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学活动系统理论的发展为研究神韵提供了新的视野.依据文学活动四要素即生活、作者、作品、读者,从现实生活、创作主体、作品和接受主体这四个角度来探讨神韵.现实生活的内在精神是神韵产生的源泉.创作主体通过养气,形成富有神韵的审美气质和个性,进而创作出富有神韵的作品.作品是神韵的载体,神韵在作品中表现为超越语言、由作品整体产生的深远无穷的意蕴.接受主体在接受作品时,在创作主体意图的指引下感悟出人的生命意义、人生存在的价值以及现实生活的意蕴,形成富有个性的认识,丰富作品神韵的内涵,实现对神韵的再创.现实生活、创作主体、作品、接受主体构成了文学创作活动连续的、上升的循环系统,神韵在这一系统中不断循环、流动、创新.  相似文献   

2.
接受理论和知音论都将读者和文本的意义相联系,都强调通过文本的作用产生古今对话.但是很明显接受理论和知音论在时间维度的表现又是不同的.从读者角度来看,接受美学是通过共时性而产生作品新的意义,而知音论却呈现出历时性特点,以当下为起点寻求作者原意.而从文本意义的角度,接受理论中文本意义的累积是靠历时性不断积累的,而知音论中文本的意义却是作者创作完成后就已经产生并固定下来的.本文试图通过对此二者呈现出的两条不同的时间线索,探究这两种同样从读者认知出发的理论所具有的不同时间性特征,顺从时间性的角度反观接受美学和知音论中的主体间性与主体性,对这两个理论的存在中所涉及的时间性进行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3.
文本意义不是凝固的 ,它处于不断的生成和建构状态中。文艺作品意义的决定因素有四个 :作者的意图、文本、读者和语境。这四种因素经常综合在一起发生作用 ,使意义呈现多样性 ,造成作品意义的变动不居。文本意义的变动规律就源于这四者及其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4.
文学存在的意义在于读者的接受及其产生的效果。在消费主义图景下的接受美学文学史观理论建构不仅只在文学史之历时性与共时性之中运作,更应考虑在文学活动的以读者为中心的几个要素之间运作。而传统的文学活动四要素的分法在消费时代显然不舍时宜,因为文学市场构成因素现已深刻浸入其中,影响着作看的创作与读者的接受,这决定了它应当而且必须是文学活动的第五个要素;并且,在文学场中读者这一要素可能具有接受者、书写者、被书写者这三重身份特征。由此,文学的读者期待视野也必须得到重新界定。于是,我们的接受美学文学史概念就应该在一更为宏大的视界内得到与时俱迁的理论修正。本文试图从读者的多重身份特征入手,把文学活动的五要素放到文学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的坐标系中来探讨接受美学文学史观的构架问题。  相似文献   

5.
文本含义扣作品意味是文学意义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构成因素。文学意义的接受主要包含两个层次:理解和解释、阐释与批评。理解和解释是对文本含义的揭示,阐释与批评是对作品意味的诠释。文学意义以文本含义为中心,文本含义以一种逻辑统一性或整体性制约着文学意义的显现。作品意味不可能是文化的漫无边际的驰骋,也不能是语言符号无始无终的能指游戏,文本含义使这一切都包括在一定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魏学宏 《衡水学院学报》2009,11(5):44-46,76
文学鉴赏是实现文学作品所呈现的人生体验、价值追求的重要手段。格式塔心理学派提出的整体性、同构性、直觉性原则为我们从鉴赏角度理解文本意象的构成、走入作品设置的美的境地提供了某种启示,并由此形成了文学鉴赏的"格式塔"效应。格式塔心理学强调整体,推崇知觉的识别与组织作用。该学派提出的"同构论""整体性""直觉观"原则,从文学接受的角度为诠释文本的意象构成、发掘独特的审美意蕴提供了一个新视角,至今对诗歌鉴赏仍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接受美学的基本理论美国当代文艺理论家M.H.艾布拉姆斯(M.H.Abrams)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了文学四个要素的著名观点,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总是由作品、艺术家、世界(自然、生活)、欣赏者等四个要素组成的。围绕着四要素之间的关系,在文学作品的接受史上曾出现了三种有影响的解读理论和解读实践:以作者的创作为理解作品的根本依据的作者中心论,以文本自身的语言为理解文学意义的根本依据的文本中心论,以读者的阅读、反应、创造性理解为文学意义生成的主要根源的读者中心论。接受美学正是在三种理论的碰…  相似文献   

8.
由于独有的生存和创作经历,东北作家群的作品呈现出地域文学特色,这种地域文学特色除了在题材、主题和审美追求等方面表现出共性之外,还表现在一些特有的东北情结上,这些情结或隐藏或凸显,总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东北文化气息的感染,文化意蕴已经作为内化了的创作驱动力在作家创作和作品文本中表现为地域情结,这些情结无疑为读者提供了极具地域风情的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9.
老舍小说有着浓郁的平民意识,具有极强的平民化取向。这种平民化的创作追求,构成中国现代小说创作中独到的文学景观。从作家本体、文本审美性与文学史意义等三个维度考察,可以看到老舍小说平民化重要的价值内蕴与价值构成。  相似文献   

10.
惠帅 《天中学刊》2014,(5):48-51
对"一件文学文本的意义是什么"这一问题,向来有诸种回答,如作者意图、读者理解、文本自身等,而这些回答显然都有一定的问题。通过分析理解以及对作品的存在及其意义时间性的探析,我们看到了这个文学作品意义的问题本身所具有的不合理性,进而从文学作品意义"到时"角度看到了以上诸种回答的问题所在,进一步揭示了作品意义的时间性。  相似文献   

11.
接受反应文论认为读者是文学活动的主体,文学作品的最终完成、文学意义的最终实现取决于读者的能动性阅读和接受。本文运用文学接受史中的典型例子阐述了读者创造性阅读的重要意义,指出读者在文学接受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对于作家的文学创作起着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文学阐释学"并不是一种成熟的理论或方法,迄今为止它一直处于探索和建构过程之中。无论是从性质的角度还是从功能的角度看,文学阐释学都既不属于以"审美"为核心的那种文学研究范式,也不同于那种传统意义上的文学社会学。文学阐释学充分尊重研究对象的文学性和审美性,以文本分析为出发点,但并不停留于此,而是进而追问文学性、审美性背后发挥决定作用的意义生成模式。文学阐释学把文学的"虚拟空间"、"意义世界"、"关系网络"均视为自己的研究对象,通过不同层次的意义建构将方法论和本体论融为一体,从而成为一种有效的文学研究路向。  相似文献   

13.
“具体化”是接受关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文本中“不确定”和“意义空白之处”,通过积极想像填充完成的活动。“具体化”概念体现了读者是文学活动中的接受主体,文学作品的最后完成、存在价值,文学意义的最终实现都依赖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能动性阅读。同时,因读者的个人背景不同,文本的“具体化”因人而异,“具体化”也就期待着读者加强文学素养、提高文学阅读能力,以达到文学价值的最大化实现。  相似文献   

14.
谢有顺的批评具有鲜明的批判立场与品格,主张存在是文学的基本维度,提出文学是灵魂的叙事、人心的呢喃,提倡灵魂叙事。谢有顺的文学幻梦,体现出他远大的胸襟与磅礴的气象,以及当代批评家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与文学使命感;但同时也显得过于理想化与绝对化,尤其是对我国悠久的文学传统与精神的背离与误读,反映出很多当代文学批评家的通病。  相似文献   

15.
文学经典是文化和文学传承的核心,反映了某一个时代人类精神的面貌,体现了作者在特定文化背景下的生命体验和想象生成。文学的跨文化交流与跨媒介重构是经典的传承与变迁的重要方面,不但可以使经典本身焕发出新的生命、折射出新的光彩,还可以帮助我们推进本民族文化的解构和建构。在当今世界文化呈现出多元分化的大趋势下,研究文学经典是树立和坚守基本道德伦理和价值规范的途径。新世纪的文学经典要重新走入民众的生活,文学经典研究要重建"公共性";中国的外国文学经典研究,应当成为加深中外文化交流、化解可能的文化冲突的排头兵,应当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原动力。  相似文献   

16.
文学是语言艺术,作为对“想象的世界”的表现,文学语言和普通的实用语言的不同,在于其情感性、多义性,在于其联想的丰富和多彩。文学作品的形象是通过间接的方式,通过想象的过程呈现给读者的。文学文本中语言符号与意义的分离与偏转所造成的不确定性和空白,为欣赏者留下了想象和联想的空间,欣赏者需要依靠想象的能力对空白进行独特的、创造性的填充和确定。因此,把握文本的思想深义,感悟艺术形式的表现技巧,最重要的首先是对文学文本层面的认识,然后经过想象、联想的作用,唤起具体可感的个人艺术世界,即创造性的艺术形象世界。艺术形象沟通了作品的浅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文学史中,以朝代次序编写的历时性通史与从文体角度书写的分体文学史是最常见的形式。相对目前流行的历时性通史,分体文学史内容集中,更接近回归文学本位,使专业学习者更易于把握文学的"文学性",也更符合中国文化传统,并且在以社会文化视角解读文本方面具有更大优势。  相似文献   

18.
文学作品的模糊美是文学作品产生艺术魅力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然惜乎对此尚未有足够重视。本文拟从文学作品中模糊美产生的依据、模糊美的表现形态、模糊美的审美价值三个方面来探讨文学作品的模糊美,以期为之张目。  相似文献   

19.
文学作品的模糊美是文学作品产生艺术魅力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然惜乎对此尚未有足够重视。本文拟从文学作品中模糊美产生的依据、模糊美的表现形态、模糊美的审美价值三个方面来探讨文学作品的模糊美,以期为之张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