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由于政治的需要和皇家风气的影响,明清两朝产生了一种以秀润婉丽、工整精细为艺术风格的台阁体、馆阁体书法。在这两种书风的影响下,文人士大夫的书法都呈现出笔画规矩、章法整齐、结体工整的风格。这种书写要求,非常适合当下初学书法的中小学生。本文从台阁体、馆阁体书法风格的形成和其特点入手,以期对当下中小学书法教育产生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前,明代台阁体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基本概念的清理、地域文学研究、文学思想研究、制度与文学关系及个案研究五个方面。对于明清研究史笼统接受、史实性资料使用不充分、个案研究不均衡等问题值得学界反思。  相似文献   

3.
馆阁体刍议     
清代“馆阁体”书法是以统治者的偏爱和科举取士制度为背景产生的。其艺术成就不高,但适用性较强,对今天的书法教学仍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宋濂与“台阁体”的关系是明前期文论研究的重要命题,历来争议颇多。根据宋濂的“台阁文”观念、“台阁文”创作以及台阁体作家对宋濂文学的接受,并结合“台阁体”的不同发展阶段,重新审视此论题,可以推断,宋濂不是“台阁体”作家。受政治身份影响;以“三杨”为代表的“台阁体”前期作家并不推崇宋濂,因而他对“台阁体”的产生只起了间接引导作用。天顺以降,台阁体中、后期作家一致推崇宋濂文章,他对“台阁体”的发展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李东阳从内容、功能、艺术风貌、文体分类等层面,较为全面、客观地探讨了台阁体的文体特征.李东阳对“三杨”台阁体推崇有加,既有沿袭,又有革新,且前者有甚于后者.就革新方面言之,李东阳引山林体文风入台阁体,试图调和二者,以纠台阁体末流之弊,虽收到一定效果,但最终未能挽救其覆亡之运.尽管如此,李东阳改革文风的发轫之功,仍不可磨灭.  相似文献   

6.
明初台阁体是研究明代文学史不可越过的一段,学术界对台阁体名称的由来、馆阁体与台阁体、台阁体的形成原因与存在时间、创作内容和艺术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研究.研究者对台阁体总体上持批评态度,普遍认为台阁体以歌功颂德为主要内容,以粉饰太平为功用,文风雍容典雅,并无太多可取之处.亦有研究者注意到台阁体在雍容气象下掩盖着“天趣之真”.台阁体的形成与明代的政治、社会状况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台阁体应该具体分析,不应轻作论断.  相似文献   

7.
馆阁体刍议     
清代“馆阁体”书法是以统治的偏爱和科举取士制度为背景产生的。其艺术成就不高,但适用性较强,对今天的书法教学仍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仁宣致治”为参照,解读明初台阁重臣杨士奇的诗歌,揭示了杨诗“治世之音”和“天趣之真”的内在底蕴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以来明代台阁体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阁体是明代前期最主要的文学流派,对其评价却一直有欠客观。从国内学术界对明代台阁体研究的六个方面入手,梳理20世纪以来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和有待于反思和探索的具体问题,是进一步研究台阁体的起点。  相似文献   

10.
试论“台阁体”诗人杨士奇的诗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阁体"是明初一枝独秀、支撑百年的文学形态,杨士奇正是其代表作家。他的诗歌内容雍容华贵,艺术手法却平易质朴,集中代表了"台阁体"诗歌的最高成就。  相似文献   

11.
台阁体、台阁雅集与文人结社有着互动的关系。一方面,馆阁之臣之文人结社的风气带入禁林,促进了宫廷中宴游雅会的兴起和台阁体的形成;另一方面,台阁体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文人结社的兴盛,比如怡老诗社的兴起,与台阁体的盛行密切相关--怡老唱和带有明显的台阁气息,这实际上反映了台阁体影响的深广,也说明明代文坛在台阁雅集盛行时期存在庙堂与山林一体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柳宗元是唐朝杰出的文学家,其古文成就尤为特出,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对柳宗元台阁名胜记文的分析,探讨它们的分类、特征及其重要地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其对欧阳修等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作为较为特殊的诗人群体之一,历代封建帝王的诗作独具鲜明的艺术特征,而其中李世民的帝王诗风格俊朗,更凸显出雄壮帝王之气。明朝以杨士奇、杨荣等为代表的台阁体虽为皇帝所作,理应亦俱帝王之象,然而,其却更多地充溢着粉饰太平、歌功颂德的色彩,进而将诗歌沦为情感空洞的异化工具。李世民帝王诗虽亦有极少平庸粉丽之篇,但总体上还是气象恢弘,且李世民帝王诗在善发政治情怀、融情于景、真实感情流露等诸多方面不同于明初台阁体,不仅直接导致两者诗体风格迥然不同,而且客观上决定了李世民帝王诗在诗歌艺术成就上大大超越了明初台阁体。  相似文献   

14.
"戴季陶主义"是一种反革命思想理论,它与马克思主义和三民主义有联系却不能与之相提并论。以前一些学者在批判它时曾指出,"戴季陶主义"是阉割了三民主义。但这种说法值得探讨,因为用阉割一词存在着全面的肯定孙中山和三民主义,用张扬一词更好。从这个角度来研究"戴季陶主义"的思想来源,同时也考证了"戴季陶主义"这个提法的源起。  相似文献   

15.
汉乐府涉及到的若干官职名称中,郎官即为其一。联系汉代官制及汉代官僚的一般仕历,考察郎官制度的沿革及郎官的选拔途径,可以考见汉人热衷于郎官的原因,也就能够认识到汉乐府虽然是民间歌谣,但在口头流传的过程中,其中所涉的官职与汉代的官制相合。  相似文献   

16.
泉台北管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泉台北管的历史、音乐形式、谱式、乐器作比较研究,发现两岸北管同异相兼各具地方特色,血缘相通共源大陆北方,酷似同树异枝上开出的两朵姊妹花。北管的文化遗产价值极高,泉台各方理应联手保护之。  相似文献   

17.
《幽明录》一书中使用了大量的称谓语,其中指称对象和用法既丰富又复杂,文章使用定量、定性的统计法,探究了其中的社会称谓的情感表达方式,从音节上、词性上、词义上分析了《幽明录》中尊称、谦称的表达特点,发现《幽明录》在尊称、谦称使用方面比较显著,既有沿用上古的,同时出现了不少新词,在指称和语法功能方面都有新突破,旧有的称谓词也增加了新义。除此之外,表达尊称、谦称的称谓语在构成形式上也有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近几十年来晋语方言中"圪"的研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从"圪"的读音、意义、本字、来源以及由"圪"组成的词类和"圪"的性质等方面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以期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细致地研究"圪"以及与之相关的语言现象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Appellation not only reflects the soc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beings,but also shows the social structure and culture in different countries,regions and societies.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omparison of appellation in these two languages and analyses the reasons for this difference from cultural and psychological aspects.  相似文献   

20.
《安世房中歌》与《郊祀歌》由于产生时代和祭歌性质的不同,在主旨、祀神态度、歌诗源流及其音乐特征呈现出较大差异的个性特征,由此可以窥见西汉祭祀诗歌的不同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