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力量训练是其他基本素质训练的基础,而核心力量训练则是专项训练的关键。本研究以运动训练理论为基础,结合网球专项力量训练,初步构建了网球运动专项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的模型。网球运动专项技能的动作方法、能量代谢特征是其核心力量训练的根本出发点,它是核心力量训练模型的"花盆和土壤",它决定了网球技能动作的运动生物力链和专项力量类型,结合力量训练的原则,进一步决定了核心力量训练的部位、顺序和方式("LOM"),以及力量训练的最大负荷百分比、每两组练习间的间隔、组内练习重复次数、完成组内重复训练的时间、组数和练习频度("PIRTSF"),在这些因素的基础上,再选择合适的、具有专项特异性的力量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对核心及稳定系统的解剖学结构和生理学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核心稳定性在运动技术动作的完成、身体平衡的维持、运动损伤的预防与伤后康复等方面的作用做了概括,并从竞技体育实践的角度讨论了核心力量训练的相关问题.提出核心力量作为力量素质一种,核心力量的提升,有利于整体力量的整合;从康复领域移植过来的核心力量的训练方法,其练习强度、肌肉的收缩形式特点等决定了与运动专项的结合不够紧密;在方法的层面上调整后的抗阻练习是有益的补充,并结合周期训练理论对不同训练阶段核心力量训练的负荷特征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以及逻辑分析法,分别采用核心力量训练方法和常规力量训练方法对少儿体操运动员核心区域进行力量训练.结果表明:核心力量训练方法能更有效提高核心区域的肌肉力量,尤其是对核心区域肌肉耐力有着常规力量训练方法不可比拟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4.
研究比较跳远训练中跳跃训练与杠铃力量训练的效果,结果显示采用跳跃的训练方法能明显地提高跳远成绩,大量跳跃的训练方法能提高跳远运动员的水平,能快速有效地提高跳远成绩。因此建议跳远运动员的训练应以跳跃练习为主,力量练习为辅。  相似文献   

5.
力量训练是散手运动员必不可少的训练内容,也是提高运动成绩的重要训练内容之一。力量素质的训练方法有大重量抗阻力、对抗性、克服弹性物体等练习方法,加强头颈部、腰腹、腿部、上肢等力量训练。  相似文献   

6.
分析核心力量在跳马运动各技术阶段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结合跳马专项特点,提出通过利用自身重量、创建不稳定力学条件以及不稳定状态下进行核心爆发力训练等训练方法,提高跳马运动员的核心力量,以期为跳马技术的科学化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相关研究方法结合体育舞蹈运动自身特性,以普拉提作为核心力量训练的方法对体育舞蹈基础素质产生的影响为研究内容进行分析与研究.依据收集的相关资料以及从身体形态的身高、体重、坐标、腿长、相对力量五方面收集到的实验数据出发,利用静态练习到动态练习的训练计划和训练内容逐渐递增的方式使肌肉慢慢适应刺激变化,为普拉提作为核心力量的训练方法在体育舞蹈训练中的利用提供参考依据,不断提高体育舞蹈基础素质训练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中日两国的短跑训练理念的指导思想、专项素质训练、训练理论认识、训练方法手段、训练周期理论进行分析比较,发现我国是以速度为核心,日本以专项快速力量为基础;日本短跑训练更注重全身肌群的协调平衡发展;在训练方法手段方面日本更重视组合练习;训练周期上日本更注重早期的速度耐力的发展和各阶段的衔接.  相似文献   

9.
体育竞技项目日益重视运动员人体核心区的训练,并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学的训练方法.中国传统的十路弹腿训练方法具有较强的隐逸性、很多外界并不知晓的核心力量训练方法和广阔的挖掘推广空间.对测试对象在练习十路弹腿前后,其核心区稳定性、核心区快速力量2个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探究十路弹腿训练对武术套路运动员核心区功能的影响,为核心区功能训练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为提高、规范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为竞技武术套路训练体系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针对短跑中重“爆发性力量练习”轻“放松训练”现象,浅析了放松训练的作用、运用原理及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水平,研制一种核心稳定力量训练及量化监控仪器。该仪器由训练手持重物组件、晃动支架、电机组件、配合件、固定板、电源电路等组成。仪器研发突出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常规核心力量训练存在动作不规范和量化不准确等问题。通过将技术动作与肌肉力量练习相结合,以运动员核心稳定力量训练的科学监控为目的,实现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2.
短跑是要求运动员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速度发挥至极致的一项运动,对运动员的体能提出很高的要求.传统的短跑训练方法十分注重四肢肌肉的训练,相比之下腰腹部位肌肉的训练却略显不足.随着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核心力量训练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核心力量训练作为传统力量训练的补充和发展已逐渐被我国专家学者及教练员所接受,目前在我国竞走队、跆拳道队、皮划艇队、冰上等多个项目的国家队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中已经开展起来,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尚未有学者针对短跑的专项训练设计核心力量的训练方法,基层省级以下的训练队仍然以传统的训练方法为主要手段.核心力量训练在短跑训练中其功能是通过控制身体重心,使人体核心部位保持稳定,传递运动中的有效力量,减少无效做功,可以作为短跑传统力量训练的补充.通过对核心力量的阐释,详细探讨了核心力量对现代短跑技术的作用,提出短跑核心力量训练理论及方法,以期为短跑技术的教学与训练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对江苏省游泳队陆上训练现状进行研究与分析,发现缺乏柔韧和协调训练,特别是深度拉伸练习、训练监控手段和方法不完善、训练方法和手段较为单一等问题大量存在。设计严谨的实验,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发现良好的陆上力量训练可以促进运动员力量素质的提高;教练员合理增加最大力量训练的比例,将对游泳运动员的陆上力量训练有很大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4.
核心力量是一种由康复和健身领域进入竞技运动训练的新型力量素质,在理论研究、训练方法、检测与评定以及与传统力量训练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核心力量在400米跑训练中的应用,提出科学可行的训练方法,以期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15.
核心力量在运动各项目中起着重心稳定、力量的传递和控制等重要的作用。从目前对100米短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看,重点主要放在四肢上,但对身体核心部位的训练较少运用。通过对江西省体工队男子100米短跑《田径》二级运动员实施12周身体核心力量训练后得出:身体核心部位力量练习的17个动作指标在实验后变化明显;躯干前倾角度有显著性差异;运动员在立定三级跳远、半蹲、60米、100米计时跑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从独竹漂竞速的技术结构、运动特征和核心稳定性的关系出发,结合多年训练实践,对独竹漂竞速训练中融入核心稳定性训练的意义和作用进行分析。认为:通过核心稳定性训练,可加强独竹漂运动员的躯干稳定性,提高身体控制和平衡能力;有效发挥全身力量,提高力量产生和传递效率;稳固各动作环节之间衔接,提高肢体协调工作效率;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发生。在发展独竹漂运动员核心稳定性的训练中,可采用不借助器械的练习、借助器械进行的练习、与传统力量训练相结合的练习及结合心理技能训练的练习。  相似文献   

17.
对青少年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研究是运动训练领域的新课题。排球项运动训练中的核心力量训练能够保持运动员的身体姿势,使身体的各个环节有力地结合与发展,能够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提高他们的竞技水平。传统的排球训练较为保守,导致运动员的潜力不能够充分发挥出来。针对于此,教练员以及运动员要积极转变观念,在排球训练中革新训练方法,以此来提升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提高他们的排球竞技水平。基于此,文章以力量训练为突破口,从正确认知力量训练,采用多种组合的训练方式,发展最大力量,提高能量输出,结合排球专项的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等几点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8.
林志军 《教师》2012,(35):123-124
核心力量训练通常也被称为核心稳定性训练,近年来,在国外得到广大教练员、体育科研人员及体能专家的关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对核心力量的内涵、皮划艇运动员核心力量的训练方法进行了论述.阐述了核心力量训练在皮划艇运动中的重要作用。旨在为从事皮划艇运动项目的教练员和科研人员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希望核心力量训练能够被关注,并运用到实践当中去。  相似文献   

19.
不同的训练方法对男大学生身体素质有一定的影响。以45名男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核心力量组和一般力量组进行训练,测量指标为50m跑、1000m跑、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握力、引体向上,实验时间为10周。结果表明,核心力量训练可使50m跑、握力成绩显著改善(P<0.05),立定跳远、引体向上成绩极其显著提高(P<0.01)。一般力量训练可使立定跳远、握力、引体向上成绩显著提高(P<0.05)。两种训练方法对于1000m跑和坐位体前屈成绩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该文就体育教学训练中数据资料积累,并根据国内外各种有关资料,对篮球运动中力量因素的影响作用做了全面的分析,及其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及练习时应注意的方面给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