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我国新建本科院校中普遍存在着行政权力泛化现象,这一现象对新建本科院校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诸如定位不准、学术塌陷、行政大型化、校长困境等不利影响.本文提出了精简行政机构,柔化行政权力;行政学术合理分权;充分发挥校长作用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2.
抽样问卷福建五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对问卷进行分析统计,结果显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存在内部行政权力泛化、学术权力弱化等问题。笔者从观念更新、校内立法、制度建设、完善运行机制等方面,提出构建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3.
新建本科院校基础差,底子薄,离《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差距较大,软件建设尤其薄弱,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关键。是否落实教学的中心地位、平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是软件建设的瓶颈。  相似文献   

4.
对新建本科院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高校学术权力行政化现象比较普遍,这一现象在新建本科院校尤为突出.高校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两个权力系统既存在明显的区别.也存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新建本科院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关系没有能够很好的理顺, 两者失衡现象比其他高校更突出, 主要表现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界限模糊、行政权力挤压学术权力、专家教授团体力量较弱.新建本科院校应借鉴其他高校的经验,采取积极措施,协调好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使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得到有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建本科院校层次的升格和规模的扩张,尤其是社会对学校教育质量的问责,学校组织面临变革。新建本科院校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三种权力重心应适度分离,学校党委系统要成为宏观决策中心,行政系统是决策执行中心,而学院则是行政管理和学科建设的交叉点。实现三权重心分离,应遵循规律,制衡权力;优化结构,压缩层级;目标管理,强化监督;信息管理,注重效益;完善机制,培养干部。  相似文献   

6.
试论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学术能力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能力发展是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发展的核心内容,尤其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应具备教学、应用知识、探究和综合知识四种学术能力。鉴于这些青年教师的学术发展普遍存在教学水平起点低、探究的学术意识淡薄、应用知识与综合知识的学术能力欠缺等问题。因此,新建本科院校要为青年教师的学术发展积极创造条件和营造学术氛围。这不仅关系到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也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末兴起的新建本科院校,在寻找个性化办学定位与特色发展策略初期,普遍以应用型作为学校转型发展的关键词。但是,在实际的办学过程中,这类院校普遍偏离应用型,最后回归传统学术型。近年政府力推高校分类发展,尤其是推动新建本科院校整体转向应用技术型大学,构建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从高校改革与发展动态看,新建本科院校新一轮应用转型依然困难重重。转型障碍的深层原因之一在于,定位于本科高职不利于新建本科院校应用转型,需要从应用型大学的高度与广度引领新一轮应用转型;同时,作为率先突破传统学术范式的新建本科院校,需要政府、高校与社会其他各界相互配合,各自发挥不同作用,共推其由传统学术型逐渐转向学术应用型。  相似文献   

8.
新建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是一所学校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学校的未来发展方向。在办学定位的问题上必须处理好追求卓越与创建特色、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教学中心与加强科研、学校集权和分级管理、职业核心能力与专业核心技能等六个关系。正确把握和处理好这六种关系,有利于新建高职院校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廖斌 《教书育人》2013,(18):15-17
学风建设是高校的基本任务,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优良学风是一所高校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是衡量学校风气的重要指标。新建本科院校的学风建设任务尤为繁重。这是因为此类院校多从专科升格,生源质量处于本科招生录取线末端,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自主性、创造性及持久性等,都有较大局限性。且新建本科大多地处地级市,信息闭塞,缺乏硕博士等高层级学风的引领,学术氛围差,学生受大城市老本科、名校的优良学风的辐射少,对学习竞赛、强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催生了新建本科院校,更促进了学校教育和市场经济的紧密接轨。将企业成功实施的品牌战略运用到教育领域,打造新建本科院校教育品牌,优化和拓展新建本科院校生存和发展空间,盘活办学资源,是实现新建本科院校长久、稳定、可持续性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建本科院校是指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由专科学校独立或多所不同层次的学校合并后经教育部批准升格的新型本科院校。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特别是本科教育体系中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对我国整个教育体系、教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新建本科院校建设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发展,而且对国家教育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由于新建本科院校大多由专科层次的学校升格而来,因之与老牌的本科院校相比,在综合办学实力上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新建本科院校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根据自身的性质、特色、办学宗旨,找出具有自身特色、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是每一所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的共同问题。  相似文献   

12.
田江 《文教资料》2013,(13):103-104,123
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状况决定着青年教师的前途命运,青年教师的素质水平影响和制约着学校的科学发展。文章以新建本科院校与青年教师所处不同立场为出发点,分析二者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架构学校与青年教师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和谐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13.
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着趋同化、特色不鲜明等问题,制约、影响着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就业。本文根据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分析了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竞争环境,提出了集中差异化战略是新建本科院校合适的战略选择,并进—步提出培养本科职业人才是新建本科院校实现集中差异化战略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4.
新建本科院校在推动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到"大众"的转型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增长、政府投入压力的增大、高等教育资助体制的变革、区域人才需求模式的变化、院校自治的扩张,新建本科院校被迫从封闭走向开放,进行适应政府、社会及自我发展需求的转型与变革。在转型过程中,其经济地位、社会地位、权力地位都面临着挑战与困境,通过院校与政府、院校与市场、院校内部关系三个分析维度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面临的经济、声望、权力困境进行地位社会学分析,以期为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今天,教师的素质日益成为高校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的决定性因素,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声誉和办学的成败.文章主要分析了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素质的现状及成因,并就如何提升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素质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浅谈新建本科院校教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许多高职高专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这些新建本科院校因成为本科院校的时间较短,在教务管理工作上还存在着不少与本科教学不相适应的矛盾,如何解决好这些矛盾,是保证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新建本科院校是世纪之交福建省高等教育向纵深发展中的新生事物,它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成立时间短,其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如集权式一级管理,"官本位"现象严重、学术权力弱小,内部管理与决策开放度不够,机构设置不尽合理等,这与学校生成的特殊性、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科研职能日益凸显、区域经济对个性化高校的需求等有直接关系。采取"一校两制"混合式管理模式,加强学术权力建设,充分发挥董事会的协调作用,应是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新建本科院校在文化建设方面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根据学校文化建设的规律,结合新建本科院校文化建设的实践,新建本科院校在学校的文化建设中,必须抢占制高点、选准切入点、抓住结合点、挖掘渗透点,实现科技与人文的契合。  相似文献   

19.
新建本科院校是指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由专科学校独立或合并其他学校升格而建立的本科院校。笔者通过查阅《中国教育年鉴》和相关资料得知,截止2012年4月底,我国共有新建本科院校306所,其中新建公安本科院校16所,占公安本科院校数量的80%。新建公安本科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公安人才支持和环境安全保障的重任。加强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建设不仅有利于促进特色和优势学科发展,提  相似文献   

20.
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建本科院校已经成为我国本科层次人才培养的主力军,承担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任务。但是,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过程中面临或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了学校的科学发展,其中在办学定位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尤须着力解决。因此,需要明晰高等学校办学取向和办学定位之间关系,界定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取向。同时,从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办学功能、服务面向、学科专业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明确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