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之一,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兴趣、学习热情、意志、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等因素的培养,旨在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本文提出了“引导——情意——探究”教学模式,供广大物理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2.
赵福颖 《考试周刊》2014,(49):132-133
<正>新课程理念提出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是教育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它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情绪、情感及信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是使学生感到身心愉快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品质,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反映在物理学习上,就是要让学生消除对物理的惧怕感,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形成一种  相似文献   

3.
1问题的提出 1)新课程呼唤“三动”课堂 《基础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学生的发展目标之一”.《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试行)》要求:课堂教学要实现认知、情感和技能三大领域的教学目标,不仅注重传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培养,也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现代教学中,人们越来越关注三维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3,(A2):140-14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物理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之一,在现代教学理论中已受到一定重视,但在实践过程中,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还存在一定误区。本文通过介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方法,说明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陶冶热爱科学的情感,并为他们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其中“知识和技能”与“过程和方法”属于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指的就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面对新的课程目标,很多教师感到了困惑。在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在实际教学中要实现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的有效整合,教师必须明确凸显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正确理解和把握新课程的教学目标;要关注人,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要掌握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规律和特点。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现代教育目标体系,尤其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第三维目标进入教育教学过程,是全社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如何卓有成效地开展情感教育,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弥补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目标缺失,影响认知发展的情感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实现"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以构建起课堂教学比较完整的目标体系。本文力图通过语言感染、多维评价等五个方面的非智力因素,来培养学生愉悦的情感,从而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8.
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是物理学科的生命线。实验不仅能使学生加深理解、巩固所物理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可以说,物理实验是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是落实物理课程标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把对中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列为最重要的教学目标,是终极目标,是思想品德课的最高境界。位置的改变与调换,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的转变,也体现了现代社会对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目标的要求。在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居于三维之首,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作为思想品德的执教者,我再次就思想品德课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略谈自己的几点思考,以引起同行们的真正关注。  相似文献   

10.
张艳 《文教资料》2007,(36):97-98,45
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将教学目标由传统的一维变为三维。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基础上增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将其作为核心教学目标,由此可见新课程改革对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视程度。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尝试性探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涵与外延;高中生群体的心理特点和存在的心理问题;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11.
理科教学中长期存在的教学效率低、学业成绩低、学生理科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其根本原因在于对理科学习困难的成因和现状缺乏深入的、系统的分析。对辽宁、北京和河南三个省(市)的高中师生展开的学习困难量化研究显示,师生对高中理科学习困难的原因认识存在显著性差异,都是客体因素排在第一,而将涉及自己的因素排在最后。指标的细化研究表明,师生认为导致理科学习困难的最重要因素是"生活实践"、"学习方法",最不重要的因素是"学习基础",而关于"情感态度"的认识则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 ,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显得非常重要。“探究教学”是科学素养培养的手段 ,而科学素养是“探究教学”的最终目标。“探究教学”的实施 ,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 ,提高他们的科学意识和科学探究能力 ,养成科学的态度、情感与价值 ,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意识到人类、社会与自然是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3.
Conclusion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most students entering science or science education units in preservice primary teacher education courses have a positive attitude to the teaching/learning of primary science and see value in all domains of science for children at this stage. This was an unexpected finding. It was of concern however, that their interest in physical science topics was so low. This may be due to previous specific experiences in secondary science. Science and science education units should build on the positive attitudes of students and could develop physical science ideas through their significance in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problems. Specializations: science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 in science. Specializations: science education policy and practice, teacher education, school effectiveness.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在实践教学中遇到了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如学生心态与思想问题,情商低的问题,教学与实践脱节问题,体能及管理制度滞后问题等,本文提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5.
高职体育课程目标要求高职院校要加强体育同现代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态度,突出体育实践教程的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的理论体系。为此,本研究采用实验教学、调查等方法,对体育训练课加载于体育课教学课时中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以学生为主体设计的体育课+体育训练课课程体系,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知态度和锻炼行为,对提高学生的体质和运动素质及改善学生的心境,使之形成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开展科学的本质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核心内容。正确的科学本质观建立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以及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基础之上。通过实施新的科学教育理念,改革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转变教师教学策略,使学习科学成为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必将进一步引导学生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学生科学本质观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教学模式。文章就合作学习对于落实地理教学三维目标的作用和具体的操作方法,结合教学实践进行了探讨。合作学习对于落实地理教学的知识和技能目标,实现地理教学的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真实的地理情感、积极态度及正确的价值观都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当前幼儿园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知识虚化"现象凸显着幼儿园概念转变教学的必要性。关注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用以认识和解释世界的前概念,并采用适宜的策略促进其向科学概念转变,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幼儿园教学脱离知识的传授和学习,片面强调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片面强调教学方式的改革的弊端。  相似文献   

19.
“研究性学习”课程与教师教学策略探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性学习”课程正逐渐成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有机构成,它的“通过转变学习来促进每一个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本质与“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的根本特征必然要求教师在教学态度、方式及内容上有相应的策略转变,其中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的态度转变与情绪控制、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教学等是非常关键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采用访谈法,就职业中专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学生情绪激发的重要性问题,对职业中专体育教师和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的12位专家专家分别进行开放式访谈和对策访谈。研究结果表明:1.大多数的体育教师认为在教学中激发学生情绪对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2.职业中专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情绪的方法有:以良好师德品质去激励和感染学生、以积极的正确的情绪去感染学生、善于激发学生的竞争情绪、善于保持学生求知欲强的健康情绪、善于处理偶发事件,保持良好的教学情绪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