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跳槽,是一个人对自身职业的重新选择与规划,其目的是为了越跳越好,越跳越高,在机会层出不穷而职业竞争又十分激烈的今天,我们随时都有可能面临着跳槽的诱惑与选择,但是,是否真的每个人都能得偿所愿呢 ?盲目跳槽越跳越差  在京城的都市白领中,每年至少会有几十万人在跳来跳去。可是真正如意的又有多少呢 ?  某知名外企常年负责招聘的孙先生称,正规公司在招聘时对应聘者的资历背景一般都有极其严格的要求,不喜欢频繁跳槽的应聘者。他说,其实很多人的跳槽是盲目的,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对市场中的需求状况也不了解,往往出于…  相似文献   

2.
跳槽是现代社会人才流动的一个必然现象,但是跳槽后的结果往往与跳槽者的预期相去甚远。要想使跳槽成为自己职业生涯重新选择与规划的关节点,越跳越高,必须讲究跳槽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现代人谈恋爱,倾向于多方交往.慢慢挑出一个与自己情投意合的伴侣。现代人找工作,也倾向于多方尝试,最终选出一个与自己兴趣相投的职业。既然要想实现自己所追求的最理想的职业目标,那就免不了要跳槽。这跳槽也是有学问的,有的跳得非常漂亮,有的则跳得有些尴尬,还有的人,跳一次槽,换一个工作,便等于自己拆了一座人际桥梁。  相似文献   

4.
我跳,我跳,我跳跳……在人们的眼里,80后这一代人喜欢刺激、追求冒险,总是安不下心来。很多企业都抱怨现在的大学生“不踏实,好高骛远”。可事实上,找工作就像谈恋爱,双方都是有责任的。对于跳槽者来说,这个选择往往也是无奈之举。看看一个过来人的心路历程,也许对于行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朋友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梁静 《教育》2012,(35):27
年底了,高校毕业生又倾巢而出,分头找工作去了。可在这时候,却涌现出另一拨准备和他们一较高下的"人马"。这拨"人马"的代号叫"跳早族",特征就是趁早跳槽,他们的群体正在日渐壮大。虽然"跳早"现象如今已成常态,但是专家提醒,"跳早"需以优化用人单位与求职者的匹配度为前提,避免盲目跳槽。频繁跳槽,不知自己要什么这些天,一听说哪个地方有招聘会,25岁的林丽丽都会起个大早,换上正装,带着简历,直奔招聘会现场。"和应届毕业生相比,我应该算比较有经验的吧!"林丽丽说。  相似文献   

6.
每到年底,都是高校毕业生忙于找工作的关键时期,可在这时候,却涌现出另拨准备和他们一较高下的"人马".这拨"人马"的代号叫"跳早族""闪辞族",特征就是趁早跳槽.当下,他们的群体正日渐壮大. 对今天的职场中人来说,跳槽也算是平常事,若是一份工作实在做得不如意,那就选择跳槽.况且,对许多上班族而言,跳槽正是他们谋得更好前景、更高报酬的重要手段.但与普通的跳槽员工相比,"跳早族"有着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现实工作预展 现实工作预展,一般是在招聘过程的后期向应聘者提供关于企业内和工作相关的一些现实情况,使应聘者在加入企业前,心理调整上有所准备。过去,一些企业在招聘时,过于注重技术而忽视了对个性的考察。如果应聘者应聘的岗位和追求的工作环境不相匹配,就会跳槽。这主要是因为员工对企业的预期和现实有差距,而员工又无法做出调整,只好辞职。针对这一问题。国外一些大公司如美国的思科公司就经常在面试时,采用现实工作预展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职业技术》2005,(3):63-63
据《新浪网》讯要想不落入求职陷阱,对个人而言还是要心理素质过硬,所以在求职时要注意“三忌”:一忌贪心。年薪几百万元的职位想想就让人流口水,也不管自己有几斤几两,都抱着试试运气的心态,就此中招;二忌急心。急于找工作的心理,给一些利欲熏心的人找到了假借招聘骗取钱财的机会。这些主儿,以报名费、服装费、培训费、证件费等各种名义收取应聘者的费用,并一再拖延对应聘者的承诺,在骗取一定的钱财后,便人去楼空;三忌糊涂心。眼下工作难找,但并不等同于有工作就要。没有最好的职位,只有最合适的职位,我们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有个清楚的构想,  相似文献   

9.
上司让我跟他一起跳 我叫李琴,今年27岁。原来在一家颇具规模的外资公司做事,公司的发展前景不错,自己的业绩也还可以,个人对工作也比较满意。在这家外资公司工作两年后,公司一名很器重我的部门主管决定跳槽,而且已找好了一个相当不错的“下家”,一连好几天地做工作让我随他一起跳槽。  相似文献   

10.
目前大学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相对较为盲目,不知道毕业后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造成了毕业生找工作时乱投简历,不少人找到工作后于不了多久就匆匆"跳槽",而且频频"跳槽"的现象.用人单位埋怨,学校叹息,毕业生沮丧.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大学生不了解人职匹配的理论,不知道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捱.本文通过事实分析,提出应当将人职匹配理论引入大学生择业教育,让大学生通过掌握人职匹配理论,正确认知自我,合理规划职业人生.  相似文献   

11.
世界上有很多人在技能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技能不只跟就业、收入相关,也跟人愿不愿意参与社会事务、志愿服务相关,跟信不信任机构、机制相关……但是,受教育程度越高,并不一定意味着技能水平越高、工作越好、收入越丰厚。比如日本人的受教育程度是非常高的,但是80%的日本雇主却说自己找不到所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12.
跳槽是一种策略,要讲究方法,才能跳得“高”跳得“稳”。现实生活中,导致跳槽的因素有很多,盲目辞职不仅会带来压力,甚至会面临一定的风险。中华英才网职业顾问联盟专家、北京道锐思管理公司的首席管理顾问周波认为,跳槽前要明确三点:第一,为什么要跳槽;第二,我凭什么跳槽;第三,我该怎么样跳槽。只有将这三个问题深思熟虑后,方能实施你的跳槽计划。找出跳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刘洪波 《学子》2004,(2):26-27
刚到国外的留学生找第一份工作是最困难的。老板一看你的签证,就知道你是新来的,再问你的工作经验,更是没戏。你有再多的国内经验都没用,而且你在国内的工作经历越辉煌,老板就越认为你不适合这份打工工作。最好你在国内也是专门洗盘子,在厨房里打杂……那你绝对会在众多的应聘者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4.
樱花 《职业技术》2007,(5):27-27
跳槽是一种策略,要讲究方法,才能跳得“高”跳得“稳”。现实生活中,导致跳槽的因素有很多,盲目辞职不仅会带来压力,甚至会面临一定的风险。中华英才网职业顾问联盟专家、北京道锐思管理公司的首席管理顾问周波认为,跳槽前要明确三点:第一,为什么要跳槽;第二,我凭什么跳槽;第三,我该怎么样跳槽。只有将这三个问题深思熟虑后,方能实施你的跳槽计划。  相似文献   

15.
冰岛破产了,著名风投红杉资本吼出"现金比你妈妈更重要"了,纽约金融区的牧师表示他的心理咨询服务供不应求了……是的,我们正身处全球金融危机中,无人幸免.但是,生活仍在继续:工作还是要找的,跳槽还是要跳的,作为普通求职者的我们能依靠什么对抗金融危机?是面试爆发力.  相似文献   

16.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师已经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也有了课前不仅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的意识,实践着既重视知识的逻辑起点,也寻找学生的现实起点.但在探索宴践中,却还是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们往往会忽视学生真正的学习起点,而只是盲目地想当然,凭臆想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结果学生学习无兴趣,教师教得不顺畅,教学效果自然不好.只有找准了学生的学习起点,才能寻找到教学的起点,从而预设出有效的教学.学习起点,是数学教学的起跳板、找得越准,踩得越响,跳得就越高.  相似文献   

17.
责任体现着一个人存在的价值。世界上没有不必承担责任的工作,职位越高、权力越大,肩负的责任就越重。对于一个有抱负的员工来说,追求的目标越高,对自己的要求越严,他的能力就会发展得越快。要想把看不见的梦想变成看得见的事实,便要在工作中兢兢业业,把工作当成自己的私事一  相似文献   

18.
因为家境贫寒,他年仅20岁就辍学踏入社会。那时正逢经济萧条时期,要想找份工作非常艰难。一家知名医药企业刚刚贴出招聘科员的告示,就引来了数十名应聘者,他也在求职大军之列。招聘者被一一编了号,他排在30多号。求职者相继沮丧地从招聘室走出来,说:“条件很苛刻,没有大学文凭,没有两年以上的从业经验,一概不收!”门外的应聘者一听,呼啦一下走了不少人。他也不符合应聘条件,可他没走。不久,又有几名应聘者走出办公室:“年龄要25周岁以上!”应聘者又散去了不少,但他继续耐心地排队等待。后面的应聘者问:“看你25不到吧?”他点头。那人又道:“…  相似文献   

19.
成功法则     
一个人在晚上把钥匙丢了,跪在地上寻找。另一个人也在帮他找,但一无所获。帮他找的人问道:“你把钥匙丢在哪儿了?”那人指指黑暗处。帮他找的人说:“那你为什么要在灯光下寻找?”丢钥匙的人说:“因为这里灯光要亮些。”许多人都有这样的心理,宁肯待在安全可靠的地方,也不愿意接受挑战,害怕冒险。成功没有什么秘诀可言,试着走出那些“安全可靠”的地方,这是一个简单而通用的法则。成功法则@陆地行  相似文献   

20.
跳槽近年来在地勘队伍中有越演越烈现象,特别是年轻的知识型员工跳槽现象更为突出,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也对地勘队伍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因此留住知识型员工成为目前企业管理的聚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