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中国画不说“画”而说“写”,这是很有意味的。“画”指向客观对象,是从再现的角度看问题;“写者泻也”,发自主体的心录,是从表现的角度看问题,表现是心性的表现,情意的表现,所以必然重情意的报写而轻形貌的描绘。人的心性和情意在本质上追求自由,而“逸”是自由的纯粹境界。  相似文献   

2.
一、明确写人习作的“度”写人习作要明确“能写”“简单”“记实”之要义。“能写”,其中“能”就是:能够,会。“能写”就是能够写,会写。从写人的角度看,那到底怎样才算是“能够写”、“会写”呢?应当说,只要学生在写作时能够做到用以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事例,内容具体,情感真实,  相似文献   

3.
顾恺之提出了“以形写神”说,与传统观念中顾恺之“神”的概念不同,此“神”为“神气”,它要求“神气”的传达通畅、表现多样、富有“妙”的技巧性。“形”指的是画中的人物及山水等。与传统观念上顾恺之“形”的概念相比,此“形”加入了新的内涵:自然、多样且表现画家的意志。顾恺之的“以形写神”说主张以神为主而形神兼顾,不同于以往所认为的“神贵形轻”或“形神兼顾”。  相似文献   

4.
“画写法”,是读书的重要方法之一。“画”,是指把文章的重点或自己体会最深的地方,用不同的线条符号勾画出来;“写”是指把一篇文章的要点及自已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学习的感受,用简明、准确的语言写在书的空白处。学生通过读书的画写,可以较快掌握文章的内容,把握知识重点,撷取书中精华。  相似文献   

5.
《蟋蟀的住宅》这篇课文赞扬了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写”。根据训练重点和高年级阅读要求,本课主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怎样把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它的建造写具体的,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为此,本课通过“画一画”、“说一说”、“写一写”的方法进行如下设计。  相似文献   

6.
谈仿写     
要想快一些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要想把讲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密切而自然地结合起来,搞些“仿写”是一条很好的途径。人是离不开“仿”的。常言道:“活到老,学到老”,实际上也就是“仿”到老。即便是那些卓有成就的科学家或有长篇巨著的著作家,也依然离不开这个“仿”字。没有“仿”就没有“创”,任何“创”都基于“仿”,而且一面在“创”,一面还在“仿”。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仿写”教学有很多好处。从写作教学角度看,因为有可供摹仿  相似文献   

7.
一、写真情实感所面临的问题1.“写真情实感”能否成立?韩非子曾述及画人与画鬼之辨,结论是画鬼较画人容易。张远山先生在《寓言的密码》中认为这是对想象力的贬低。我认为这是对表达真情实感的畏难之论。真情实感可以写出来吗?要使这一命题成立,其一,是不能像“画鬼”那样写一种无意义的真情实感。相传乾隆皇帝有一次下江南,进得一园,取其名为“真有趣”,纪晓岚请将“有”字赐给他,实则将其名改为“真趣”。“真有趣”与“真趣”仅有一字之差,但前者乃是日常语言,它表达的是一种人所共知的真情实感;后者则被铸炼为文学语言了,它所表达的就…  相似文献   

8.
1948年2月19日,我们部队打下鞍山。老百姓慰问我们一些毛巾和自做的布鞋,也有点钱。党小组长发话说:“哎!党员同志请注意,发了钱,要主动交党费。”我把发的钱,全拿去交党费。党小组长愣住了:“小高,你是党员吗?”“是呀!”我理直气壮:“我都参军快两个月了,怎么会不是党员呢?”指导员走来告诉我:“小高,你是入伍不是入党,不能收你的党费。”接着,他很郑重地问我:“小高,你想入党吗?”我赶紧回答:“我是跟共产党干革命的,我怎么不想入党?”指导员说:“你先给党组织写份入党申请书,中午给我。”我着急地对他说:“指导员,我不识字呀,不会写。”“没关系,你怎么想,就怎么写。”没办法,我就用各种图代字画出一份入党申请书(见上图),内容很简单,只有8个字:“我从心眼里要入党”。这8个字我只能歪歪扭扭写个“我”字,其他字全是画出来的。“从”字,我画条毛毛虫;“心”字,我画颗人心;“眼”字,我画只眼睛;“里”字,我画个梨子;“要”字,我写个别字“咬”;“入”字,我画条鱼;“党”字,我画棵树,上面画个钟,用敲钟“当当”响的声音之意,来代替“党”字。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爱做文学梦。青少年时期是想像力最丰富的人生阶段,有很多作家的写作是从青少年时期开始起步的。且不说写作是不是为了当作家,仅“写”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将来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离不开“写”。当然,“写”也是有学问的,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文体对写法的要求也不一样,但从总体上来说,无论写什么样的文章都离不开两个境界:“会写”和“写好”。首先得会写,不会写就谈不上“写好”了,而且,光会写还不够,还要“写好”。在“会写”和“写好”的过程中,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要写自己最想写的东西,抒发自己内心的声音。写作…  相似文献   

10.
【习作要求】今天,我们来为别人画一张像,可以画同学、老师、家长,还可以画想象中的人。画好了再写一写,除了写他的外貌、性格、爱好外,还可以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仔细审题】之前,我们已经有过"给自己画一张像,然后写篇作文"的经历。这次,依然是画一画,写一写,只不过画和写的对象换成了别人。画之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画的特点是以线条为基础的笔墨技巧作为造型的主要手段,作为画者通过这种笔墨技巧来表现心声、抒发情感。作为书画工具的笔墨、纸在操作时都机地产生着奇妙的不可预测性,作为运用作画工具的画者来说,在他构思、执笔时,都有其预期的目的。然而当作画者运用书画工具,在其具体的运作过程中就产生了中国画笔墨的不可预测性问题。本文通过大量文献资料、实例,就中国画笔墨的不可预测性问题开展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清冷空灵,如梦如幻——中国古代山水诗画的审美意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一体,诗画互证,这是中国传统诗画艺术所具有的共同特点。中国诗画都在追求空灵飘渺、静穆深远的审美意境,体现了禅道理论对诗画艺术的深刻影响。中国禅道哲学重视幻化和妙悟理论,在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空寂之境,展现了鱼跃鸢飞、花开花落的无限生机景象,启迪着诗画艺术追求淡尽风烟、澹泊空明的审美境界。禅道和诗画艺术的相通圆融,开创了一个独特的意蕴空间,给我们很深的审美启示。  相似文献   

13.
以中国传统绘画构图中的构图与意境的统一为切入口,通过构图的形式语言,三个基本特征去阐述构图与意境的统一,证明中国传统画具有西方绘画所没有的传统特色和更高的境界。  相似文献   

14.
章从中国绘画史、画论、绘画作品、学画经验等各个方面,论证了对立统一在作画意境、构图、用墨、笔法、落款、用印等各个方面,讲明了哲学上对立统一法则是中国画的画魂。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中西绘画的比较来探究中国画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意象表达,笔者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中国画的意象表达进行全面剖析,梳理脉络,探究价值,进一步说明中国画的意象表达是从艺术家的成长背景和绘画作品来体现的,旨在引导观画者以正确的方式欣赏中国画,提高观画者的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写意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寓意性。它要求用简练的笔墨,描绘出物象的形态和神韵。通过写意画“写”的情感基础、写意画“意”的思维形态和中国画写意精神的形成等三个方面,对中国画写意内核进行理论研究,企望厘清写意画精神的思维形态。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部分。当前我国地方高校的中国画教育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生基础薄弱、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等问题,这应当引起我们的思考和重视。应从强化基础教育、改革课程设置、注重融入传统审美要素、重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激发创新激情等方面入手,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画教学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应试教育条件下的中学美术教育 ,主要着重西方绘画特点的素描和色彩技能练习 ,而体现中国画重要特征的意象性却一直被忽视。为了学习和继承中国画的优秀传统 ,就必须重视和研究其构图的意象性原则和用墨的意象性色感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传统绘画史中,我们很难找到对于19世纪"八破画"的介绍,它所反映的美学风格及所表现的美学思想很少被研究者提及。如今,当我们重新来观赏它时,映入我们眼帘的不再是一幅幅"破画",作为一种几乎被遗忘的艺术,这类画所表现的美学思想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探讨。  相似文献   

20.
笔墨是传统中国画主要表现语言.笔墨美是中国绘画在漫长的历史传统中逐渐生成、不断创新、积累起来的民族精神的结晶.可以说它浓缩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与哲学思考,以至审美表达及个性渲泄的全部内涵.笔墨受制于造型又超乎造型之外,是手段亦是目的.笔墨具有稳定的程式性、丰富的表现力和文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