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文章从无言语孤独症儿童的沟通障碍出发,就其评估分析及多元化训练进行阐述,提出要基于评估、基于生活创设情境,以多元化方式开展无言语孤独症儿童沟通训练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通过问卷调查和观察 ,了解北京市 16所培智学校中度班言语训练课开设的具体情况 ,虽然目前大多数中度智力落后班已经开设了专门的言语训练课 ,但是在课程内容、形式和师资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之处。建议加强言语训练课的师资培养 ,促进学校间的经验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科学的评估办法 ,促进智力落后儿童的言语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潜在类别,并根据语言障碍对不同亚组的影响,为不同类别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提供更具体的教学干预目标。方法:采用社会反应量表、重复行为量表-修订版、孤独症行为量表的语言分量表对227名孤独症儿童进行调查。结果:(1)孤独症谱系障碍存在4个潜在类别:中度社交障碍组、重度社交障碍组、中度孤独症表现组和重度孤独症表现组;(2)年龄对孤独症症状严重程度的影响显著;(3)语言能力对孤独症核心症状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相较无重复刻板行为的中度和重度社交障碍组,语言障碍程度越高,越可能发展成为社交障碍和重复刻板行为并存的中度和重度孤独症表现组。结论:语言能力不同的孤独症亚组,其核心症状表现也不相同,亟需的教学干预目标也应不同。  相似文献   

4.
运用元分析方法探究孤独症谱系障碍个体前瞻记忆受损情况,区分孤独症谱系障碍个体基于时间与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表现差异,并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孤独症谱系障碍个体前瞻记忆存在中度缺损,基于时间的前瞻记忆存在严重缺损,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存在轻度缺损。调节变量分析发现,ASD个体的前瞻记忆损伤独立于其年龄、言语智商等因素。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自编的两个测验故事为测量工具,考察了同是9岁的3名不同类型儿童(高功能孤独症儿童、轻度智力障碍儿童和正常儿童)心理推测能力的水平及异同。结果表明:这三名儿童都能对自我和他人行为进行预期,但他们都没能通过错误信念测试。其中,轻度智力障碍儿童朱某很难理解自我和他人愿望,他和高功能孤独症儿童王某又在理解他人消极性情绪上存在缺陷。相比较而言,正常儿童的心理推测能力最好,其次是高功能孤独症儿童,再次是轻度智力障碍儿童。  相似文献   

6.
言语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与人沟通和交往的工具,我们通过言语能向别人表达感情、传递基本信息。智障学生因生理和心理等原因导致智力障碍,言语发展迟缓,表达能力较差。课堂言语是教学内容成功实施的重要手段之一,言语训练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训练平台。美术课是相对比较自由、轻松、形象、生动的,在美术教学中进行言语训练,能够比较直观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培养他们的言语表达能力,使他们能更好地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高功能自闭症,相对于低功能自闭症而言,通常智力发展水平正常,认知和语言发展相对较好,但言语理解和表达存在特殊困难,特别是主动语言和社会性言语行为缺乏,并伴有明显的人际关系和交往障碍。本研究对一名高功能自闭症儿童的言语能力训练进行个案分析.总结实践经验,以求为国内同行进行相关研究提供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借鉴斯金纳提出的言语行为(Verbal Behavior)的理念和观点,强调语言在实际生活中的使用价值的言语行为教学在孤独症儿童教育干预中日益盛行。本研究根据普通儿童言语行为的发展规律将其划分为初级言语行为、中级言语行为和高级言语行为,并对国外不同言语行为的教学方法进行梳理总结,从而为我国孤独症儿童言语行为的教学和研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智障学生由于先天智力发展迟缓,脑部发育不全,器质性损伤等原因以及后天补偿教育的缺乏,大多数孩子都言语方面存在障碍,当前康复教育是帮助残疾孩子改善生活品质最重要的途径。对言语障碍儿童越早进行康复教育的干预,越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发展智障儿童各方面的能力,减轻残疾程度,减少家庭和社会的照顾成本和费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分析智力落后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特点基础上提出 ,通过加强智力落后儿童的语言听力和言语运动器官的基本训练 ;掌握一定数量的基本词汇 ;适时进行句子训练 ;开阔眼界 ,丰富知识等四方面的措施来提高智力落后儿童的听说读写能力 ,以此来促进他们言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儿童的言语习得具有很强的情境色彩。他们在情境中会因为情感的驱动而自我、主动、积极地建构自己的言语系统,获得言语生命的发展。因此,在课堂中,依据文本和教学的目标,建构起适合儿童言语习得的情境,即以情境建构的方式来展开教学,组织儿童学习,能够在资源、内在需要和学习能力方面为儿童言语系统的自我建构提供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2.
选取匹配言语智力的孤独症儿童21名、智力迟滞儿童18名和典型发展儿童20名,考察他们对指向客体与指向自我及他人假装动作的理解,探讨假装理解的相关因素。要求儿童对实验者演示的3种动作(功能游戏、替代假装和想象假装)进行解释,并完成心理理论和抑制控制任务。结果表明,孤独症儿童对假装游戏的理解存在缺陷,儿童对指向自我的动作理解不能自发迁移至对指向他人的动作理解中,心理理论和抑制控制均能正向预测假装理解。  相似文献   

13.
孤独症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生活在封闭的世界里,对外面的一切漠不关心。他们即使外表正常,但是言语和交际方面的障碍阻碍了他们进入社会群体的道路,怎样帮助他们克服言语交际方面的困难是帮助他们的关键。本文分析了孤独症儿童的语言障碍并提出在言语方面的帮助措施,以探讨对这一残障儿童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非言语型学习障碍(Nonverbal learning Disabilities,NLD)是近年来学习障碍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是一种源自大脑右半球的神经障碍。我国研究者依据智力、学业、社会功能、排除等方面的标准对小学儿童非言语学习障碍进行筛查,并加强小学儿童NLD的心理特点研究,如情绪面目表情的认知、社会信息加工、视觉空间认知、选择性注意功能、右脑功能以及干预等。未来我国小学儿童非言语型学习障碍研究,应不断扩展其研究领域,为学校心理辅导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从而改善和提高小学儿童非言语型学习障碍者的学习和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15.
试论弱智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杨策弱智儿童是指轻度智力落后的儿童而言。他们是智力落后儿童中智力损伤较轻的一部分,而不是智力落后的全部。教育学和心理学则常用智力落后、智力障碍、智力缺损、智力残疾、智力低下等术语加以表述。我国目前有420万弱智儿童,对他们的...  相似文献   

16.
孤独症儿童特指那些在行为、言语交流和社会性交往等方面存在障碍的儿童.作为儿童早期发展的重要方面,情绪理解对孤独症儿童的认知、社会交往和社会性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孤独症儿童的情绪理解能力一直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文章综合前人研究,系统介绍了孤独症儿童情绪理解的新近研究成果,总结了现有研究的局限,并就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孤独症的心理理论研究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孤独症的心理理论与其言语、交往能力、社会功能以及想象有密切的关系。本文综述了以前有关孤独症心理理论损伤的一些实验研究 ,并从言语能力对孤独症心理理论表现的影响方面进行了重点讨论。最后着重从临床和应用的角度 ,探讨了与心理理论有关的孤独症早期检测和训练问题 ,并提出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杨明利  袁菌 《毕节学院学报》2010,28(10):114-118
Frith1989年提出孤独症是一种以信息加工缺陷为特征的认知障碍后,孤独症儿童非社会性损伤已成为孤独症研究的一个热点。相关研究结果提示,孤独症儿童刻板的重复行为与狭隘的兴趣、特殊的知觉和注意以及超常技能等,可能与孤独症儿童中央统合功能不足有关。本文主要对孤独症儿童中央统合功能的非言语测验研究、言语测验研究进行梳理,并对孤独症儿童中央统合功能研究在完善研究方法、扩展研究范围、扩大研究对象等方面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助人行为,作为亲社会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已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但是,针对中度智力障碍儿童助人行为的研究项目,仍然十分缺乏。本文针对这一情况,采用实验的方法,抽取上海市两所辅读学校6至15岁中度智力障碍儿童为被试,将其按照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分为三组,每组25人,研究学龄期中度智力障碍儿童助人行为的发展。研究结果表明:学龄期中度智力障碍儿童助人行为的表现不存在性别差异;低年级与中年级、低年级与高年级的中度智力障碍儿童助人行为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其平均得分呈现递增趋势。  相似文献   

20.
目前.培智学校中的教育对象日趋复杂,但多以智力障碍儿童、学习障碍儿童和孤独症儿童为主,从总体看采用的教育策略统一且贫乏.特别是许多策略对孤独症和学习障碍儿童不完全适用,因此在多种对象共存的前提下如何因材施教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拟进行三类儿童的学习特征和教育过程中常用教育策略的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