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缪彩虹 《学周刊C版》2010,(8):181-182
“孝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入则孝.出则悌。”语文教学作为一门人文性的“载道”学科,更应该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语文本身就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中有着极为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对学生进行“孝悌”文化传统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杨孝雷 《考试周刊》2012,(75):30-30
自落实规范办学、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以来.诸多学校取消了传统的“晨读课”.朗诵教学失掉了一块重要阵地。要克服当前朗诵教学的困难.在语文教学中强化朗诵教学,扩大朗诵教学外延,与多读相结合:要加强朗诵指导,与考核评价相结合:要激发学生的朗诵兴趣,回归朗诵。要在新时期发扬朗诵教学的优秀传统,开创语文教学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崔益林 《学语文》2011,(2):67-68
随着语文新课改的不断深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成为所有语文老师共同遵守的法则.因此.越来越多的教师摒弃了传统教学中的“满堂灌”的做法,代之以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对话”式教学。但是当人们否定了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满堂灌”之后,便对“问”字又情有独钟了。于是“问”取代了“讲”.“满堂问”取代了“满堂灌”。  相似文献   

4.
孔凡成 《教育探索》2005,11(5):66-67
高师语文教学论的传统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语文教学论的课堂教学质量.远远不能适应当前中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需要。根据“学教一体,融教于学”的教学观念,重构语文教学论的课堂教学模式.做到教法与学法有机统一,实现“教法学法化,学法教法化”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5.
左琴 《湖南教育》2008,(9):41-41
语文教学设计就是“教什么”和“如何教”的一种操作方案,它是语文教师根据语文学科教学的原理和教学目标要求,运用系统的方法,对参与教学活动的诸多要素所进行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分析和策划过程。它能促成语文教学的系统化,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优化教学过程,搞好教学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使教学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6.
经过近几年各种媒体、各方人士对语文教学的讨论,逐步形成的共识是,语文教学非改不可,建构现代语文教学刻不容缓。特别是99年高考作文题产生的巨大反响,引起人们的反思,“新”得让人摸不着头脑,被称为“头脑风暴”,被文化学者李磊认为是“诡异的”、“革命性”的。在这里我们并不主张教育围绕高考转,但决不能忽视其对建构现代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如何建构现代语文教学,笔者认为必须立足生活,面向未来。一、面向未来是语文教学的方向教育面向未来是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根本分野是教育目的的方向性,“克己复礼”是传统教…  相似文献   

7.
写作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着特殊的地位,语文新课标对此有精当的表述:“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在传统教学中虽然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写作教学恰恰又是语文救学中极其薄弱的一个环节.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程设置.它都被“边缘化”了。这样,不少学生对写作课不感兴趣.  相似文献   

8.
近十几年来.淡化语文知识在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中渐成一种倾向。然在语文教学理论界.不少人则认为,不能一概否定语言知识的价值.语文知识中“陈述性知识对语文教学的意义是有限的”.可“程序性知识对语文教学的意义是巨大的”。本文拟探讨陈述性语文知识中语言知识对于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价值。[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在进入新课程后,我在语文教学中,把传统语文教学中的“吟诵”方法与新课程所倡导的“探究”学习方式结合起来.尝试建构起“吟诵与探究相结合”的新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在这里介绍我一些不成熟的作法,以此求教于同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语文教学论课程教学注重讲授式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了优化语文教学论的课堂结构,培养高师院校中文师范专业学生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能力,有必要对语文教学论课程教学策略进行改革,变单纯的教师讲授为教师课堂讲授、学生课下研讨、课堂试讲试教的立体化教学策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主要采取了“理论讲授-实践操作”、“自主选择-主动参与”、“说课-试教”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1.
吴赟 《考试周刊》2010,(7):50-51
在初三语文复习教学中.有些教师为了追求升学率,在课堂上往往走马观花温教材、轰轰烈烈战“题海”,以至于语文复习课“高耗低效”、“枯跺乏味”,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如何提高初三语文复习课的有效性。是语文复习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教师要在语文复习教学中.通过内引外联的方式来拓宽学生知识面.努力为学生构建多维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2.
罗青山 《学周刊C版》2010,(7):153-154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众多的语文教师满怀热情,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致力于全面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也存在一味追求“生成”.天马行空.不着边际,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问题。因此.在呼唤语文教学创新的同时.如何让语文教学回归传统.是摆在我们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目前的严峻课题。  相似文献   

13.
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说过:“语文教学在普通教育工作中恐怕算得上是一个‘老大难’,而作文教学恐怕又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换言之,作文教学是‘老大难’的‘老大难’。”当前,众多的专家学者和广大的语文教师都致力于作文教学的改革.可是总感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甚至感到问题更加严重。这其中的原因何在?笔者认为,对传统作文教学认识不清.对现有作文教学方式缺少反思.是造成当时作文教学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1.教师必须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和设计者。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权威与化身,学生是毫无“自我”的服从。从教学开始到终结,都是教师根据预设的教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只是机械的“照本宣科”,对着文本宣读。单行线的、规范式的和接受式的单向传递知识是教师传统教学的特点。新课程倡导开放、民主、动态的课程理念,确定教师在课程中的主体性,给予教师课程设计的自主权。  相似文献   

15.
“读”是语文学习的传统经验.是儿童学习语文的必由之路。是语文教学之生命。所以,语文教学要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达到阅读教学的目标。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和发展,“读”也越来越受到小学教育专家、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视。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如何做到以读为本,发扬语文教学的优秀传统呢?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语文教师实施教学.把单纯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制定“知识点”的教学模式,以条条框框的所谓“标准答案”为教学的核心指挥棒。在今天“以人为本”的新课程教学中.违背了教育的本质.模糊了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概念,不能很好地实施教学的“三维目标”。  相似文献   

17.
陆慧 《语文天地》2009,(11):65-66
教师的作用历来被称为“传道、授业、解惑”。传统的语文教学强调了知识即结构重要.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维走.缺少一定的活力和创造性。新课程语文教学则打破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大胆创新了教学思维和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促进了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提高.培养了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实施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在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方式转变和人文内涵提升等方面令人面目一新.成绩斐然。同时它的一个重要缺陷也日益彰显:它淡化了三维目标中的工具性目标.过于突出人文性目标.过分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传统语文学习的两基目标被架空了.“语文味”在日渐萎缩.在教学目标上产生了几个认识和操作误区.在此,我想主要表达这样的教学思维:传统的教学目标和手段对新课改来讲不一定就是包袱.而是合理的历史延续.  相似文献   

19.
统一的教材、要求、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标准和模式……这不像企业的流水线在生产产品吗?在传统教学中,我们的语文教学一直处于摸索阶段.走了不少弯路.语文教学出现了高耗低效现象.语文教育出现了培养“平面人”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金桂芬 《成才之路》2010,(13):I0016-I0016
“语文对话教学”是语文新课程改革后人们针对传统语文教学而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概念。“对话型”教学不是要把语文教学彻头彻尾地变成对话。而是要使语文教学具有对话性。对话教学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日渐发展起来的。充分体现了对话时代的理念和精神的一种教学形态。对话教学是一种尊重师生双方主体性的教学,体现了对师生双方主体性的尊重。对话教学是一种注重师生互动的生成性的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