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99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二十第1~3题。教材分析:三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初步体验了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本课时的内容是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的深化,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渐从定性向定量过渡,不但能用恰当的语言(如"一定""不  相似文献   

2.
[内容分析] 本课时教学内容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江苏教育出版社)《数学》六年级上册第94~95页例1、例2.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对"可能性"的内容做了统筹安排.在二年级(上册)教学用"可能"、"一定"、"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结果,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三年级(上册)初步认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学会用"经常"、"偶尔"、"差不多"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四年级(上册)教学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并能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98页~99页的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方面: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对事件的发展进行预测,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并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2)数学思考方面:尝试用"可能""不可能""一定"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获得初步的概率思想,培养学生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3)情感与态度方面: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小组合作学习竞赛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及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4.
孙志新 《学子》2016,(6):42
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64-66页例1、例2、"练一练",练习十第1-4题。知识技能:1.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2.学生学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3.经历摸球等操作活动,初步感受可能性的大小。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做出推断的过程中,会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能较好地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价值,从而增强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教学重点:通过活动,理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5.
"可能性"是新世纪教材三年级上册第84页的内容,其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则是不确定的,且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相似文献   

6.
<正>设计意图:本节课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是"统计与概率"领域的一部分,主要是使学生初步体验现实世界中存在着的不确定现象。在现实世界中,严格确定性的现象十分有限,不确定现象则大量存在。三年级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这方面的学习内容,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感受"确定事件""不确定事件"时,只要让学生能够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来理解,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就可以了,不必要求学生使用有关术语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99~102页。教材介绍:关于"可能性"这一内容,人教版教材分两次进行了集中编排。第一次是在三年级上册,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第二次就在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渐从定性向定量过渡,不但能用恰当的词语(如"一定"、"不可能"、"可能"、"经常"、"偶尔"等)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99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二十第1~3题。教材分析:三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初步体验了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本课时的内容是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的深化,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渐从定性向定量过渡,  相似文献   

9.
孙婷 《江西教育》2005,(4):38-39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可能性”。教学目标:1.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对于不确定事件,能说出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2.能用“一定(肯定)”、“可能”、“不可能”叙述一些事件的发生,并能简单地说明理由。3.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的:1.通过摸球、装球等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并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2.培养学生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上册106页例3。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则是不确定的。2.能够列出简单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3.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4.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并能和同伴交换想法。5.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1.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学习习惯。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各种各样的抽奖活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做…  相似文献   

12.
周芳华 《广西教育》2013,(21):56-57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104页~105页《可能性》教学目标:1.在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中,让学生感受生活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2.初步渗透概率的思想,能根据具体情境进行简单的推理、分析、判断。3.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4.在活动中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一、【背景】本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数学P111~113中的统计与可能性整理复习。关于"可能性"这一内容,小学数学教材分两次进行了集中编排。第一次是在三年级上册,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第二次是在五年级上册,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92、93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初步体会概率思想。  相似文献   

15.
丁敏  佟吉峰 《辽宁教育》2005,(8):104-105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2~93页“抛硬币“.   教学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进一步体会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104-105页。教学目标1.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初步能用"一定"、"可能"、  相似文献   

17.
黄群芳 《考试周刊》2012,(57):60-6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92~93页。知识目标:在游戏活动中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初步体会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则是不确定的,并能用"可能、一定、不可能"进行描述,形成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日常生活中事件的判断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学生的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98~99页。教学目标1.通过参与系列游戏活动,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2.尝试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生活中的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初步培养判断能力和推理能力。3.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态度。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游戏等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许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教学难点学生对可能性的描述和判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样大小的红、黄、蓝、绿球若干;透明与不透明的塑料袋若干;小篮子;三色转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小朋友,…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8~99页。教学目标1.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获得初步的概率思想。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04~105页。教学目标1.通过抽牌、摸球、判断、涂色等活动,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并能用"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