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的文化研究不单是一个纯粹学理层面的问题,它与言说者的文化身份密切相关。在文化研究的译介过程中明显存在着“中国与西方”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在对文化工业批判中建立了文化研究的“边缘文化身份”;文化研究中的现代性、历史主义立场初步建构了其“混合文化身份”;阶级分析、政治经济学分析的回潮形成了“重构文化身份”。文化研究及其言说者的身份嬗变还远远没有结束,文化研究的文化身份是一个开放的结构。今天的文化研究者必须首先对自己的文化身份进行深刻的反思,然后才有可能对文化研究及其文化身份有清醒的自觉。  相似文献   

2.
在后殖民语境下文化身份依赖于他者的动态建构.林语堂从自身的文化间性身份出发,在《吾国与吾民》中建构了与西方相异的中国文化身份,修改了西方“中国形象”话语的负面成分,同时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西方人的期待视野,获得了西方读者的认同.  相似文献   

3.
水仙花、黄玉雪、汤亭亭和谭思美这四位著名的美国华裔女作家,她们作为不同主体,在不同历史时代和不同社会背景中,显示了华裔文化身份认知从无法抉择的选择、无奈地被同化、含混商讨到“复合型”族群性建构的过程,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美国华裔妇女文学的发展进程和社会、文化总体语境的变迁状况。  相似文献   

4.
如何在白人主流文化的环境里建构黑人文化身份是黑人女作家莫里森创作的一大主题。莫里森以独特的视角和书写策略,对黑人文化身份的建构问题进行了睿智的思考。本文从文化的角度来解读莫里森创作中美国黑人文化身份的发展特点和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不容易写的一章”的林语堂,由于宗教、文化、信仰、性格等多方面原因,造成他文化身份的多样性。其中各种因素缠绕错杂、相互渗透,形成了一个复杂的身份认同体系。文章将借助文艺学新兴的文化身份的研究方法,从宗教的角度对林语堂文化身份的认同体系与文化选择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6.
李桃 《文教资料》2014,(21):32-33,50
蒂姆·温顿的短篇小说《邻居们》主要讲述了一对新婚夫妇搬到新社区后,从与移民邻居们的冲突到逐渐融合的过程。本文从身份建构的角度,探寻新婚夫妇在物理空间发生转移后对身份的诉求,以及从批判焦虑到获得认同、逐渐融入的过程,揭示了消除精神隔阂的主要途径是加强交往,促进相互了解。身份的重新建构意味着他们与社区的文化融合。  相似文献   

7.
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埃里森的小说《看不见的人》展现了主人公寻找黑人民族文化,确立自我身份的过程。主人公对文化身份的探寻经历了迷惘、觉醒、顿悟三个阶段,他对黑人文化的态度从排斥、逃离到最终接受并融入其中。这一艰辛的身份追寻之旅充分说明建构黑人文化身份的关键在于接受本民族文化,自我身份认证的本质就寓于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中。  相似文献   

8.
对于身处欧洲的非西方族群而言,传统的“他者”身份是西方话语霸权的产物。他们不得不被动接受。并任由这种模式化、僵硬的文化身份束缚自我的发展。但以赵淑侠为代表的欧洲华人主动解构旧有的“他者”身份。不断把日益变化的族群意识充实到新的“他者”身份之中,在谋求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更新自我的文化身份。赵淑侠的小说正是这一过程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二十世纪以来,学者们关于文化身份认同问题的探讨已经从早期单一固定的身份,走向双重甚至多元文化身份的认识,而文化身份认同的背后,体现的是不同文化融合的程度。本文旨在通过对《喜福会》中所体现的中美文化的融合程度来分析小说人物文化身份的建构,可以得出这个融合过程在不同文化交流中会一直进行,融合不代表不同文化的同化或者消解,相反文化融合的过程也是文化自我找到真正独立的特殊方式,真正的文化独立建立在融合的基础上,而真正的融合存在于文化协商的动态平衡中。  相似文献   

10.
《白鹿原》描绘了传统文化的地域特色、社会结构和礼俗形态;挖掘了传统文化的“仁义”精神、“济世”精神和自强不,包的精神;展示了本世纪前半叶传统文化在白鹿原这块文化沃土上从振兴到受挫再到退缩的历史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传统文化在白鹿原五十年间的发展过程是其两千年发展历程的缩影。  相似文献   

11.
从后殖民理论中的"文化身份"角度来分析红柯的《西去的骑手》,发现全球化后殖民语境的今天,作家受到多种文化的影响,作家的文化身份不再是清晰单一,而变得模糊不清.作家在90年代的文化"寻根"过程中受到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对于传统的儒家文化现状表现出忧虑,同时中原汉民族儒家中心文化的烙印又深入骨髓,他寄希望于儒家文化能够从少数民族的伊斯兰文化中吸取新的营养,重新焕发出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高力克 《政治思想史》2019,(4):53-67,198
梁启超的中国复兴之理想,徘徊于西方民族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与儒家大同理想之间。其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少年中国说",其中国史观之洞察全球化趋势的"世界之中国论",其追寻现代国民精神的"新民说",其文明高于富强的文明国家理想,其护守中华文化认同的"国性论",其晚年超克国家主义之新天下主义理想,凝聚着一位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毕生追寻的民族复兴理想。梁氏的现代中国想象,为我们在21世纪求索中国发展问题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思想遗产。  相似文献   

13.
钟璞  刘美生 《湘南学院学报》2006,27(6):35-37,50
中国传统的道家文化是在“道法自然”的“无为”哲学中追求自由的,是一种非理性的无欲之精神自由;而西方自由主义是在与其生产关系适应过程中追求自由的,是一种理性的占有之物质(包括制度)自由。对道家文化之自由与西方自由主义之自由作一比较研究,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中西文化差异,也可以更全面地批判和借鉴西方自由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4.
1980年代以来汉语学界关于东南亚儒学与孔教的研究,呈现出以下特点:研究的热点国家为儒学曾为王官学的越南和当地华族有话语权的新马;研究的重要兴趣在于东南亚国家儒家文化流播的历史及其镜鉴意义;研究的核心问题则在于儒家文化与东南亚华人社会的内在关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儒家文化现代化调适;研究队伍中,中国学者与东南亚学者的视角、方法、成效往往有差异,前者多宏观论述,后者重实证研究。东南亚儒学是当地华族作为少数族裔保持族群意识、维系文化认同的核心资源,从族群意识、文化认同的角度切入东南亚儒学,也许才能把握住其内在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15.
儒家思想可以说中华文化的一个包含丰富信息片段的“文化基因”.这种文化基因既是文化传承过程中的一个纽带,又是一个载体,这个包含文化思想的基因片段在历代任何一个时代展现出来都是一幅当时的中国文化的图景.用文化基因的观点来探悉儒家文化传承发展态势中的现象和问题,可以对儒家文化传承进行深层次的解读.  相似文献   

16.
魏晋士人的同一性危机,既是一个时代问题,也是一个世代问题。研究魏晋士人的同一性危机,不仅要着眼于魏晋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也要探源逐流,研究两汉时期的历史状况。魏晋士人的同一性危机在两汉时期就已经埋下了伏笔。两汉时期,尤其是儒学取得至尊地位以后,士人受儒家伦理道德观念的浸染,志行高洁,少有违礼纵情的。但由于两汉政治局势的混乱,儒学一度低迷,士人的思想极端混乱,这为魏晋士人的自我认同埋下了祸根。同时,由于魏晋的政局更加无序,尤其是统治者对名教的破坏,使得魏晋士人的同一性危机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官学与私学中的蒙师展现出不同的身份特征,但却都遭受到"舌耕者"的境遇,为学入仕是其安身立命之本,而蒙养治生是其不得已的无奈之举.即便在"舌耕者"的窘境中,蒙师仍能恪守儒家的"德性与伦理",实现为师者的道德期许.当代中小学教师的职业身份与价值追求,尤其是教师职业的文化身份建构,可以借鉴我国古代蒙师的身份特性和价值...  相似文献   

18.
郭沫若一生崇儒,他对儒家文化精神进行了创造性的阐释,确立了原儒的基本精神为“动”的精神。从五四到抗战,郭沫若根据时代的需要,围绕儒家“动”的文化精神对儒家文化进行了更为具体的阐释,其阐释体现了从审美解读到民族精神建构的轨迹。  相似文献   

19.
海峡两岸虽然文化上一脉相承,但随着社会发展进入不同阶段,社会规范意识与文化发展都出现了差别。笔者通过儒家文化与家风相关内容设计问卷和采取采访学者等调研方式,分析了两岸家风和对儒家文化的认知与认同的现状和成因,提出了儒家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家风"认知的指引和对当代家长"家风"教育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儒家思想中的“中和”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审美思想影响深刻。元代汉族士子,尽管在仕途上不如意,却在文学创作上处于领军地位。他们创作的元代戏曲,在戏曲情感模式、艺术技巧、风格特征等方面深受儒家“中和”文化的影响,并遵循儒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原则,使某一情感、艺术方法或风格特征不过分外露,从而达到“和顺积中”的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