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会遇到各种障碍 ,受到各种挫折。有些学生在生活中历经坎坷 ,却更加坚强 ,各方面均发展良好。也有一些学生耐挫折能力特别弱 ,因为一点小小的挫折就走上绝路 ,花朵凋零在含苞欲放之时 ,实在令人痛心不已。因此 ,了解中小学生心理挫折产生的原因 ,对症下药的进行挫折教育 ,有助于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挫折教育是指有意识地利用和设置挫折情境,通过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使人正确认识挫折,预防挫折。增强对挫折承受力的教育。近年来,一些家长和教师在教育孩子时有一个误区。那就是认为:现在的孩子太幸福,主张要加强“挫折教育”。有一段时间里,我们的舆论里充满了“挫折教育”的呼声, 相似文献
4.
何晶 《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10,(10)
近年来,整个社会普遍感受到学生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勇气和能力越来越弱,挫折反应极为强烈.在目前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帮助孩子学会克服困难,正确面对失败与挫折十分迫切和重要.家长应发挥家庭教育的针对性、个体性和完整性,通过改变自身教育观念、为孩子树立榜样、创设挫折教育情境和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等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相似文献
5.
6.
青少年挫折教育与心理承受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挫折的普遍性及青少年心理的脆弱性决定了培养青少年耐挫折能力的重要性。面临的各种压力是青少年产生挫折心理的社会根源;成长的特殊阶段是青少年产生挫折心理的自身根源;传统教育观念和方法的缺陷是青少年产生挫折心理的教育根源。有效建构挫折教育体系需多方努力:国家和政府重视挫折教育、注重因材施教、提高承受挫折能力、引导正确归因、健全心理咨询、建构网络平台等,以有效预防和减少挫折,促进青少年人格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今天,各高校面对的教学对象是90后学子,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对大学生实施挫折教育有利于提高其抗挫折的能力;有利于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有利于大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处于有利地位;有利于大学生社会角色的转换;有利于大学生珍爱生命,拥有生命智慧;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提高幸福品质。 相似文献
8.
《华夏少年(简快作文 )》2020,(26)
挫折教育是依据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国家、社会的要求,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教育,通过创设有关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成长中的烦恼、挫折,让他们从小经历困难和失败,培养他们对困难的耐受力、克服力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在挫折教育的引导下磨炼他们的意志,培养他们不怕困难、敢于斗争、不断向前的精神。挫折教育在小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探索其在小学教育中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田秀萍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84-86
挫折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通过教育,增强师专在校生的心理免疫力,正确对待挫折,能够化挫折为动力,提高对未来生活,工作的适应性和调节周围环境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青少年面临很多社会压力,他们在各个方面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和挫折,引发了种种心理适应不良和心理障碍,挫折教育已成为一种迫切的社会需求。本文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下分析挫折教育的内容,并对学校的挫折教育提出了具体实施路径,从而达到使青少年发挥自身的积极力量抵抗挫折的目的,为学校开展青少年挫折教育提供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在社会激烈竞争的过程中,各方面所带来的紧张和压力与日俱增。笔者在部分高校做了一次心理问卷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抗挫折能力比较差,这就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和精神上的痛苦。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16.
17.
贺建云 《岱宗学刊(泰安教育学院学报)》2006,(2)
现代社会较普遍认为苦难是一所学校,磨难造就人才,人们有意识让学生经受一些风雨,培养他们应对逆境的能力,认为这是适应将来社会的方式之一。我个人觉得如果教育与关爱没有跟上,挫折对心理不成熟的青少年将会是终身打击。 相似文献
18.
浅析大学生的挫折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瑞莲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7,23(2):105-106
挫折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剖析大学生产生挫折的原因,进一步制定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措施,是高校健康教育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7,(27)
挫折教育是中学政治课不可缺少的内容,耐挫性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必须具有的能力。政治课现阶段提出的核心素养,强调的就是将以往讲授型课程转变为活动型课程。中学政治课程可以利用创客教育活动中的情境进行教学。学生在进行创客活动时,难免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这时教育者给予其一定指导,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分析和找寻创客教育情境中学生会遇到的困难,用何种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挫折,是教育者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罗志萍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8(12):52-53
从遭遇、告诫与号召、唤醒、教育气氛、预防等方面分析了波尔若夫挫折教育观,并运用该理论阐释了我国青少年挫折教育中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的困惑。提出以人为本,应对危机,呼吁全社会对青少年挫折教育的关注,要善于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能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