何激发、唤起学生的写作热情?怎样才能使学生兴趣为文?这是语文写作课一直探讨的重要问题。作者认为在作文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的真情,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才是解决这一顽疾的关键。也唯有如此,才能让学生乐写、会写、巧写,才能让学生写出文情并茂、情理俱佳的习作。  相似文献   

11.
<正>小学生进入三年级,语文写作内容从看图写话转变为习作,很多学生往往不知道要写什么,也不知道怎么表达,对习作产生了畏难心理。如何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我认为,随文小练笔不失为一种好的训练方法,它能让学生学习一些写作方法,随时发现素材并及时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培养勤于动笔的良好习惯,从而逐步提高习作水平。一、激情渲染,激发练笔兴趣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知识与能力的形成,学习主体──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重要因素。小学生对小练笔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教学中,我感觉到不少学生将写作文看作是一件"苦差事",讨厌作文,甚至对作文怀有恐惧感。大部分学生认为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了信心,不乐于写作文。我觉得只有在写作教学中给予科学的指导,让学生在练习写作过程中循序渐进,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  相似文献   

13.
<正>习作教学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考查。只有字、词、句、段等基础内容的支撑,才会有"习作"这一上层建筑的产生。习作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不能单从习作教学技巧上简单地入手,而应采用综合、立体的教学手段。一、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习作产生兴趣,才能愿意主动习作,有的学生不是没有写作的能力,而是直接拒"写作"于门外,提到写作就会产生讨厌、畏难、恐惧的心理,这种排斥就相当于面对  相似文献   

14.
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所以,我们语文教师有责任释放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写作潜能,开阔视野,激发写作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习作感兴趣,习作的过程就是快乐的、趣味盎然的,习作的结果是充满童趣的、富有个性的。所以,作为老师,我们要努力在作文教学中激发晕生的创新热情和作文兴趣.  相似文献   

15.
刘菊英 《新疆教育》2013,(1):114-11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写作兴趣,谈不上写出好作文。即使叫学生硬着头皮写下去,也只不过是东拼西凑、草草了事而已。学生怕写作文,就是对写作不感兴趣。试想一下,一桩很有兴趣的事,哪个不想去做?哪个又不愿意去做?要写好作文,就得使学生感兴趣,而写作兴趣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的诱导。因此,教师是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者、诱导者、激发者。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降低习作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的确,兴趣如同金钥匙,它能为学生开启习作乐园的大门;兴趣又似好老师,它能为学生插上自由腾飞的翅膀。倘若学生对习作产生浓厚兴趣,我们的习作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以“激发学生习作兴趣”为核心,巧设“趣”境,以“趣”促写,全面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一、改变命题形式,巧设“作文套餐”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模式就是:老师命题——老师指导——学生写作——老师评议。陈旧的模式,抑制了学生的写作激情,导致了学…  相似文献   

17.
习作是最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创造活动,我们语文教师就是要让学生的个性,在习作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展现.下面,谈几点自己在习作教学中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内容自主选择 学生的生活经历、文化背景、兴趣爱好各不相同,其选择习作的内容自然也不一样.高明的教师总是努力创设各种情境,提供各种机会,打开学生的思路,满足学生习作的兴趣和需要.如一位老师在上题为《说说,画画,写写》的习作课时,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之后,提供了班上的两位学生、老师自己、孙悟空和猪八戒等众多形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确定写谁.这几个写作对象中,既有学生熟悉的,也有现实中不存在但感兴趣的,这样选择性强,写记实作文、想象作文都可以.由于有话可说,有感而发,学生写出来的习作当然生动有趣,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18.
习作教学一直以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亘古不变的研究话题,提起习作,老师怕教,学生怕写。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是学生情绪上缺乏兴趣,不愿意写;二是生活积累较少,缺少可供选择的素材,没内容写;三是习不得法,不知道该怎样去写。因此,笔者结合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尝试以说为突破口,从"激兴趣、促积累、讲技巧"三个方面着手,把口语交际训练与习作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以说促写,提高习作课堂的教学实效,力求让习作教学变得更轻松。  相似文献   

19.
宋生娟 《考试周刊》2012,(80):50-50
兴趣是习作的动力。小学生习作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内容空洞,不具体,语言单调,缺乏真情实感。习作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明确写作目的,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使学生留心观察,善于积累,写得轻松愉快、富于情趣.习作能力就得到了提高。学生作文的热情高了,也就不感到困难了。作文。神秘的面纱也就自然揭开了。  相似文献   

20.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新课标对习作的要求是:"对于写话有兴趣,乐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可见习作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激发学生张开想象和幻想的翅膀,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