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崭新面貌赢得读者沈阳日报总编辑傅贵余在新的一年望,沈阳日报将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读者面前。主要抓三项工作。──出版彩色报纸,1994年,沈阳日报投入近4000万元,从德国购置了设备,拟于5月1日开始,让12版沈阳日报每天都带着彩色油墨的芳香与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次不同寻常的影展——由中国新闻摄影学会、沈阳市新闻摄影学会联合主办的傅贵余、刘杰敏《北美之行摄影展》。 今年4月末,沈阳日报社总编辑、高级编辑傅贵余和沈阳日报摄影部副主任、主任记者刘杰敏,随沈阳市新闻代表团赴加拿大、美国进行了为期近一个月的考察。临行前,他们就有个小小的计划,在圆满完成对加拿大、美国的新闻业务考察的同时,抽空拍些反映北美风光、风情的照片回来办个影展。  相似文献   

3.
成功的探索———沈阳日报社实行内部专业职务聘任制四年半回顾□本刊记者侯兵本刊通讯员马庆利编者按:4年前,沈阳日报社总编辑傅贵余寄来题为《报社机制改革的一个突破口———实行内部专业职务聘任制》一文,本刊1993年第二期加编者按予以刊发,并称赞沈阳日报在...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 贵刊1986年第5期上刊登了《新闻记者的法律意识》(有的刊物、报纸转载时改用过《常见的法律概念错误》这个题目)一文。囿于笔者所见,就曾被《新闻战线》、《文摘》、《沈阳日报》、《视听通讯》等多家报刊转载。  相似文献   

5.
业余时间在“方格田”里辛勤劳作了十余载,收获颇丰,每年都被评为“优秀报道员”。一摞摞红色缎面荣誉证书是对我的鼓舞和奖赏,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我的妻子密不可分。十多年来,她大力支持我写稿,为我“爬格子”大开绿灯,我衷心地感谢这位家庭“编辑”。妻子承担了一切家务,甘愿当好“后勤兵”,从不说一句牢骚话。妻子还是我稿件的第一位读者,每当她看完一篇稿子总要直言不讳地提出修改意见,就连一个错别字她也不肯放过。从1995年起我被《上海铁道报》等报刊聘为特约通讯员,这些成绩中有我家庭“编辑”的一份功劳啊。感谢我的家庭“编辑”@彭道…  相似文献   

6.
1946年7月,我担任沈阳《中苏日报》总编辑,这是富有戏剧性的事。我到沈阳是应友人之约,在一个机关工作,很偶然地遇到这个报的经理,又很突然地担任了这个职务,最后是愤然离去。  相似文献   

7.
“离开报社33年了,我现在仍然很关心报纸。”一见面,全国人大代表王茂向我流露出对新闻事业的眷恋。今年62岁的王茂代表,1949年到《江淮日报》 (今《安徽日报》的前身)工作,当过记者、编辑,一干就是10年。后来他改行从事哲学研究,现任安徽  相似文献   

8.
我给报社做通讯员至今,也做报刊的编辑至今。 1949年5月,《赣东北日报》在上饶刚解放时就创刊了。当时,我在上饶师范念书,被《赣东北日报》吸收为第一批通讯员。接着,《江西日报》创刊了,我又成为《江西日报》的通讯员,从此开始了与报刊半个多世纪的情缘。  相似文献   

9.
王辉 《记者摇篮》2012,(8):15-16
沈阳日报的《书斋》创办于1996年,到2011年有15岁了。2004年10月,沈阳日报改版,向都市化发展,《书斋》更名为《阅读》,重心移到畅销书的评介及流行文化的解读上,经历了这样一番通变,到2009年,《阅读》又恢复为《书斋》,并重新确立了《书斋》的文化定位,进一步明确了《书斋》在沈阳日报中的文化担当作用。一"、书斋"之立名。上世纪90年代,全国报纸大都有了以读书为主题的副刊专版,如人民日报早已有"读书",新民晚报则有"读书乐",中国青年报有"开卷",文汇报有  相似文献   

10.
8月8日,由沈阳日报资深报人齐世明经营六年多的专栏《世明圈点》600期研讨会,在沈阳新华购书中心举行。省市文学艺术界、学术界、新闻出版界著名学者、专家、作家彭定安、王向锋、牟心海、白长青、徐光荣、马秋芬、解明、丁宗皓等20余人出席了研讨会,研讨会由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辽宁美学学会、沈阳日报、沈阳市新闻工作者协会、芒种杂志社、新华购书中心共同主办。齐世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高级编辑,沈阳市文联委员,著名专栏作家,现任沈阳日报文化新闻部主任。他于2001年12月4日在沈阳日报创办了"世明圈点"文化新闻评论专栏,该专栏紧扣热点,抓住难点,鲜明地表明作者态度,从一个阶段的文化潮流或带倾向性的现象中抽取典型事例,生动、及时地表达鲜明的视点。截至2008年6月,该栏目共刊出600期,其中200余篇次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及人民网、新华网、新浪、搜狐等各大网站转载。作者齐世明从中选取半数334篇结集出版,书名为《世明圈点300篇~2001至2008选萃》,以此书向沈阳日报创刊60周年献礼。该栏目于2007年获得辽宁省首届新闻名版面(栏目)奖,还获得中国新闻名专栏提名奖,连获辽宁新闻一等奖,两次受到省委宣传部专文表扬,还被沈阳市民评为"十佳名栏目"。会上,学者、专家们围绕《世明圈点》与文体创新、"圈点"在社会文化建设中的价值与意义、"圈点"的文风与语言风格等话题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研讨。本期刊物将摘登部分学者专家的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编辑工作千头万绪,但主要的环节是制订选题和组稿。怎样制订选题?如何组稿?这类文章很多。这里,我仅把自己的具体工作实情记下来,还没有认真思考,上升到理性认识。 (一)看似偶然,实非偶然 1988年冬天,我在《沈阳日报》头版头条看到了一则消息:一个小女孩拾到了一个内装现金和票据总计3万元的皮包,交还了失主。事情的经过很简单,但孩子的心比真金还纯。她感动了我,使我萌生了宣传新中国好孩子的念头,立即想好了题目。骑上自行车冒着纷纷扬扬的大雪,到了省、市教育委员会,说明了我的来意。也是无巧不成书,当我赶到省教育委员会时,正赶上他们研究如何落实省委书记余树红的批示:要抓住这一事件,“把最近几年来中、小学生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写成文章,汇集成册”。我  相似文献   

12.
8月8日,由沈阳日报资深报人齐世明经营六年多的专栏《世明圈点》600期研讨会,在沈阳新华购书中心举行。省市文学艺术界、学术界、新闻出版界著名学者、专家、作家彭定安、王向锋、牟心海、白长青、徐光荣、马秋芬、解明、丁宗皓等20余人出席了研讨会,研讨会由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辽宁美学学会、沈阳日报、沈阳市新闻工作者协会、芒种杂志社、新华购书中心共同主办。齐世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高级编辑,沈阳市文联委员,著名专栏作家,现任沈阳日报文化新闻部主任。他于2001年12月4日在沈阳日报创办了"世明圈点"文化新闻评论专栏,该专栏紧扣热点,抓住难点,鲜明地表明作者态度,从一个阶段的文化潮流或带倾向性的现象中抽取典型事例,生动、及时地表达鲜明的视点。截至2008年6月,该栏目共刊出600期,其中200余篇次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及人民网、新华网、新浪、搜狐等各大网站转载。作者齐世明从中选取半数334篇结集出版,书名为《世明圈点300篇~2001至2008选萃》,以此书向沈阳日报创刊60周年献礼。该栏目于2007年获得辽宁省首届新闻名版面(栏目)奖,还获得中国新闻名专栏提名奖,连获辽宁新闻一等奖,两次受到省委宣传部专文表扬,还被沈阳市民评为"十佳名栏目"。会上,学者、专家们围绕《世明圈点》与文体创新、"圈点"在社会文化建设中的价值与意义、"圈点"的文风与语言风格等话题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研讨。本期刊物将摘登部分学者专家的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今传媒》1997,(1)
去年2月,我被西安日报、晚报评为1995年度优秀通讯员,并获得新闻报道一等奖,同时被西安日报周未经济版评为优秀撰稿人,我的心情很激动。在一次和西安日报周未经济版编辑张浩然同志交谈时,流露出对报社的编辑和其他同志的感激之情,不料张浩然同志却说,要说感谢...  相似文献   

14.
有感于妻子爱看《焦点访谈》阎玉才我妻子是一名普通工人,她看电视的口味,我最清楚不过:音乐会、电视剧等。可自打去年,她看电视却多了一个内容,喜欢上了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节目。我很纳闷。有一次,我问妻子其中原因,她脱口而出:“那里说的都是老百姓想知道...  相似文献   

15.
唐瑾 《编辑学刊》2007,(5):78-80
作为一个女编辑,我一直很崇尚女作家丁玲的"一本书主义".上个世纪70年代上中学时,曾听语文老师说文艺界都在批判丁玲,说她鼓吹"一本书主义".  相似文献   

16.
服务热线     
获《成绩合格证书》 能否申报主任编辑? 陕西省榆林市《榆林日报》高宏智读者来信说:我今年56岁,从事新闻编辑工作已25年。1988年被评为编辑,1995年被聘为总编辑助理。1999年申报主任编辑时,因学历不高,到地区高职评审委员会未通过。但是我曾于1981年在陕西省教育学院中文系新闻班进修一年,成绩合格;1983年参加了全国新闻系统统一测试(由全国新闻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组织),获《成绩合格证书》。请问:具有该证书是否具备申报主任编辑的资格? 主持人答:高宏智读者,你好。带着你的问题,我们请教了全国…  相似文献   

17.
美国《家政》杂志社的一位女编辑今年八十三岁了,她可能是目前世界上年纪最大的女编辑,编辑生涯已经超过了半个世纪.去年我国《人民日报》记者金凤同志访问美国时曾拜访了这位女编辑,她对金凤同志说,一九七八年,她在八十一岁的高龄,还千里迢迢赴中东地区旅行采访,收集材料给《家政》杂志写稿.据统计,美国新闻界的女编辑、女记者,约占编辑、记者总数的百分之四十.其中不少是年愈花甲的老太太,还在精力不衰地从事编  相似文献   

18.
《今传媒》2004,(Z1)
范惠萍同志 1959年 10月 6日出生,1983年7月从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分配到陕西日报社。她先后担任《陕西日报·经济特刊》编辑室副主任、主任,《三秦都市报》副主编,《陕西日报》记者部副主任、《陕西日报》编辑策划部副主任,现任《陕西日报》编辑出版中心主任。范惠萍曾荣获陕西  相似文献   

19.
六十载风雨兼程,一甲子春华秋实。60年前,由时任中共沈阳特别市工作委员会书记的陶铸题写报头的《工人报》(即《沈阳日报》的前身)正式创刊,报头上清晰地印上了她的诞生之日:1948年12月20日。  相似文献   

20.
难忘编辑情     
写稿,在我的生涯中占有一席之地,一年下来也有上百篇稿件被各地新闻单位采用,去年还被《江山日报》评为优秀通讯员。回头看去,引我走上这条“文路”的是《江山日报》专刊部编辑夏哨荣。 论学历,我初中都没毕业,可平时喜欢动笔,有时也把自己认为较好的稿件投寄出去,但时间一天天地过去,却从未能上报。几度失望,又几度重提笔杆,蓦然想入非非:我又不认识编辑,哪会用我的稿!“爬格子”与我无缘了。 1994年3月14日,近一年时间付出的汗水,终于换来了一点收获,一篇题为《街头怪事》的言论被《江山日报》采用。当时的心情甭提有多激动,写稿热情顿时高涨百倍。我利用空闲时间跑东家串西家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