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郅辽 《钓鱼》2007,(6S):20-21
这是一支破风浮标,抛钩风线抖得笔直,配重6.2克铅皮,能抗6级阵风,应该是直击水底了。可是5月4日在苏州漕湖,用适合搓饵的鱼饵钓了半小时,浮标就沉不下去了。抛钩十成线,浮标迅速翻身,站直了,但下行到离调目还有3目的位置上就跳舞了;抛钩八成线,浮标一站直就沉不下去了,原因是钓饵雾化,引得手指长的穿鲦鱼密密层层,形成数道封锁线。  相似文献   

2.
蓝水 《垂钓》2005,5(12):18-21
前面我谈过,1997年我才买了第一支孔雀羽材质的“高档”浮标,这是一支硬尾7目短碳脚2号“世昌”品牌浮标,用了一段时间后感觉不错,于是又配了一支1号的,两支浮标当时花费了63元人民币,它们在陪我度过七载时此后,最终在2004年寿终正寝。而使用它们的过程就是我领悟那一“顿”的开始?  相似文献   

3.
宋健 《垂钓》2005,5(3):12-12
寒冷的冬天即将过去,钓友们早就准备好了钓具,只等到冰开雪化就准备好好地大干一场。可真正来到水边时我们却发现:明明一池子的鱼,浮标打下去半天却 没有明显的中鱼信号。浮标上上下下模糊的动作使你不敢肯定是不是鱼在吃食,矛盾中提竿的成功率当然很低,有时候无意地抬竿换饵,却发现鱼已经吃了死钓。  相似文献   

4.
张铨 《垂钓》2010,(2):30-31
钓鱼之前,我们都会对浮标设定一个调目。可你知道这调目是根据什么调出来的吗?假定你要调整一支浮标,你知道该将它调几目钓几目合适吗?  相似文献   

5.
冯雷 《垂钓》2023,(2):12-13
<正>钓鱼钓得垂头丧气似乎已经成了常态,但是有谁听说过钓鱼钓得火冒三丈甚至有吐三升老血的冲动?还真有。在没有鱼口的情况下,水中的浮标突然短了一截儿,激动吧?那一瞬间的心跳速度直接四挡起步,可是再一看,居然是浮标上面落了只蜻蜓,气人吧?为了不对窝子产生干扰,只能任它胡作非为,希望它快点儿飞走,可是这家伙偏偏赖在那儿不动,偶尔飞一下,本以为该结束了,可是那个小东西在空中盘旋了一圈后又稳稳地落在了浮标上,矮了半截的浮标再次以头重脚轻的姿态左摇右晃。最可气的是本想突然提竿吓那蜻蜓一跳,结果人家脚一沾水飞了,但是不往远飞,就在那个小范围内绕圈飞,只要浮标立在水面,一个俯冲就能再次降落。如此循环往复没完没了,你恨得牙根儿痒痒却又无计可施,但那蜻蜓却玩得不亦乐乎。哪怕是最讨厌的那只飞走了,马上还会有队友接力,继续刺激你那脆弱的神经,真气人。可这还只是小儿科,还有更气人的。  相似文献   

6.
张炎冰 《钓鱼》2006,(12):22-23
走水吃标是指这样一种现象:在走水和风浪较大时被迫调低钓高,比如调4目钓5目.调6目钓8~9目等等。但是.浮标还在走。水线斜了,风线被水流冲弯了,把本应该露出水面的标尖一点点“吃”掉了。原来钓6目、钓8~9目,因为浮标移位变成了钓3目、2目、1目。这是假象。是走水把钓目“吃”掉了。  相似文献   

7.
黄英忱 《垂钓》2002,2(10):21-22
这里所说的“轻坠”与“重坠”,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坠的重量。一般来说,标又粗又大,与之相匹配的铅坠就重;标又细又小,与之相匹配的铅坠就轻。二是指铅坠的重量与浮标浮力相比而言。采用浮标与水面齐平,或浮标露水面一目、两目,甚至六目,铅坠的重量就远远轻于浮标的浮力。垂钓的灵敏度固然受诸多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8.
虚底     
池塘多淤泥,搓大饵找底经常会出现过底,浮标小,调目又设得低,大饵重饵找底就砸到泥里去了。细致一点,用大饵找底后再用小饵、轻饵复核一下,不然会被半埋半露的底迷惑。有一种情况,搓饵抛钩后标尖反弹1目或2目,然后才沉到位。这是饵太重,钓饵下沉过快,调目又过高造成的。下饵触底了,  相似文献   

9.
程宁 《垂钓》2002,2(1):31-33
手竿钓鲫中,鱼吃底饵时浮标会表达出以下三种标准的鱼讯语言:1.下顿。静止中的浮标突然瞬间下顿.浮标下顿的力道似乎很大,但下顿量很小,一般在一目(10毫米)左右.有时甚至只出现三四毫米的下顿。2.上浮下顿。静止中的浮标突然缓缓上浮,但浮起四五毫米甚至只浮起两三毫米突然又掉头向下转变为下顿,其下顿量很小.但很有力。3.送标。静止中的浮标突然平缓而持续地上浮,上浮量在两三目到五六目之间,有时会达到七八目甚至把浮标送倒为止。以上三种浮标的鱼讯语言是钓底层鲫鱼时,浮标定讯语言中最常见的、也是广大钓鲫爱好者最喜欢看到的浮标语言。有经验的钓友基本都能把握住这三种中鱼的机会,并从中获得极大的观标乐趣。然而对初学钓鲫的朋友来说,要想掌握这三种浮标语言,并非轻易就能做到的,需要通过一段时间的磨炼。只有当判断准确,手眼配合默契,动作敏捷,提竿速度和力度配合得都很合理时,才能享受到这种妙不可言的中鱼感觉。  相似文献   

10.
张炎冰 《钓鱼》2004,(10):38-38
浮标的稳定性和灵敏度是一对矛盾.稳定性强,灵敏度就差.反之,浮标的灵敏度高了.稳定性就显得不足了。选择浮标既要把握两者关系.又要根据鱼情特点抓主要矛盾,就是说,你要么从鱼情的针对性去选择浮标的稳定性或者灵敏度,要么从鱼口规律、鱼讯特征和上鱼快慢上利用已经被你掌握的特点去破解鱼情,除此没有其它办法。  相似文献   

11.
黄英忱 《垂钓》2002,2(8):20-23
我把钓竿抛向一处水面无草之地,测测水深,竟达13米左右,随后又漫不经心地把钓饵甩了出去。没想到钓饵刚刚落底,那浮标便轻轻顿了一下,随后就稳稳地被托了上来。  相似文献   

12.
马建华 《钓鱼》2004,(15):36-37
《钓鱼》第11期41页对程宁老师编导的《竞技钓鱼揭秘》中做的电磁锤撞击实验现象,提出质疑,笔者再分析第二个实验两支分别为1号同4号的浮标,如果最大直径相同,标尾相同,都是调2目,在两支浮标材质也相同(如果材质不同也就没有互相比较的意义)的情况下,它们的漂身体积、表面积、配铅重量相差一定比较大,4号标的标身体积、所配铅皮重、表面积都大于1号浮标。而标身体积的大小决定了它受到的浮力的大小,浮标配铅重量的大小决定了浮标惯性的大小,表面积的大小决定了它受到的浮力大小,浮标配铅重量的大小决定了浮标惯性的大小,表面积的大小又决定了他们运动时受到的水的摩擦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13.
何蔚蓝 《垂钓》2004,(7):48-50
我们讨论浮标的时候,经常会提及浮标“剩余浮力”的概念,它是在空钩不挂饵、两钩悬离水底的情况下,用浮标露出水面的标尖目数来表示的浮标浮力。例中调空钩5目,从这个刻度到标尖顶端平齐水面所承担的鱼饵重量  相似文献   

14.
学“台钓”都是从调4钓2开始,但现在不同了,11目的标尖调5目或6目,钓3目或4目;15目的标尖调7目、8目,钓5目、6目。标尖长度变了调目也随之“长高”,然而调目和钓目相差两目的格式被延续下来,并成为浮标调整的入门手段。从调4钓2说起调4钓2是台湾钓手长期研究、探索总结的经验。其操作程序是:“将带浮标的鱼钩、铅片抛至理想中的目标点,让其自然下沉,用加、减铅片的方法,使其达到水面上保持4目状态”。此时“鱼钩悬浮在半水”,然后“在鱼钩上装一小片铅片”,再“抛钩、压水,使鱼钩沉入水底,并逐步将浮标往上移,使它逐步达到水面上有2目为止”…  相似文献   

15.
杨奇 《钓鱼》2006,(3):13-14
最近钓鱼时,经常有钓友向我表示疑问——为什么浮标没有动作?每一竿下去都感觉浮标似乎在动,可是却没有明显的入口动作?我问他调几钓几,他说:刚才调4钓2,现在钓1目还是没有动作。我让他向上推5厘米,改钓4目半试试,结果下扽、下挫、回标的动作全有了,中鱼率也大幅度提高。他问我:“没动作不是要钓灵吗,为什么钓钝了反倒有动作了?”曾有不少钓友和我说起这个问题。我把平时总结的一些经验和见解对他们进行了讲述。灵钝的话题已经讨论了很多,常见的说法是调高为灵调低为钝;程宁大师的理论则是调低为灵调高为钝。我认为把这两种说法分别用到夏天…  相似文献   

16.
张炎冰 《钓鱼》2004,(8):26-26
两个星期前,记者随钓鱼班车去常熟的沙家浜钓了一次鱼,在调5钓3只有慢吞吞浮起1目和懒洋洋下蹭半目的动作中,提竿难得中鱼,可是标尖下挫1目又常常是钩尖不挂鱼嘴,倒挂金钟地刺进了鱼的尾部。请问:这是浮标没有调好,还是钓得太灵了?  相似文献   

17.
张炎冰 《钓鱼》2007,(1S):20-21
七、深圳钓鱼郎“竞FB-J-013” 芦苇浮标重出江湖至少有3年了。用11目的瘦身巴尔杉木浮标击底,调高了上牵引力过大,稍微有点走水就不能用轻饵了:调低了,用重饵又显得反应不足,调目区间过窄是这类浮标的缺点。于是,回过头来,还是老老实实用标准标身的浮标来得省力。同体积比较,芦苇材质轻,上牵引力足。在巴尔杉浮标调高一目和调低一目会抓不准口的时候,芦苇浮标的可调性(指增减铅皮对调目的影响)和可钓性(指钓目的任意性)可以让人省却空竿多的烦恼,当然这是指底钓小鲫鱼。  相似文献   

18.
看不懂历史     
历史经常会这般奇怪,当你想诚挚地背负起你对他的责任时,它却像一个不喜欢被人宠着的姑娘,闪到了一边,甚至连一个确凿的回声都不肯给你,那意思像是:谁要你来承担我了?可当你消沉了所有决绝和坚定,愿意静然地淡看风起云涌时,它却又放大性地展示着它的荒谬和苦楚,用哀怨的泪眼逼视你,分明在说:你干嘛不管我啊? 这样的特质迫使敢于有所担当的人必须有着超卓与惊天的耐心,这样的特质也便利了怀着私人渔利之心的人很方  相似文献   

19.
程宁  昕东 《垂钓》2008,(1):52-53
很多钓友对浮标灵敏度的考虑,都侧重在调目和钓目的设定上,却忽略了饵的自重对浮标信号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尚立和 《垂钓》2005,5(9):45-46
命题中的“钓半调倍”有两个含义:一是首先调浮标的钓目,测好水深后再调浮标的调目:二是钓目高度是调目的一半.调目是钓目的加倍。至于“三同一”是指:调目与钓目的高度差等于长子线与短干线的长度差.它们都等于一颗饵团在半水中压下标尾的高度。这种调标方法快捷、准确,垂钓时标尾能清晰反映饵情和鱼讯.适于使用悬坠底钓法在野外休闲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