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小小的生命尚在母腹中孕育时,那伟大的母爱已如一泓湖水,柔波荡漾,浩浩淼淼;当等待第一声婴儿啼哭的焦虑之时,深沉的父爱已如苍茫草原,广阔无垠,郁郁葱葱。亲情之爱,本是源自天然。子女对父母的爱更是与生俱来,来自父母给予的血肉之躯和附于躯体上的那颗心。如果我们说,还要学会爱孩子和教会孩子爱父母,人们不免不以为然。但实际生活中的不少场面又明明确确地告诉我们,这缘于天然的爱也需要学习。教会孩子爱首先要给予孩子爱,这爱渗透在生活中的每时每刻。在为孩子哺乳时,在给孩子洗尿布时,在同孩子垒积木时,在聆听孩子朗…  相似文献   

2.
在幼儿园里,我们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活动中,有的孩子常常喜欢插嘴,打断老师的话题;有的孩子回答问题时常常不举手便脱口而出或者离开位置跑到老师身边大声嚷嚷;还有的孩子听到别的小朋友说错了便不分场合、时间随便地大声议论……像这样爱插嘴扰乱课堂秩序的孩子常令老师、家长感到非常头疼。我班的小峰便是一个非常爱插嘴的孩子,同时教育多次又屡教不改。我带着疑惑认真观察起这个孩子。通过观察,我发现孩子爱插嘴是有原因的。  相似文献   

3.
师爱与施爱     
我是一个踏上工作岗位才几年的年轻教师,但经过这几年的工作使我认识到对学生充满爱是做一个优秀教师的前提。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可见,爱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桥梁。也是教师职业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4.
孙岩 《河北教育》2004,(4):12-12
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准,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是的,离开了爱,教育就不复存在。爱是班主任工作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我们都知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是爱的艺术。问题是有了爱就有了教育的一切吗?爱是包治教育百病的灵丹妙药吗?爱是万能的教育金钥匙吗?不是!决不是!爱决不是教育的全部。高尔基说:“单单是爱孩子,那是连母鸡都会做的事,但教育好孩子却是一门艺术。”  相似文献   

6.
孩子需要爱,感受到自己被爱着的孩子,才会觉得自己的可爱。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给孩子“教育之爱”。教育爱同亲情爱一样是无私的,但它具有更丰富的内涵。正因为教师所关注的不再是单个孩子,因此教育爱就更为博大而精深。它关注的是每个孩子的差异,将学生真正作为一个个独特的生命个体来认识,无条件地给予爱心。健全的人格培养首先就来自于这种“爱的教育”,使不成熟的心灵走向成熟,向偏向发展的性格得到矫正。孔子就强调枯培养出“仁者爱人”的理想人格。只有教育者本人深刻地把握教育爱的本质,才会使受教育者的情感、心理受到自己的影响,先感悟什么是爱,再学会怎样去爱,进而成为一个“爱人”的“仁者”。  相似文献   

7.
《山东教育》2004,(23):23-23
我认为爱孩子与喜欢孩子是不完全相同的。爱孩子的人都喜欢孩子,而喜欢孩子的人不一定都能达到爱的境界。不过,随着喜欢孩子程度的加深,也可以转化为爱。  相似文献   

8.
现在的家庭教育中存在着很多“爱的误区”,许多家长对孩子倾注了过多的爱,总认为现在的孩子读书太辛苦,学习压力太大,竞争太激烈,所以对孩子付出的关心也前所未有。只知对孩子一味的付出,而不求孩子的任何回报,缺乏让爱在孩子身上再生的教育意识,结果孩子不懂得什么是爱,得到父母的爱越多,所给予父母、给予他人、给予社会的爱越少。这样使得现在的孩子不仅对来自他人的关爱照单全收,并且认为理所当然。  相似文献   

9.
于丽萍 《宁夏教育》2004,(7):132-132
一忌无限厦的爱。爱子女是父母的天性,但如何爱却大有文章。有的父母将爱视为惟命是从,一味迁就,哪怕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也予以满足,一切从保护出发,孩子的困难均由父母承受。这种偏爱对孩子成长极为不利,长此下去孩子自然会有不良的个性,使其成熟速度减慢。正确的爱子观念,应是寓爱于教育之中,理智而不盲目迁  相似文献   

10.
高尔基说:“谁最爱孩子,孩子就最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人需要爱的温暖,就像沙漠之需绿洲、春草之盼甘霖一样。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是连接感情的纽带,是师生之间达到心理交融的催化剂。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学生是现实中的人,是发展中的人,他们的个性多样化和生活多样化决定了教育问题的复杂性。这就要求教师潜心研究学生的内心世界,以精湛的教育艺术引领学生,在细微处凸现人文关怀,演绎无私关爱,让真爱伴学生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1.
李红 《家庭教育》2003,(11B):44-45
爱孩子无需理由,为孩子付出的惟一理由是“爱”。惟有如此,孩子才会感受到“爱”,才会心中有“爱”。  相似文献   

12.
爱需要体会,更需要传承。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独享着亲人们的爱,认为什么都是应该的。得不到或满足不了自己的愿望就会埋怨父母,甚至于有些孩子会赌气离家出走。问题出在哪里?究其原因,亲人们给予了孩子爱,而没有让孩子体会到爱。如何让孩子感受爱?只有通过教育,才能让孩子感受爱的存在,感受到身边有爱的存在,是多么的美好。  相似文献   

13.
关心爱护自己的孩子,是每位做父母的天性使然。父母的这种爱是培养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的感情基础,没有这种爱,就谈不上家庭教育,更别说要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是如果父母只懂得爱,却不懂得用爱来教育孩子,管理孩子,自然也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注意把关心爱护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做到爱而不溺,严而不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万美华 《山东教育》2003,(23):124-124
莱州市中心幼儿园是充满爱的乐园,一进幼儿园“爱在每一天”这几个字便会深深地吸引着你,那“让爱的心态感染幼儿,让爱的眼神激励幼儿,让爱的语言启发幼儿,让爱的行动帮助幼儿”的句句真言更是充分说明了这座用爱垒起的乐园里实践爱的诺言的教师们的高尚思想情操。中心幼儿园建园六年,全体园工用爱心和真诚为孩子送上了一份份妈妈般的关怀与爱抚,让孩子在幼儿园每时每刻都感受着家庭般的亲情和温暖。  相似文献   

15.
杨琳 《广西教育》2007,(12B):46-47
“爱”是一股强大的教育力量。老师对学生,特别是对后进生的关爱,是学生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条件。教师对学生的爱,既可以唤起他们积极上进的精神,又可使师生感情产生共鸣。有了这种共鸣,教育才能产生最佳效果。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是爱让孩子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是爱让孩子学会了爱与被爱。  相似文献   

16.
我曾这样问过班上的孩子:“爸爸妈妈爱你们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爱——”“他们是怎样爱你们的?”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个小女孩回答说:“我烦透妈妈了,早上我要穿裙子,她不让,还打我。哼,还爱我呢!其他孩子也高声应和起来,班上气氛热闹极了。没想到这个活动演变成了“控诉会”,我大吃一惊,孩子们为什么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呢?  相似文献   

17.
爱的收获     
从踏入特校门坎的刹那,我就感到自己和这群残疾孩子有缘。由怜生爱。我这辈子爱定他们了。只要我们付出真爱,就一定会获得回报。尤其是聋孩子,虽然生理上有缺陷,但他们有灵性、有感情,他们也希望能像正常孩子一样受到尊重和关怀。  相似文献   

18.
爱在细微处     
爱,像一缕缕灿烂的阳光,照亮、温暖孩子的心灵。我做了二十年的小学班主任,深深地感受到了爱所创造的美好,对性格各异的孩子,我都愿意真诚地贴近孩子的心灵,倾听孩子内心或快乐或忧伤或迷惑或不解的声音。我用点点滴滴的爱,和风细雨般化解孩子成长中所遇到的问题。爱在细微处,由此我也得到了孩子们对我的尊敬与喜爱。一、小纸条里传递爱在一个班级里,每个孩子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有的孩子活泼开朗,有的孩子文文静静,有的孩子倔强好强……每个  相似文献   

19.
《教育情报参考》2004,(3):36-36
新华社信息北京2月2日电美国学罗伯特认为,教师要用爱和尊重来对待孩子。孩子和大人之间要形成一种充满爱的关系,这种爱的关系既可以培养孩子的求知欲,又可以培养孩子成为一个好人。  相似文献   

20.
刘钟妍 《考试周刊》2011,(62):230-231
高尔基曾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爱,用爱来感化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目前,职业中专的学生成绩较差,缺乏上进心,难于管理,那么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并让孩子们感受到来自老师的爱呢?这是每位班主任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