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日战争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在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正如胡耀邦同志在首都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大会上所指出的:“在历史上,国共两党已经有过两次合作。这两次合作实现了北伐与抗日大业,有力地促进了我们民族的进步”。研究第二次国共合作的作用及其经验教训,对发扬爱国主义,促进第三次国共合作、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有过两次与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的合作历程,分别为1924―1927年的第一次合作和1937―1945年的第二次合作。尽管两次国共合作最终都以双方走向对抗而结束,但两次团结与合作都推动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民族历史的发展。两次国共合作都具有得到国际力量的帮助、以民族利益为重而做出妥协与让步、存在摩擦与冲突的相同点,又在任务、形式、纲领、阶级对象、范围、领导权以及结果与影响等方面存在不同点,通过比较分析,可为新时代党的统战工作、国共两党的进一步合作提供经验和借鉴,也为世界其他国家处理国内政党问题提供方案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决定性意义。1982年7月24日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的信中指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事虽经纬万端,但综观全局,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族元气”。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之际,回顾抗日战争前夕国共两党政策的调整,对于研究两党的第二次合作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对于实现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更具有积极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国家的本质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手段和工具。民族与国家相伴而生,相依而存,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多民族国家内民族与国家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存在着龟诸多矛盾。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次合作,都极大地推动了历史前进,留下了宝贵经验。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1937年9月,《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及蒋介石谈话的发表,标志着国共两党正式开始第二次合作。国共两党的政治纲领、阶级性质区别很大,却为什么能够合作呢?它的特点和经验有哪些呢?本文总结了三个方面。一、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是两党共同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50年前.一出“举国一致.共御外侮”的恢宏历史剧降下了最后的帷幕.中国人民取得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胜利.取得这个胜利的根本条件之一、就是我们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个法宝.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为克敌制胜的法宝.是在经过十年内战之后.当日本帝国主义大举入侵中国并决心灭亡中国的历史条件下,在国共两党重新合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国共两党不计前嫌.相互让步,再次合作,为民族的解放、国家的进步作出了各自应有的贡献.同时.抗日的统一战线是民族的.故它又是建立在全民族一致对外的基础上的,它包括全民族所有抗日的不同党派、不同阶级、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一共进行过两次合作,每次合作在历史上都产生了重大的作用,都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第一次国共合作促进了国民党组织上的发展,为工农运动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反帝反封建的群众运动迅速走向高潮,为抗日战争奠定了政治基础和军事基础。国共第二次合作,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极大地提高了共产党的政冶地位,壮大了自己的力量,为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现在我们期待着国共的第三次合作,虽然前景不容乐观,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只要国共两党都从大局出发,求同存异,采取更加灵活的形式进行对话和和解,第三次国共作就有可能实现。  相似文献   

8.
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形成了多民族的国家。在一个国家内部,不同民族的经济各有特点,于是在人们意识中形成了民族经济这一概念。因为民族最初都生活在固定的地域,不同地域的经济状况亦有差别,在人们意识中又形成了地域(区域)经济这一概念。在历史长河中,民  相似文献   

9.
华盛顿会议召开前,国人对其提出了种种的猜想,这些看似纷纭的言论正体现了民族的觉醒,体现了处于进步阶段的中国人民的深刻洞察力和关心国家民族前途的自觉意识。而会议的结果又使人们大失所望,此后,中国政坛上演的许多大事件如走上联俄的道路、国共两党的合作、用革命手段改造国家等都有华盛顿会议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土地问题上的分歧与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破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离开了这个条件,就会改变事物的运动形式和存在方式。国共两党由合作到破裂的事实充分印证了这一规律。诚然,导致国共合作破裂的因素很多,笔者仅就国共两党在土地问题上的分歧与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破裂作一初步探讨。一国共两党在土地问题上的指导思想不同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的根本原因。国民党“一大”,以中共党员个人加入国民党即“党内合作”的形式,最终实现了国共合作。尽管国共合作有一定的阶级基础、政治基础和思想基础,然而,国共两党依然是作为独立的政治实体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发挥政党职能。在土地问题上,国共两党仍具有不同的指导思想,并因之形成了不同的土地纲领和土地政策,从而也构成了国共合作破裂的根本要素。  相似文献   

11.
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李大钊与丁惟汾作为国共两党在北方的主要领导人.共同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实现了国共两党在北方的合作;大力发展国共两党在北方的组织,扩大了两党的力量和影响;反对右派的分裂活动,维护国共合作的大局;领导北方人民从事反帝反军阀的革命运动,推动了北方革命高潮的发展。但是,由于所代表的阶级、思想上的差异,两人在合作中也存在着矛盾和斗争.并直接影响了北方国共合作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能否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关系到民主革命的成败。国民党和共产党都认识到了农民土地问题的重要性。但是国共两党的阶级性质决定了双方的土地政策有所不同。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共双方在如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方面时而合作。时而斗争。但是在根本问题上双方的分歧是无法弥合的。这就注定了国共两党不可能在合作的条件下完全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本文试对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共两党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揭示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的全貌。  相似文献   

13.
国共两党都有争取民族独立的思想,都主张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向西方学习,振兴中华,都支持被压迫民族和国家反帝斗争,这四个方面都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并成为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历史上,历代剥削阶级及其政治代表大都是宣扬“天命论”的。他们宣扬的目的是什么呢?当然无疑是为了维护和巩固他们的统治地位,但是否都如长期所宣传的那样,是出于欺骗的动机呢?我却不敢苟同。我们知道,唯心主义天命论的产生,主要有两个根源,一是阶级根源,一是认识根源。阶级根源说明了他们相信天命论的本能;认识根源说明了他们相信天命论的必然。因为在生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一场广泛的民族解放战争,融合了不同民族、阶级、政治派别的力量共同抵御外敌入侵。抗战期间,国民党、共产党作为中国国内两支最重要的政治力量,在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面前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有战略、有计划地组织武装部队对日本侵略者作行之有效的抵抗,为击溃日军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两党的阶级属性、政治地位截然不同,抵抗思路和斗争策略也存在差异,这导致两党在抗战期间的表现有较大区别。本文结合两者在抗战期间的政治军事表现,试对全面抗战爆发初期、抗战防御阶段、相持阶段和反攻阶段的国共两党及其领导的不同战场作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6.
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原因和失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探讨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第一次合作。强调国共合作的根本原因,是当时中国国民革命的客观需要,也是国共两党在共同利益与需要的基础上的自愿结合;而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最后破裂,则是国民革命发展的历史必然,更是国共两党从其阶级利益出发、互逆而行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7.
共产党和国民党虽然曾两度血海深仇,势不两立,但两党又有过两度密切的合作,为推翻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因各种复杂的原因这种合作未能进行到底,最后重新走向分裂,造成海峡两岸人民的人为分裂,我们同是炎黄子孙,尤望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共建家园。为实现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解决国共两党的分歧和成见的最好办法——“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用这种形式消除两党成见,使国共两党走向第三次合作。 国共两党是在中华民族的灾难中诞生的,也是为挽救民族的危亡而建立的。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后,受到世界列强的侵略,使完全独立的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是在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全民族的抗战。抗战期间,举国上下社会各阶级、阶层、各界各族同胞、各党派团体、爱国人士、海外华桥,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进行了英勇的斗争,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在  相似文献   

19.
政党是由代表某一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并为维护其利益而斗争的政治组织。它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到近代才出现的一种政治现象。政党及其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其性质及其在历史上的作用亦不同。中国国民党和共产党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在中国出现的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两大政党。笔者想从分析国共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及其在中国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入手,阐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选择。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与国共合作蒋国海,臧德志,王荣珍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关系的走向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事实表明:国共两党合则有利于国家、民族和人民.分则相反.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利益的高度出发,主张国共合作,共兴中华,并在实践中成功地推动了两次国共合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