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彝族先锋诗人阿库乌雾诗歌中的宗教意识是彝民族在长期的历史社会过程中形成的传统的一部分,这个传统构成了彝民族的文化整体。同时,在他的诗歌中体现了彝民族对历史的表达和民族宗教意识的体现,从宗教领域对民族文化进行思考。更为重要的是,阿库乌雾力求以诗歌为表达形式,对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宗教精神内质作一番深刻的智性思考,并渴望重塑现代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2.
阿库鸟雾在抒写种族情怀的同时也以学者的冷静反思自己的彝族文化。在民族文化面临空前危机时,强烈的“有家难归”感受、失掉精神家园的痛苦,成为阿库乌雾面对强势文化重压的族群话语权表达欲求的基本动力。他的诗歌其实是在寻找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3.
著名彝族学者型诗人阿库乌雾的新作《密西西比河的倾诉》以文学人类学的视角,以现代意识回望古老的历史"陈迹"和文明的"碎片",缅怀印第安民族、彝民族文化昔日的荣光,痛心于印第安民族、彝民族古老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没落,表达了一位文化救赎者强烈的人文关怀情结和焦灼的文化忧患意识。同时对小民族传统文化的扬弃、重构进行了深刻的思索。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将彝族诗人阿库乌雾的诗歌,纳入到转型期彝族诗歌、后现代文化、中国新诗传统等多重语境中加以分析,既揭示了诗人本身独特的诗歌意义和文化意义,也探寻了少数族裔汉语写作之于中国的“历史—当下”的文化诗学意义。从而提醒汉族主流文化,自觉地去倾听异质边缘的声音,从而促进富于真正生命力的异质同构的中国文化认同的建构。  相似文献   

5.
四川当代彝族汉语诗歌的创作经历了从建立到发展再到繁荣的时期,有人数众多的作家队伍,他们的汉语诗歌创作成为我国多民族社会主义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各个创作时期的特点,选择了吴琪拉达、吉狄马加、阿库乌雾三位具有代表性的诗人来作为个案分析,力求展现诗人们所代表的那一时期的诗歌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6.
人类学诗歌是一种新的文学样态,而中国学者通常会把人类学诗歌与民族志诗歌混淆在一起,因此首先要对人类学诗歌的萌发与界定予以澄清。其次,“诗学”的演变与人类学诗学中的“移情”相互勾连,促成了人类学诗歌的学理剖析。最后,对人类学诗歌回归原始、彰显自然、蕴含“他文化”理念、科学理性与人文理性共生、“反话语”等特点的归纳与总结将有助于揭示诗歌作为一种文化传统和象征系统的意义和作用,促进人类学和民族学的研究;同时,亦可深入理解创作者和诗歌对读者情绪和认知的影响,为挖掘诗歌作为一种情感表达和心理治疗工具的潜力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河西学院学报》2017,(1):27-30
<正>"行行重行行"是两汉乐府诗歌《古诗十九首》中的诗句,意思是"走呵走呵总是不停地走"。原诗说得是远行的爱人别离和思念之苦。学者和作家巴战龙在自己著作《学校教育·地方知识·现代性:一项家乡人类学研究》的前言中,用这首古诗的句子作为他的学术信念,意思是"不停地到田野去,不停地去实践",也就是尧熬尔(裕固族自称译音)人常说的"人不下鞍,马不停蹄"的奋斗、求知和探索精神。无论是他的人类学著作、文学作品,还是他对脚下这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美国《人类学与教育季刊》1970年至2012年所载学术论文研究主题的分类、统计和分析,总结出美国教育人类学研究主题的两大重心变化:从"学科本位"到"问题本位",从"人类学与教育"到"教育人类学"。重视教育人类学研究主题重心的变化是教育人类学理论和实践发展的需要,对教育人类学未来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化哲学人类学是哲学人类学发展的"最高点",代表了哲学人类学在当代发展的趋向和潮流.正如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的兰德曼所声称的:以往所有的人类学都是文化人类学的前奏,文化人类学才是第一个包含完整人的人类学.文化哲学人类学是人类学发展的最高点,它是一种未来的人类学.文化哲学人类学把人置于更加广阔的文化、社会、历史、传统等背景中加以考察,所以它成为近年来哲学人类学讨论的中心.文化哲学人类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罗特哈克尔和兰德曼.罗特哈克尔(1888-1965),德国哲学家、人种学家和社会学家.他有关文化哲学人类学的主要著作有:《人类和种族》  相似文献   

10.
《文山学院学报》2016,(5):117-120
数字与艺术有什么关联?托马斯·克伦普的《数字人类学》提供了两个基本视野:首先,数字必须植根于所处的文化体系中加以认识;其次,数字是阐释艺术的有效途径。通过解读数字如何运用于诗歌、音乐、舞蹈及建筑之中,来分析其中蕴含的数字人类学依据及美学意义,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河西学院学报》2019,(1):35-41
家乡人类学是中国人类学研究领域中的特色领域,一直以来,有关家乡人类学研究的争论褒贬不一。本文以巴战龙的家乡人类学著作《学校教育·地方知识·现代性:一项家乡人类学研究》为例,从主客位方法视角和情感对研究的影响两方面,对家乡人类学经常遭受质疑的"价值中立"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对这一问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2.
从《论语》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涉及的对象和基本内容以及方法来看,《论语》明显具有人类学的性质,而《论语》中的人类学思想主要表现在物质文化、社会组织、艺术文化以及宗教文化这四个方面,这些丰富的人类学思想是构建人类学本土化的重要资源,是我国人类学分支学科建设的重要思想来源,是现代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中国教育人类学是中国人类学学科群中活动最频繁、发展最迅速的分支学科之一,但是长期以来它被看成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产物,认为其学科史极其短暂,可以叙述但无须研究。陈学金的《中国教育人类学简史》挑战了上述传统观点,不仅开展了较为深入和系统的"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历史研究",而且提出和论说了若从1905年王国维提出"教育的人类学"的术语和内涵算起,教育人类学在中国已有上百年学科史的新锐观点。从历史和现实相交织的视角出发清晰和准确地界定何谓教育人类学,是分析和论述教育人类学存在与发展的合法性的基本前提,因而在未来的教育人类学的发展进程中,这本学科史的先驱性著作是"绕不开的研究",必将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  相似文献   

14.
在人类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列维斯特劳斯及他所创立的结构主义理论在众多的人类学派别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对人类学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派别及理论的了解,尝试对列维斯特劳斯所创立的结构主义,及他的《结构人类学1》作一些回顾及思考。  相似文献   

15.
生物哲学人类学是哲学人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也是哲学人类学发展进入第二阶段的主题.生物哲学人类学试图从生物学领域内寻找人与动物相互区别的关节点,用人的特定的生理结构去解释人的全部活动和属性.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格伦、波尔特曼、尤克斯库等.阿尔诺德·格伦(1904-1976),德国生物学家、社会心理学家和生物人类学家,他在自己所著《人,他的本性及其在世界中的地位》(1940)、《人类学研究》(1960)等著作中,提出了生物哲学人类学最一般的原则.本文仅以他为线索,对生物哲学人类学的基本观点作一简要述评.  相似文献   

16.
《人类学笔记》包括马克思晚年时期所作的五本笔记,该笔记是马克思本人对于"某些著作的细心摘录、评注、删节、改造和补充",蕴含的信息量丰富,在马克思思想整体中的地位极为重要,这一笔记在国内的出版也掀起了众多学者对该笔记研究的热潮。基于此,对学界二十余年来有关《人类学笔记》研究所形成的观点作一梳理。  相似文献   

17.
教育人类学     
一、教育人类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人类学是运用人类学的观点,方法来研究各个不同形态社会的教育现象的新兴学科。本世纪初,人类学家赫威特、马林诺斯等人批评了学校忽视学生的文化背景和民族教养,提出教育家应利用学生的民族文化进行教育。50年代,一些人类学家开始研究学校教育,如美国的斯平德勒、享利,法国的怀利,非洲的里德等人都是应用人类学观点研究学校教育的。当时,美国人类学协会教育分会和学校中的人类学家、教育家在斯坦福大学开了一次会,会议使人类学与教育的第一本教科书——《教育与人类学》诞生了。60年代,美国面临着社会政治危机,迫使政府要求人类学家为国家提供解决教育问题,一些人对文化的错误理解和运用,迫使人类学家必须重新对文化作出正确的解答;并努力使人类学和  相似文献   

18.
拉德克利夫-布朗是人类学功能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解读《社会人类学方法》的基础上,本文梳理出布朗为寻求"社会的自然法则"而提倡比较的方法、归纳的方法和共时性方法。此外,提醒关注布朗对"田野工作"的真知卓见与审视对布朗的批评。  相似文献   

19.
福柯认为话语是权力的产物,所有门类的知识的发展都与权力的实施密不可分。他认为话语是战争性质的关系,如果一个民族没有话语权,必将失去一切,永远都处于奴役的状态,永远处于“他者”地位。本文以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为背景,从后殖民主义角度分析阿库乌雾的组诗《哥伦比亚河的召唤》,试图揭示出主流文化与民族文化如何进行话语权力的建构和争夺,以及民族文学如何运用自身独特的手段消解主流文化话语权力,旨在阐释话语权力的生产性如何在主流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压迫和互动中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20.
胡森(T.Husén)主编的《教育大百科全书.教育人类学》全面地阐述了教育人类学学科的内容,体现了这一学科的特点,整体论、文化分析、田野研究是其中突出的几个方面。《教育大百科全书.教育人类学》对当下我国教育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