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心肌梗死、脑梗死这类令老年朋友"谈虎色变"的要命病,其实是血管中的血栓惹的祸.能否在血栓形成前或血栓形成过程中就及时发现并予以阻断呢?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院长、中西医结合内科专家陈立典博士认为,处在"血栓前状态"的老年人,如能尽早发现和治疗,就能避免更严重的健康危机.  相似文献   

2.
易水 《世界发明》2003,26(9):29
“经济舱综合症”本来指的是坐在飞机里时间太长会引发腿部的深静脉血栓(DVT)。最近,新西兰一位32岁的男子在计算机前一连坐了18个小时,结果他的  相似文献   

3.
高伟 《百科知识》2004,(3):20-21
人体内的血液昼夜不停地奔流,不论你是坐着、站着还是躺着,血管里面的血液都一刻不停地在流动。然而,如果血管里面产生了血栓,就会堵住血液的流动,就会使人产生病变。如果这种情况出现在心脏,那就是致命的疾病。事实上,心血管类疾病是人类健康的头号大敌。那么到底血管是怎么被堵塞了的呢?人们通常知道的致病因子是胆固醇。也许人们一想到堵住血管的那种黏稠的血栓,就联想到凝固的油脂,认为富含脂肪的事物会造成血栓的形成。但是,近些年科学研究发现,一种名为同型半胱氨酸的物质要比胆固醇至少危险十倍。  相似文献   

4.
溶血栓药物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栓病是人类的常见多发病,心脑血管疾病中有很大比例本质为血栓病。溶栓疗法是治疗血栓性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概述了血栓形成和溶栓的机理,介绍了目前常用的溶栓药物。近年来溶血栓药物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两大方面,一方面为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和单克隆抗体技术改造的新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药物,另一方面为新型来源的溶栓药,主要来自生物体天然产生的抗凝血和溶栓成分。本文对这些方法作了较为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5.
《大众科技》2008,(9):3-3
最新出版的著名血液学专业杂志《血液》(Blood),刊出了我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该成果对止血及血栓形成的分子机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首次发现血小板中一些物质的相互作用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防治血栓性疾病的新途径。该项研究由上海血液学研究所研究员、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血栓与止血课题组长奚晓东教授主持完成。  相似文献   

6.
户海宁 《大众科技》2015,(1):112-114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是一种多种危险因子共同参与其发病机制的全身性疾病,VTE最终产生两种主要的临床类型,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前者最为常见,而后者则较为严重。作为一种疾病的两种表现,DVT与PTE的防治方法相似,主要为抗凝治疗。文章就近年来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临床防治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朱建中 《科技通报》1994,10(2):130-131
对71例健康人与83例冠心病患者体外血栓、血小板聚集功能测定比较,结果证明冠心病患者的体外血栓和血小板聚集明显高于健康人(P<0.01)。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左房血栓形成临床相关因素,对69例风心二狭患者行经胸及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并用发色底物显色法测定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活性,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结果显示风心二狭左房血栓形成者与无血栓形成者比较年龄偏大,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心房纤颤发生率高。超声心动图可见血栓形成者左房内径较大,左室射血分数低下,二尖瓣口面积较小,明显二尖瓣关半闭不全情况少见,且左房血栓形成者均有左房自发性回声(SEC),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左房血栓形成者。血凝学检查左房形成血栓者红细胞压积(Hct)较高,AT-Ⅲ活性低于无左房血栓形成者(P<0.01),而纤溶活力左房血栓形成者反而高于无左房血栓形成者,表现为tPA活性较高,PAI-1活性相对较低(P<0.05)。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左房SEAC、AT-Ⅲ活性、年龄、二尖瓣口面积是左房血栓形成的独立相关因素。说明风心二狭患者左房血栓的形成不仅与血流的机械性梗阻,而且与机体抗栓能力的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9.
宾力 《大众科技》2021,23(8):84-86,127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法治疗血栓前状态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存在血栓前状态的复发性流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低分子肝素钠进行皮下注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中药方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血栓前状态标志物变化情况及孕12周存活率.结果:(1)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孕12周胚胎存活率为95%,对照组为75%,组间孕12周胚胎存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研究组AT-Ⅲ水平较治疗前升高,D-二聚体、FIB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AT-Ⅲ水平高于对照组,D-二聚体、FI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血栓前状态导致的复发性流产,采用补肾活血中药方联合低分子肝素钠,可改善患者的血栓前状态,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一些肺动脉血栓栓塞致死的相关病例进行分析整理,从而探究肺动脉血栓栓塞致死的原因,其中包括其与创伤以及其他的一些因素存在的关系。采用的方法主要是根据某地区的相关刑事部门提供的42个肺动脉血栓栓塞致死案例(2016年某该地区的由于肺动脉栓塞致死的尸检和病例分析报告)。根据整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这42个病例当中,男性占有24例,而女性则占有18例,死者死前的主要症状主要表现出胸闷、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以及晕厥等,其中,分析还得到左侧下肢深静脉是栓子形成的主要部位,而血栓形成的位置主要在左右肺动脉。而这些正是法医尸检肺动脉血栓栓塞的相关病例的主要入手点,通过明确栓子的来源以及血栓形成的位置来确诊是否为肺动脉血栓栓塞,此外,还通过分析肺动脉血栓栓子与外伤的关系;来找寻导致肺动脉血栓栓塞的原因及具体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付红 《西藏科技》2012,(2):50+63
为提高高原地区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的诊治水平,对6例发生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的病例进行了分析,6例均好转出院。提示在心血管科护理工作中,护士应熟悉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发生的各种危险因素及临床表现,早期识别肺动脉血栓栓塞的症状,及早进行正确处理,有助于高原地区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患者的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2.
通过检索近10余年来中药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文献,简要总结中药在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进展,进而为临床上治疗和研究下肢深静脉血栓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王元胜  刘芳 《西藏科技》2013,(10):53-54
目的 探讨高原地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拟诊断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112例病患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并记录其解剖结构及血液动力学改变.结果 确诊下肢深静脉血栓102例、217条段病变血管,急性血栓124条段(57.14%),亚急性、慢性血栓93条段(42.86%),漏诊2例(1.79%)其他疾患8例(7.14%).在不同时期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呈现不同的声像图特点.结论 声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早期发现、病程进展及转归中均表现出快捷、安全、诊断率高等优点,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可靠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血栓通注射液与中硼硅安瓿直接接触包装材料的相容性。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检测中硼硅玻璃安瓿元素迁移量,电镜扫描包材内表面,并对血栓通注射液的质量进行长期稳定性考察。结果:血栓通注射液长期稳定性样品的玻璃主成分元素迁移量低于脱片样品含量,包材内表面平整;有害元素摄入量远低于每日允许暴露量。结论:血栓通注射液与中硼硅玻璃安瓿直接接触质量稳定,药品安全风险低,具有较好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注射用血栓通(冻干)近几年在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运用进展。方法:通过查询近几年中国知网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总结注射用血栓通(冻干)在脑血管疾病方面的临床运用。结果:注射用血栓通(冻干)在脑血管疾病方面主要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后遗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脑血栓形成等,并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注射用血栓通(冻干)有利于恢复脑血管疾病的神经功能,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提高脑部组织的血液流量,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结论:注射用血栓通(冻干)在脑血管疾病临床运用广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治疗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治疗原则是防止病变发展,改善患肢血供,减轻患肢疼痛,促进溃疡愈合。具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7.
田学文 《科学中国人》1997,(5):64-64,28
谈到血栓,人们会很快想到脑血栓和动脉硬化等因血管栓塞而引起的疾病。但在最近,美国一组科学家把血栓的形成用在了治疗危害人类健康的时代顽症——肿瘤上,而且取得了相当满意的实验结果。 肿瘤是因机体的某一部分组织细胞长期不正常增  相似文献   

18.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是一种相对少见但严重的疾病,临床及时的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由于临床表现多样,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诊断比较困难,但随着影像检查技术的发展,它的诊断率和治愈率显著提高。本文通过介绍脑静脉窦血栓的各种影像诊断技术发展现状和进展,评价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和临床应用价值,为这方面的临床工作和科研实践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9.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19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合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与治疗。结果19例患者经溶栓、抗凝治疗,13例治愈,4例显效,1例复发,1例遗留并发症。结论重视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抗凝时间延长,加强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全身静脉均可发病,尤多见于下肢。文章通过整理中医外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文献,总结了中医外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方法,包括药物疗法、非药物疗法、综合疗法,探讨其特点和优势,以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