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石灰炉混配系统OLC智能控制的实现,该智能控制系统具有稳定可靠,功能齐全,操作简便、称量准确,混配均匀等优点,使用证明,该系统能使生产过程中炉况稳定性,生石灰活性度高,二氧化碳气 度远远超过设计要求,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采用主从式结构,设计了一种晶体生长炉用大电流电源。每条支路分别为系统提供电流,通过汇流排把每条支路电流汇总后为晶体生长炉工作提供相应电流。每条支路采用PID算法控制PWM模块的输出电压,保证了每条支路输出电流的一致性,符合电源并联均流的要求。系统经过测试,该电源每条支路输出的电流稳定可靠、误差小,能够满足晶体生长炉工作对电源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栗济臻 《考试周刊》2016,(7):193-194
本文主要分析了达电3号炉吹灰控制系统的调节功能及该系统调节功能的改进。3号炉自投产以来,由于设计、安装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吹灰调节系统经常出现一些故障,威胁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作者本着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不断地探索和实践,通过将吹灰母管压力、温度自动改为INFI-90控制,对组态自行设计和下装,将吹灰疏水温度自动改为逻辑控制等措施,成功地解决了问题,保证了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TI565DCS集散系统十余年来在武钢3^#高炉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改进措施。改进后,系统的性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新系统除了能对高炉炉况进行实时监控外,还可以提供炉况运行预报,从而达到指导操作的目的,为高炉稳定操作、安全生产和延长炉龄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5.
PH电位法测定混合配位型络合物的稳定常数,国内外已有很多工作。该法设备简单,方法可靠,唯数据处理相当复杂,用大型电子计算机固然可得满意结果,但这类条件不是一般单位的实验室所能具备。近年来,我们结合科研采用Texas TI—59型可编程序计算器计算组成为MAB的混配型络合物的稳定常数β_(MAB)~M,亦得良好效果。现将该方法的工作步骤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利用一种已经投运的局域网实时监控系统,阐述炉缸侵蚀实时监控系统研制过程中对网络系统原有资源的利用及系统设计方法。该项目为及时掌握炉缸侵蚀的情况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文献电镀体系,发现在一些混配配合物电镀体系中其放电混配配离子分布系数取最大值.由于实际工作使用的放电混配配离子分布系数峰大多顶部有一定的宽度,这类混配配合物电镀体系对电镀工艺条件,如pH值、温度等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能有利于保持电镀过程电流密度恒定,即有利于开发成稳定的电镀体系.同时还发现在一些合金电镀体系中,不同金属的放电配离子分布系数均取其最大值,即合金电镀体系中自由配体浓度范围是不同金属放电配离子单独电镀时自由配体浓度区间的交集.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揭示电镀溶液组成规律,并可能将来有利于减少实际工作中配方实验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脱硫工程的1号机(炉)、2号机(炉)和3号机(炉)设计一套湿法脱硫装置进行100%烟气脱硫,并为4~7号机(炉)脱硫设计预留接口。介绍了FGD脱硫系统工艺和该工程中热控系统的设计过程,重点对脱硫控制系统、测点设置原则、仪表选型及安装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石灰石一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的热控设计原则和要点。  相似文献   

9.
一、系统概述 对于SLC离线型分解炉——五级旋风预热器系统,在投料后不久,窑操作不正常、热工制度不稳定,开、停窑频繁时很容易发生结皮堵塞。堵塞的主要部位发生在C2、C3、C5级及分解炉底部,其中C3、C5堵塞最为严重,各级下料管及翻板阀内堵塞,若发现不及时,有时能从下料管堵到预热器锥体,甚至整个旋风筒。  相似文献   

10.
利用单片机技术对中频感应加热炉输出功率进行控制,实现精确控制工件的加热温度,解决了中频炉温度控制稳定性问题.给出了控制系统原理及构成,并进行了电路实现,系统延迟时间短,输出功率稳定,控制精度高.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实现半导体纳米材料的高效安全制备,结合不同材料的生长要求,设计并搭建了一套常压/低压一体化CVD生长系统。该生长系统主要由管式生长炉、配气单元和尾气回收处理单元三部分构成。系统配置单温区、双温区和三温区管式炉,采用机械泵/分子泵与高精度真空计准确调控管内压强,可实现不同压强条件下多种半导体纳米材料的高效制备;安装了可燃气体自动探测、报警、断气一体化装置,增加了阻火防燃、泄气防爆等装置,可有效提高系统的安全性。该生长系统具有操作简单、功能多样、安全可靠等优点,应用此系统已成功生长出二十余种高质量的新型半导体纳米材料,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纺织助剂中多组分混配表面活性剂采用了薄层色谱,柱层析进行了系统分离,并用核磁、红外、紫外光谱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鉴定。  相似文献   

13.
从理论上提出了两个公式:lgαM(A,B)nA=a=lgβMAaBb-apAnA=a-bpB-lgMAaBb,max和lgαM(A,B)nB=b=lgβMAaBb-apA-bpBnB=b-lgMAaBb,max',式中nA、nB分别为混配配合物对配体A或配体B的平均配位数,βMAaBb为混配配离子MAaBb的累积稳定常数,MAaBb,max、'MAaBb,max分别为配体B或配体A自由配体浓度为某一固定值时MAaBb分布系数的极大值.分别忽略两式中的lgMAaBb,max或lg'MAaBb,max项,可得lgβMAaBb的初值,若金属离子M与配体A或配体B二元配合物的各级稳定常数已知,将所得初值分别代入上述两式中lgMAaBb,max或lg'MAaBb,max项,然后将lgβMAaBb计算值再代入上述两式,逐步迭代至两次计算值相等即为结果.两种混配配合物体系被用于计算,结果与真值一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化学杀菌剂单剂及其混配对高梁附球菌(E.sorghinum)的抑制活性,旨在找出抑菌效果最佳的混配组合。方法:采用Horsfall的方法设计2种化学杀菌剂的混配试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求出各配比的抑菌率和毒性比率。结果:咯菌腈对高粱附球菌的抑制活性最高,EC50达0.32 mg/L;其次为咪鲜胺和氟硅唑,EC50分别为0.38、0.52 mg/L。百菌清、溴菌腈和代森锰锌对病菌的抑制活性较弱,EC50分别为69.24、79.51、84.40 mg/L。氟硅唑和克菌丹以6∶4的比例混配抑制效果最佳,毒性比率达1.40,以2∶8比例的混配毒性比率达1.35;咪鲜胺与咯菌腈以3∶7的比例混配,毒性比率达1.34;以5∶5的比例混配毒性比率为1.31。溴菌腈与百菌清以8∶2的比例混配毒性比率最高,为1.33,其次为7∶3的比例混配毒性比率为1.30。氟硅唑与百菌清以4∶6的比例混配,毒性比率为1.31;溴菌腈与代森锰锌以7∶3的比例混配,毒性比率为1.28。结论:不同化学杀菌剂的混配对于高粱附球菌能够表现出较好的增效抑...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煤基活性炭炭化过程控制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分析了活性炭炭化控制过程,根据现场实际要求设计了PLC、触摸屏、组态王为一体的控制系统,将炭化炉炉头温度和炉尾压力作为主要控制变量,综合相关影响因素,用PLC来实现模糊控制算法,从而满足炭化炉炉头温度和炉尾压力的控制要求,运用组态王和触摸屏的结合实现数据采集与记录、存储与分析的需求。通过炭化监控系统的设计,提高了炭化设备自动化程度,满足了现场控制需求。  相似文献   

16.
本文构造了一个新的四维分数阶混沌系统,与至少含有一个不稳定平衡点的一般分数阶混沌系统不同的是,该系统仅有两个稳定平衡点.首先给出了两个平衡点局部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该系统的混沌吸引子与两个稳定平衡点共存.然后,基于分数阶Lyapunov稳定性理论,在误差系统保留非线性项的情况下,利用反馈控制实现了此系统的同步,数值模拟进一步证实了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TMS320DM642的图像处理在炉内板带纠偏系统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套基于DSP图像处理的炉内板带纠偏视频检测控制系统。它是基于极低照度环境下的图像采集、板带边缘分析、位置测量并自动反馈控制板带始终对中运行的全新一代工业电视系统。系统在观察炉内工况的同时还实现了炉内板带的实时纠偏。在系统中,图像处理模块采用TI公司的高性能多媒体数字信号处理器DM642,这是由于DM642具有计算速度快、可并行处理、性价比高等优点,从而成功解决了实时检测数据处理量大、系统实时性要求高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8.
高炉专家系统在本钢五号高炉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本钢5^#高炉专家系统的主要内容及应用概况,通过现场应用,该系统运行可靠,对炉况起到了准确预测及有效控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满足连续型化工企业热媒系统的高稳定性,有机热载体炉(热媒炉)得到了广泛应用。为确保热媒炉的连续安全运行,在介绍热媒炉主要运行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热媒炉的自动控制系统的技术特性,同时结合某连续型化工企业装置设备的特点和要求,进行热媒炉的运行分析,并找出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20.
配合物非线性光学性质与结构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庆才 《天中学刊》1998,13(2):24-28
报导了无机物、有机物和配合物作为非线性光学材料的特点;阐述了二硫纶·二亚胺混配过渡金属配合物这一新型的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非线性光学材料;对配合物非线性光学性质与结构的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