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三桩誓愿”为例,探讨文学欣赏应遵从的基本原则,对经典名著应细心阅读同时也应大胆质疑。  相似文献   

2.
陈平 《人民教育》2020,(17):58-60
<正>《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简称《阅读指导目录》)从浩如烟海的艺术类书籍中精选了30种推荐书目,从类别上看有绘画、建筑、设计、书法、戏曲、民歌、乐器、美学理论等,涵盖了艺术的主要门类。艺术类推荐书目以中国优秀作品为主,同时兼顾国外具有影响力的著作,内容丰富全面。学段配置合理、有梯度,低学段提供以绘画、图片为主的书目,强调故事性,  相似文献   

3.
丁建华 《中学生电脑》2011,(9):36-36,38
《高中语文新课标》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精神。”按照接受美学的规律,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也是契合文艺学原则的。为此,教师要在课堂上改变传统的“一言堂”的教学方式,适时、巧妙地“布白”,让学生在自由的阅读时空中提升个性化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文学作品是情感的结晶,欣赏它,是一种永远的寻觅和追逐。翻开苏教版语文教科书,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片五彩缤纷的人文天地:可以品读海伦·凯勒对光明的憧憬,可以倾听安妮对和平的祈祷;可以看得见清华园的那片荷塘里浮起的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般的溶溶月色,可以听得见从历史深处传来的苏子面对大江东去发出的千古一叹。然而,现实中,为数不少的学生热衷于读金庸、读郭敬明,却对教材里扑面而来的文学气息想说爱  相似文献   

5.
又到了语文课的聊天时间了。这一次学生提出的话题是谈迁为什么愿意吃那么多的苦,受那么多的罪,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而且书名叫《国榷》?我先是跟学生聊起唐代名相魏征进谏唐太宗的话:"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接着聊到明朝灭亡后,当时知识分子痛失家国的心态。在那样的  相似文献   

6.
7.
《中学语教学大纲》写道:“高中阶段……能比较熟练地阅读……艺读物,初步具有鉴别欣赏学作品的能力。”《考试说明》也说:要“具有初步的学鉴赏能力。”这些都在告诉我们,高中生不仅要有读懂、理解学作品的能力,而且还要在此基础上,通过不断地阅读实践,形成一定的鉴赏能力,从而达到发现美、体味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目的。“鉴赏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章的思想内容和作的观点态度”,都有一些“现成话”可资利用。笔特收集,整理鉴赏评价学作品常用词语多条,现分类辑录如下,以备同学们不时之需。  相似文献   

8.
法国结构主义学者阿尔都塞“症候阅读”策略对英文文学作品阅读有很大的指导意义。读者在阅读英文作品时,应追索文本中显露出来的“症候”,发掘出原文深处的“总问题”,达到真正理解作品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高彦 《现代教育》2011,(10):55-56
文学作品欣赏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要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需要凸显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把欣赏的话语权交给学生,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尊重学生的审美习惯,顺应学生的独特认知思维方式;尊重学生的价值判断;创设学生自由欣赏的氛围  相似文献   

10.
我们告诫学生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工夫兴味长,而自己何尝不需要放慢自己过于匆忙的脚步和心灵?语言若是一片森林,那么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感受她的迷人与激情。我们必将丰富自己和他人的人生。  相似文献   

11.
深度阅读能够促进文本、作者、背景等要素的有机融通。深度阅读的发动者和引领者是教师。教师要在阅读中捍卫思想的尊严,在阅读中引导文化建构,追求精神生成。深度阅读教学的核心取向应该是文本意蕴的探究。有效的深度阅读要深刻体察作家心境。阅读中要高度重视以艺术设计的教学话题实现和语言学习的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2.
目前的阅读教学,特别是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极为看重“分析”,字、词、句、篇及艺术特色均条分缕析,千篇一律的来个“层层剥”,并且形成一套固定模式。教师按图索骥,教起来得心应手;学生司空见惯,听起来味同嚼蜡。当然,层层剖析固然显得深刻。但有时却破坏了文学作品的审美“机心”。众所周  相似文献   

13.
人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动物,就在于人有两个维度:一个是物质,一个是精神。在天空与大地之间,文学和艺术使人的精神发达起来、提升起来,因此文学是人类生存的一部分,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一种根基。诗不仅是诗人的,而且是人类的。只有在诗意的状态下,人才出场,才被照亮。清代学者袁枚说:“所谓诗人者,非必能吟诗也。果能胸境超脱,相对温雅,虽一字不识,真诗人矣。如其胸境龌龊,相对尘俗,虽终日咬文嚼字,乃非诗人矣。”你可以不是一个诗人,但你却不能不是一个诗意的存在者,因为人类本真的存在方式就是:“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相似文献   

14.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这种作品可以是艺术的,也可以不是艺术的,正犹如同是一块顽石,这个人能把它雕成一座伟大的雕像,而另一个人却不能使它"成器",分别全在性情与修养。知道生活的人就是艺术家,他的生活就是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15.
董华翱 《现代语文》2010,(5):154-155
每年高考文学作品阅读中都有许多要求考生回答"为什么"或寻找各种"理由"、探求各种"原因"的题目,笔者就近三年全国各地高考卷作了粗略统计,文学作品阅读中问"为什么"的题目多达30余道,所占比重是非常大的。  相似文献   

16.
17.
英美文学作品的欣赏方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英美文学教学和阅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英美文学中的主要文学类型——小说、诗歌和戏剧为例,根据不同的文学形式,论述文学作品的欣赏方法,提出有益的阅读方法对读者提高文学修养和文学鉴赏的能力、丰富读者的人文素质都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从课改最初的浮光掠影到"回到文本"的教学理念,是语文教改的一个进步,但"解读文本"阅读观依然存在着阅读主体错位、阅读目的不明、阅读序列不清的问题。由哲学阐释学发展而来的"文学解释"阅读观可以明确阅读主体、阅读目的,并解决困扰语文教学中小、初、高的阅读序列问题,还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以真貌。  相似文献   

19.
语文新教材中增加了“整本书阅读”部分,我们运用了织锦式阅读,即“章回联读、多元评价;点面结合、人才引领”的阅读策略,力求解决整本书阅读的瓶颈问题。梳理《红楼梦》情节,把握阅读层次;关注学情,让不同层次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获得独特的阅读体验和收获;多元评价推进整本书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和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  相似文献   

20.
在对语文课堂诸多评议的今天,提语文幸福课堂似乎有些奢侈了。《语文学习》2013年12期中《学生眼中的‘幸福语文课’》一文从学生角度看语文幸福课堂,学生对幸福语文课提出了很多想法,事实上幸福不幸福师生都有话说。而这正好与我们本期陆建生名师工作室主题"高中语文幸福课堂的构建"不谋而合,到底什么是语文幸福课堂,一开始我们都只是有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