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地区师范生同样存在学习不适应,烦恼,忧愁,焦虑等不良情绪困扰,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增强适应能力,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体育教学观认为,体育课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具有一定的运动技能,为实现全民强身健体的伟大目标奠定基础.但是实际上,一个人健康的定义是指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有完美的状态,而不仅是虚弱和没有疾病.可见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和心理上都保持健康的状态,并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才算得上真正的健康.而社会适应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人际交往能力.我们都知道,体育锻炼能增加人与人接触的机会,以及与其他人进行交流的机会,而与他人接触和交流,往往能使学生忘却一时的痛苦和烦恼,消除不良情绪.人是一种需要温暖和关爱的高等智慧动物,与人交往是与生俱来的一种良好需求,也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生活必须要进行的一种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3.
体育教育与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时期体育教学的主导思想是健康第一。新的健康定义第一次提出了“提高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的教学任务,正在实验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也开拓出了一个全新的学习领域———社会适应。因此分析研究学校体育对如何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课题。一、关于社会适应的基本概念1.适应的观念。适应是生物学概念,后来这一概念引入社会学,指一个社会体系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过程。学校体育要适应社会,适应学生,学生也要适应社会及体育教学的要求。2.适应过程。社会适应的过程是一个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一个生物的人成为一个社会的人,他必须适应自己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的变化,在与他人的交往与互动中逐渐形成自我概念,协调人际关系;他要学习和体验社会角色,学会承受各种挫折;面对各种冲突须学会妥协和顺应,合作与竞争;学习各种规则和价值观,这种学习和不断调适的过程就是一个个体适应社会,不断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过程。体育活动本身所具有的种种特殊性及矛盾特征,如竞争与协同、胜利与失败、求胜欲望与规则限制、强烈的情绪体验与复杂的互动关系等等,使得体育活动在促进个体社会化、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具有不可代替的特殊功能。二、学校体育有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4.
谈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适应能力是一个人健康的有机组成部分,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有密切的关系。大学生社会适应问题不容忽视,要想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就要重视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保持心理健康,维护社会的发展与稳定。  相似文献   

5.
关于深圳特区大学毕业生的心理失衡与调整俞晶心理失衡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因对环境的不适应而引起的心理不平衡状态。人在心理失衡的状态下,会表现出内心紧张、焦虑、烦恼,社会适应能力下降,严重的还会出现精神失调和行为越轨。社会环境对人的心理平衡起着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能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而心理健康是指个人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以及妥善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人与社会  相似文献   

7.
社会适应是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的过程,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适应过程中形成的人格特征,也在人们适应社会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社会适应能力是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研究的重要领域,通过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可以提高高中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8.
张磊 《成才之路》2009,(31):64-65
体育运动既是一种个体活动,又是一种社会性的行为.他通过竞争与合作的方式,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这种交往是多向性的,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情感的体现。心理健康是个体在各种环境中能保持一种良好适应能力和效能的状态。一个人不仅仅是生物体。更是一个社会成员,而健康的心理是一个社会人适应社会的基本条件。提高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以达到健康标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能适应各种环境的中专生,  相似文献   

9.
活动目的: 让学生在讨论、比较和活动中了解不良情绪的危害,找到适合自己的情绪调节方法并学会帮助他人消除不良情绪,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和积极健康的情绪。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教育的必要性、社会适应能力教育的内容、社会适应能力教育的方式以及社会适应能力教育的积极意义四个方面阐释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教育,认为其在人的成长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在社会与大学生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使得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不断地完善自我。  相似文献   

11.
适应性行为的概念及其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应性行为的概念及其测量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研究中心韦小满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给人的健康标准作过如下定义:“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由此,我们可以把人的健康分为三个要素。即身体生理、心理状态及社会...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也不断加快。这就需要学生逐步具备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所谓心理健康,一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处于契合和谐的状态;二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能力。所谓社会适应能力,指个体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能力。新课改理念认为,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那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社会适应性与职业适应能力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心理学有关理论认为,社会适应性是指个体对社会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水平,其中包括对生活环境的适应、对人际关系的适应、对学习与工作方式的适应、对压力与挫折的适应等。从个体发展的角度看,社会适应能力是一个人争取基本生存条件和发展机会的前提,对个体的健康成长与事业的确立,对所要从事的职业要求和自己职业适应性的全面了解,在此基  相似文献   

14.
生命因健康而美丽,而真正意义上的健康是一个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教育应以每一个人的后天健康为最终目标,针对一般中学生而言,在同一群体中存在心理问题和社会适应问题的就是"后进生"——学生成绩相应较差。他们要么,唯我独尊;要么沉默寡言,回避现实等等,该如何改变呢?  相似文献   

15.
毛祥云 《考试周刊》2010,(46):154-154
体育教学存在重育体、轻育心现象。体育与健康教学都以育人为本.育人不仅指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而且是身心加健康教育的一种社会性活动。体育教师要走出传统教育理念误区。社会越向前发展,对人的道德情操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要求就越高。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适应社会生活要求的个人行为和社会行为,具有符合时代精神的思想品德、  相似文献   

16.
人的社会化是一个终生的过程,但要使社会化取得良好的成效,必须注意社会化的时间。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造就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体育教学应该如何去适应,并发挥其独特的影响和作用呢?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将获得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在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社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心理社会适应性,又称心理适应能力或社会适应能力,是人的一种综合性心理特征,指的是一个人在心理上适应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的能力。心理社会适应性的高低,从某种意义上说,表明一个人的成熟度。它与人的智力有关,但更与人的个性特征有关,它反映人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心理社会适应性强的人,在遇到各种复杂、困难、紧急、令人害怕或危险的情况时,仍能泰然处之,有效地发挥自己的原有能力,甚至超常发挥。而那些适应性差的人,一旦遇到特殊情况,如考试、比赛、上台发言、重要活动等,就容易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表现失常。了解自己的心理社会适应性,有助于更好地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健康的概念有了全新的内涵。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由此可见,健康是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统一。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但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9.
社会适应是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最为重要的方面,受到多种心理变量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从社会与大学生相互作用的视角出发,遵循人在社会的基本理念,探讨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心理与行为,揭示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心理特点和规律,既有助于对大学生社会行为的理解、预测和调控,又有助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健康社会心理素质的提升、积极社会态度的形成和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本文着重就大学生社会适应心理学研究的价值取向、基本思路、主要内容和方法论原则等基本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该领域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在体育教学中应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着眼于普遍提高全体学生的体质水平,促进身心的和谐发展与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完善以动为主的课程体系和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适应社会能力三维健康的课程目标指向。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