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素质教育已经实行了很长时间,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仍然存在,那就是我国的义务教育中存在教育歧视与教育的不公平现象。它严重地挫伤了一些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损害了一些学生的人格与尊严。教育歧视的存在也反映了教师的职业道德需要提高。  相似文献   

2.
从对社会歧视的内涵分析着手,初步归纳梳理目前教育领域中出现的各种歧视表现,指出在教育政策与法律、学校、教师和学生等方面以及非正规教育体系和社会生活中均存在教育歧视现象。分析导致我国各种教育歧视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初步概括防止教育歧视现象发生的措施,认为反对教育歧视,势必要落实到社会制度与文化逻辑的开放性转变上来。  相似文献   

3.
李洪荣 《江苏高教》2021,(10):57-60
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身份歧视现象一直都存在,而这一身份歧视是社会歧视的一种表现形式.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身份歧视主要表现为招生生源歧视、学位授予歧视、就业歧视与认知观念歧视等四个方面.而破除这一身份歧视可以从转换认知观念、提升教育层次、优化投入结构与提高学生能力等四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乙肝歧视是一个很严重的社会现象.造成这种歧视的原因很多。但是面对乙肝歧视现象。我们的教育应该反思什么?因为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关于乙肝的知识少之又少甚至没有,所以在校学生的乙肝意识不强.这是造成乙肝歧视现象如此猖獗的原因之一。针对如何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以及老师进行乙肝科普,本文从四个方面展开了讨论。通过四个方面的论证,提出了一系列开展乙肝科普的措施。只有改变人们对于乙肝的态度.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乙肝歧视。  相似文献   

5.
教育歧视是发生在教育领域的一种不公平现象,本文对几名经历了教育歧视的学生进行了访谈,并在统计的基础上得出教师对学生歧视的具体表现:行为上的歧视,心理上的歧视,言语上的歧视。文章初步总结了教育歧视的原因,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人们普遍存在嫌贫爱富的心理;第二,国家对教师资格的考评缺乏科学性;第三,学校关于教师行为规范的规章制度不够健全;第四,部分教师缺乏职业情操;第五,家长的送礼给教师养成诸多恶习。从而,笔者给出教育歧视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当前 ,许多中小学校存在着“校园歧视”现象 ,一些学生得不到学校、教师和同学的公平对待。据笔者调查 ,这种“校园歧视”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 :学校歧视 一些中学 (特别是初中 )为了提高升学率 ,将学生按考试分数的高低 ,分成快班和慢班 ,分数高的编入快班 ,分数低的编入慢班。学校对快慢班的教育、教学管理侧重点不同 ,对快班是抓学习成绩 ,培养优等生 ;对慢班是抓纪律 ,保证学生在校不出事 ,成绩好坏无所谓。学校安排课任教师优先考虑快班 ,担任快班的课任教师则往往教学水平的整体素质相对较高 ,而慢班的课任教师则相反 ,甚至有“拼凑”…  相似文献   

7.
一、现代职业教育历史使命和职业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德国70%的初中毕业生在16-19岁接受职业教育,普通高中学生不到30%,我国职业教育生源却在下滑,之所以这样,就在于德国崇尚职业技术教育,不存在歧视现象,而在我国,这种歧视现象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8.
实现教育公正是全球各国对教育的永恒追求,然而在看似公平公正的学校生活中,隐藏着许多非外显的教育歧视现象。这种歧视以微观的方式存在于所谓的"好生"与"差生"之间、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及男生与女生之间。等级化的文化观念、功利化的教育模式、制度及政策的漏洞及教师职业道德的缺失是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基于生态学的角度,从政府、社会、学校与教师四个方面分别探析规避微观歧视,促进学校教育公平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我国《教育法》规定:学生有平等地接受教育的权利。《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规定:对“学习有困难的儿童、少年应当给予帮助,不得歧视。”然而,在许多中小学校,部分学生特别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常常受到不公平的对待,突出表现为“校园歧视”。遗憾的是“校园歧视”现象并没有引起广泛关注,其表现主要有: 学校歧视我们的学生从小学开始,便按成绩的好坏,被分成优等生、中等生、差生,而“优等生”则理所当然地优先加入少先队、当学生干部……,“差生”则几乎与这些“荣誉”无缘。到了中学,一些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将学生按考试成绩…  相似文献   

10.
论教育歧视     
教育歧视是教育领域存在的一种不公正、不公平现象,可以定义为是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后天努力无关的个人特征的评价,它表现在对学生的性别、年龄、天赋、个性、分数、种族、身体和家庭等方面的不同态度,来源于教师的个人偏见、社会的统计性歧视或垄断力量。教育歧视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人力资源的利用和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从法律、制度和舆论宣传等方面采取措施加以防止。  相似文献   

11.
当前在一些城市中仍然有许多对农村劳动力的歧视现象,本文就是基于上述想象分析了歧视产生的原因和歧视所产生的危害,并提出一些消除歧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职教歧视"是当前社会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表现在社会歧视、制度歧视和自我歧视三个方面,这对高职教育的发展从招生到人才培养,再到学生就业都产生全过程性的诸多不利影响。因此,必须通过转变人才培养的定位与定向,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加强对高职教育的宣传;修正现有政策,破除高职毕业生就业的障碍;合理分配资源,为高职教师提供更多发展空间等手段,对"职教歧视"予以荡除。  相似文献   

13.
正审视当前的一些课堂教学现象,仍然缺乏生机和活力,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现象。一是教师往往关注优秀生的表现,忽视对顽皮学生、学困生的教育,眼中心中只有少部分学生,大部分学生是课堂观众、听众;甚至歧视特殊学生,把他们安排在自以为很合适的座位上,成为"课堂边角料"或"讲台伙伴",任其"孤芳独放",这种不能面向全体学生的"异样的风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二条规定:"学校和教师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对品行有缺陷、学习有困难的儿童、少年应当给予帮助,不得歧视."一些学校通过师德师风学习和教育活动,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然而,对于有些学校和教师存在"软暴力"的现象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5.
王定宽 《云南教育》2008,(17):46-46
一、用公平的态度对待学生 课堂教学之所以存在不公平现象,首先是由于教师没有树立课堂教学公平的观念,人为地把学生分成若干等次并给予差别对待。教师公平教学的思想失衡,才会出现歧视后进生甚至驱赶后进生的现象,或者出于亲情关系、一己私利,对一些学生关爱有加,对另外一些学生疏远、冷落。  相似文献   

16.
学校教育中时常夹杂着负向、消极的歧视现象,易对受教育者造成身心伤害,而对构成这种伤害的歧视原因却总是被忽视。为了使学校教育工作能够和谐、有序的开展,避免教育歧视现象的发生,需要从法律体制、社会文化、教师素质等几个方面去寻求解决办法,进而实现公平、和谐的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17.
“心理歧视”是比体罚更严重的惩罚,“心理歧视”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损伤了学生的自信心,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了严重影响。提高教师素质是消灭“心理歧视”现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相貌歧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婕 《华章》2010,(33)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歧视无处不在.文章着眼于相貌歧视,从"中国反相貌歧视第一人"秋子的事例入手,以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分析了相貌歧视产生的原因,从国家,社会,用人单位等方面谈了解决这一现象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许多中小学依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歧视学生的现象。这种“教育歧视”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名次歧视每次考试,特别是期中、期末等大型考试后,不少学校总要列出班名次、校名次,张榜公布,榜上最后几名有时还要用红笔勾上“红椅子”以示垫...  相似文献   

20.
论教育中弱势群体子女受歧视问题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弱势群体子女,主要指从农村到城市从事劳务的人群及下岗职工人群的子女。目前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有种种歧视他们的现象,其结果是伤害了这些孩子的自尊心和爱心。造成弱势群体子女受歧视的主要原因有教师素质低、教育管理办学思想有偏差、家长缺乏维权意识及由于政策不完善而形成的一些错误认识。社会尤其是教育工作要寻求弱势群体子女在学校教育中受歧视问题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