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必修课程历史(Ⅰ)内容标准: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说出能够反映太平天国作用和局限性的主要史实,具体包括起义爆发原因、过程中的重要代表、作用和影响等。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掌握分析、归纳历史事物的方法。学会运用各种资料,包括文字资料、地图、古代文物图像来分析历史现象,认识历史事物。学会运用观察法、讨论法、推理法、概括法等来学习相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2.
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必修课程历史(Ⅰ)内容标准: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3)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4)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说出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和解放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大致过程。分析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出现的原因;概括这些历史事件的发展演变特征;归纳上述历史事件的重大历史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学习,掌握分析、概括、归纳历史事件的方…  相似文献   

3.
【课标要求】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因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以河流地貌的发育为例,分析外力作用,特别是流水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认识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过程与方法:(1)结合乡土地理知识,学会从身边地理事物入手学习地理;(2)通过动画的演示,描述河谷形成过程中地表形态的变化情况;(3)学会运用文字、影像、地图、风景图片等资料,说明地理事物的特点或原因,进一步提高分析、归纳能力。  相似文献   

4.
一、课标要求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知道主要过程及其重大事件(同盟会成立,武昌起义,中国民国成立,清帝退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正确认识辛亥革命的结果和历史意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辛亥  相似文献   

5.
张云 《学子》2014,(14)
正一、背景介绍2011版《历史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知识与能力"中明确提出:"理解历史的时序,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过程与方法"中建议"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逐步学会运用时序与地域等概念,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逐步掌握学习历史的一些基本方法,包括计算历  相似文献   

6.
2002年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在"教学目标"一目的论述中渗透着对历史思维能力的认识: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指导学生搜集和整理与学习相关的历史资料,培养学生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对历史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阐述,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教育部新颁布的历史教学大纲中有这样的规定 :“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 ,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 ,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指导学生搜集和整理与学习相关的历史资料 ,培养学生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 ;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 ,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 ,对历史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阐述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教材在《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安排了两节阅读课和一节活动课 ,它们是 :…  相似文献   

8.
高秋艳 《学子》2014,(7):82-83
一、背景介绍2011版《历史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知识与能力"中明确提出:"理解历史的时序,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过程与方法"中建议"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逐步学会运用时序与地域等概念,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逐步掌握学习历史的一些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9.
蒋爱国 《地理教育》2013,(Z1):27-28
一、课标解读《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认识国家有如下要求: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根据地图和其它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运用地图和其它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某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举例说出某国家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根据地图归纳某国家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根据地图和其它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用实例说明某国家自然环境对民俗的影响;举例说出某国家与其它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同理,作为教师,教给学生知识,不如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这对学生一生的发展也更加有意义。固然,学生也要转变自己的学习方式,由单纯被动的接受式学习向有意主动的独立式学习转变。《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历史学习过程中,“通过搜集资料、掌握证据和独立思考,初步学会对历史事物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尝试反思历史,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1.
“印度”一节是在学生学习完一个大洲———亚洲、一个地区———东南亚和一个国家———日本后的又一个区域地理的学习内容。本节内容宜安排2个课时完成。一、教材分析(一)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2 .明确印度是一个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及其原因;3.知道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理解印度人口与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关系。过程与方法目标:1.加强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读图说明一个国家地理位置的能力;2 .让学生学会运用文字、数据、地图等资料,说明地理事物的特点或原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相似文献   

12.
单元学习目标 1.学习《太阳》和《鲸》,懂得太阳、鲸的有关知识, 掌握并运用连段意抓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2.学习《赤壁之战》和《晏子使楚》,理清课文思路,掌握并能运用按问题连答案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3.结合上下文,理解课文中表示转折、条件、假设关系句子的意思。 4.学习从几方面说明事物的写法,懂得恰当地运用具体数字能加强文章的说服力。 5.懂得比较是分析和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3.
逻辑思维能力的结构,主要的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成分:(1) 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等逻辑方法认识事物,从而具有对事物形成概念的能力;(2) 有运用已经建立的概念,对简单的问题进行  相似文献   

14.
学生不懂学习历史的科学方法,只是靠机械记忆,甚至用背诵的方法来掌握历史知识。这是当前学生历史知识水平低下,历史成绩普遍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对此,教师应予重视,积极设法解决。学习历史的方法,可分基本的和具体的。先谈基本方法。“就人类认识运动的秩序来说,总是由认识个别的和特殊的事物,逐步地扩大到认识一般的事物。人们总是首先认识了许多不同事物的特殊的本质,然后才有可能更进一步地进行概括工作,认识诸种事物的共同的本质。”(《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284—285页)历史科学以人类社会为其研究对象。根据人的基本认识规律,研究和学习历史,应该从了解具体的历史现象和历史事实入手,然后通过对史实的分析、概括、比较、综合,得出  相似文献   

15.
一、复习引入。如,教学五册《怎样认识物体(五)岩石》,教师板书课题后,可引导学生从回忆旧知识中引入新课:“怎样认识物体,我们从一开始学习《自然》,就学习了这方面的知识。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从认识水、空气、土壤、金属的过程中,学习了哪些认识物体的方法?“启发学生说出看、摸、闻、尝、实验……然后告诉学生,“我们今天仍要运用这些方法来认识岩石”,从而引入新课的教学。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说出洋流的类型并能解释其形成原因;(2)学生能够熟记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2.能力目标:(1)学会运用世界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2)会运用相关规律解释渔场成因等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元素化合物教学不但要重视核心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而且还要重视落实让学生经历体验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学会运用观察、实验、归纳比较等手段认识化学物质,逐步建立元素观、分类观、微粒观、实验探究观等基本观念,并进一步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从化学的视角感受、体会化学学科的价值。教学中知  相似文献   

18.
使用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活动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经历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的探索,归纳过程;会运用多边形内角和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2.过程与方法:掌握类比归纳、转化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会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目标:进一步增强说理和简单推理的意识;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引发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养成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探索、归纳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发展说理和简单推理的意识。2.难点:如何将多…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认识社会、认识自然和日常生活的工具,学生学习数学,一方面是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另一方面是要学会用数学的方法和数学的观点认识周围事物和客观世界的规律,学会用数学的方法自觉  相似文献   

20.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在《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中谆谆教导我们:要学习辩证法,提倡照辩证法办事。学会照辩证法办事,首先就要求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对立统一学说,来观察和处理客观的一切事物,这就是要求对事物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毛主席十分重视分析矛盾的方法,指出:“分析的方法就是辩证的方法。所谓分析,就是分析事物的矛盾。”①毛主席为什么这么重视对事物所具矛盾的分析呢?就是因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统一,都是不同性质的对立的东西的统一。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我们分析事物,如果离开了对其对立双方的分析,也即对事物所具有的矛盾进行分析,那我们就不可能了解事物。毛主席说:“事物(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军事、党务等等)总是作为过程而向前发展的。而任何一个过程,都是由矛盾着的两个侧面互相联系又互相斗争而得到发展的。”②任何事物的矛盾双方的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的向前发展。事物的这种发展的辩证过程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出发点。因此,我们的认识就必须反映这种客观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