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职业教育研究既应包括为解决实践中的问题而展开的研究,也应包括职业教育学自身的理论建构。职业教育问题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是多样的,可以面向各种宏观问题或者微观问题,本学科的理论体系则要由确定的逻辑起点出发,围绕着核心研究领域进行建构。这两类研究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的分野是职业教育研究走向深入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
职业教育研究既应包括为解决实践中的问题而展开的研究,也应包括职业教育学自身的理论建构.职业教育问题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是多样的,可以面向各种宏观问题或者微观问题,本学科的理论体系则要由确定的逻辑起点出发,围绕着核心研究领域进行建构.这两类研究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的分野是职业教育研究走向深入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3.
职业教育学是学科化的职业教育知识;职业教育学科建设包括理论职业教育学科与实践职业教育学科建设;职业教育学研究对象是对职业教育现象和问题建构的结果;催生职业教育学派,形成职业教育研究范式是职业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职业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建构有赖于对职业教育工作体系的深入研究,不可一蹴而就;职业院校管理人员及一线教师具有双重身份,他们与职业教育知识生产者之间的矛盾关系更多体现出理论与实践的紧张;职业教育研究须在吸收国外知识成果基础上,形成适合国情的本土理论;强化多学科、跨学科研究,吸引理工科背景生源,方能改善职业教育学术共同体结构.  相似文献   

4.
职业教育研究既应包括为解决实践中的问题而展开的研究,职业教育问题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是多样的,可以面向各种宏观问题或者微观问题,本学科的理论体系则要由确定的逻辑起点出发,围绕着核心研究领域进行建构。  相似文献   

5.
周丹  王玉苗 《职教通讯》2023,(10):44-52
课程知识的选择问题由斯宾塞引入课程研究中,经阿普尔和麦克·扬的追问得以发展,经历了从“客观价值”到“社会建构价值”,再到“客观价值与社会建构价值兼存”的发展历程。在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背景下,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知识类型可区分为技术知识、工作知识和专业知识。从知识价值的视角出发,可从人才培养目标、智力理论、职业带人才结构理论三个维度对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6.
宾恩林 《职教通讯》2019,(15):15-22
目前职业教育教科书科学理论并不算完善,即便整个教科书领域也是如此,总体而言存在“功能与目标”“过程与结果”“方法与程序”等三个思维框架下的碎片化探索,这不利于职业教育教科书研究的系统化积累。为了探求职业教育教科书的科学理论,应基于康德的范畴理论,建立教科书科学理论形式框架,汇总、归类已有教科书研究思维,并建构出更为系统的职业教育教科书研究的科学理论。具体行动包括:基于范畴框架阐释教科书以便系统性整合三种理论思维;基于范畴框架重新建立职业教育教科书科学理论的发展框架;职业教育教科书的科学理论建构不能脱离实践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职业教育是针对"以职业形式存在的工作活动"的教育,开展"职业"的研究,对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既包括针对职业和工作本身的研究,也包括与此相关的社会、心理等其他问题的研究。本文对我国职业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回顾和展望,以期为职业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该文在综述当前的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职业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基础上,指出了建构职业教育学研究范式对职业教育学科发展的重要意义。职业教育学的范式主要包括概念体系、理论基础、方法论等基本组成部分。职业教育学应以范式的核心部分为理论依据,推动本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职业教育到底是什么”,是职业教育理论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基础性问题。本文在梳理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演变历程以及分析其基本特点的基础上,从“大职业教育”着眼,准确界定了职业教育概念,认为职业教育是指注重提升个体职业素质的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针对性,主要以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态度为教育内容。并以实施场所为主要依据,建构了分析职业教育类型的结构框架。  相似文献   

10.
职业教育发展的区域特征既是人们识别职业教育问题不可忽视的重要背景,也是解决职业教育问题必须充分加以利用的外部资源。庄西真博士所著《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创新的案例研究》很好地填补了区域职业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理论空白。该书有较强的研究方法自觉、新颖的分析框架建构及生发性的理论多元分析,为人们寻求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镶嵌之理提供了较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也应变化转型。政府、职业院校、社会各界应合力构建基于职业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具体建构路径包括:正确认识职业能力内涵,树立新型职教评价理念;适应数字化转型趋势,按需选用评价技术;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加快第三方评价建设。  相似文献   

12.
《职业教育学导论》就目前的职业教育学研究现状来看,受学术界“浮夸风”的影响,许多学者喜欢埋头于研究职业教育实践中的热点问题,而很少从理论层面对职业教育学进行反思与建构,职业教育学基础性研究与同属教育学的其他二级学科(比如高等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等)相比显得还很薄弱和滞后。研究热点问题固然很必要,但基础理论(理论问题、价值问题)的研究更不能忽视,否则,基础理论得不到发展,热点、难点  相似文献   

13.
教育文化学和文化资本理论应成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文化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同时还应借鉴采用社会文化人类学多田野地点的民族志研究的考察方法。职业教育文化的研究目标,在于剖析职业教育独特的文化本质与功能,建构具有区域特色的职业教育文化生态,以期提升职业教育文化资本与吸引力问题。开展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文化个案研究,尤其是大文化区域层级之下的一些亚文化区域的研究,是当务之急。广西首府南宁市职业教育文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正是在上述理论认识的指导下展开的。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外语教师职业能力建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教育以能力培养为教育主旨,高职院校外语教师在正确认知其职业角色的同时,要不断建构自身的职业能力,即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其中,专业能力除扎实的语言专业知识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外,还应包括教学中的理论导入能力、扩展学生文化视野能力、教学活动组织能力和现代技术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5.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职业教育对人的重要性,职业教育对人的自由、尊严和职业教育提升人的关键能力等方面。国内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职业教育的价值探讨、职业价值观教育、“素质本位”职业教育、职业人文教育、“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和“人格本位”职业教育等等。总体上,我国职业教育界关注以“人”来建构职业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其论文的数量不少,但重复研究较多,这类探讨大多是一种现象描述和经验分析。从人的价值和尊严角度去建构职业教育价值观将成为一个有待拓展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6.
社会支持系统对促进青少年职业探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沈阳市和绥中市6所中学的927名学生为研究被试,利用回归分析,就青少年的职业探索和如何建构社会支持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建构在青少年职业探索心理发展特点基础上的社会支持系统将更有助于促进青少年的职业发展。因此应全方位开展青少年职业教育;这样不仅有助于青少年的职业发展,与此同时也能减少由于就业问题带来的社会不和谐因素,从而避免盲目的职业选择导致的人才浪费。  相似文献   

17.
逻辑起点论、问题论和范畴论这三种方法是当前学者构建职业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方法。从其他学科中取得的经验以及理论阐述中表明,充分进行问题研究,创立以问题研究为基础的中层理论是构建学科理论体系的前提条件。但目前的职业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建构尚未具备这两个条件。因此,我们应该暂时搁置职业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从问题研究和中层理论构建进行基础的搭建。  相似文献   

18.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中介环节和桥梁。建构理想的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应当具有本土文化性格、职业教育特色和较高的理论起点,同时应便于实际操作。整合模式对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建设与实践探索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引进了多种先进课程理念,并发展起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模式,但多数教师没有理解背后的深层逻辑,致使在课程建设中遇到很多问题。该文从职业理解、能力内涵、知识概念、工作分析方法等角度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实践中的主要课程模式进行分析,归纳确认了“再现性策略”和“建构性策略”两种课程范式,并从课程目标、学习内容、学习理论基础、划分课程结构的逻辑、课程开发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区分。该文建议,为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实现课程范式的转变,即从基于传统学校教育的“再现性策略”课程转变为“建构性策略”课程。这一范式变化符合新职业教育法对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关注,体现了先进学习理论的要求。该文还提醒,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课程应更加关注理论和实践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20.
德国的职业教育哲学是德国职业教育区别于其它国家的职业教育的根本特征。它既体现在教育教育层面的职业行动能力和理论联系实践的理念上,也嵌入在制度层面的双元原则、共识原则和职业原则这三个基本原则之中,还扎根于德国特有的职业精神与文化以及理性精神之中。在德国职业教育哲学的不同层面中,职业原则和职业精神可以被看作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根本原则和精神,具有更加基础性的作用;其不同层面不是一下子形成的,也不纯粹是人为设计建构起来的,而是不同历史时期逐渐演化和人为设计共同作用的产物,且它也受到当下环境下变化所带来的挑战。我们在学习德国职业教育的经验时,要关注其背后的制度和文化基础,并尝试在学习和借鉴其经验时,深入理解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理念,并在自己的土壤和环境中进行尝试,建构起有中国特色且适应经济社会与人的发展的职业教育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