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此言开宗明义,阐述了学科的本质特征。其工具性主要指语文知识系统的表达功能,人文性主要指知识表达的对象(全部的人类文化),亦即“含义”之“义”。人文以工具为载体,工具以人文为表现内容,这微妙的契合关系,昭示出广阔的语文教学空间,含义点窍式的整个教学系统也就从这里启动。作为基础教育中的能力培养系统,含义点窍式以“以我为主”“洋为中用”为原则,革故鼎新,锐意进取,具有鲜明的个性。第一,建模型,育翰海健游之人。语文小小,人文(义理)无限,这种状况常使教、学者茫然,活动中普遍底气不足。要改变被动应付的局面,最好的办法是以点带面,帮助学生构建一个敏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教学要正本清源,更新观念,立足发展。那么,跨入新世纪的小学语文教学应持何种观点 ?  一、语文本体观   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开宗明义:“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明了个性、显了本体,而且强调了学科性质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同时也决定了在小学阶段,语文应主要作为交际和获取知识的工具来掌握。然而,如何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笔者“弗敢专也”,姑且引用杨再隋教授对小语教学的精辟论断:“一是把学习理解和学习表达统一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3.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供试验用 )》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一语文的本质属性外 ,同时特意指出语文“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这一特殊属性 ,赋予语文教学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任务。为此 ,在面向新世纪人才需要的今天 ,我们必须树立大语文观 ,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一、人文素质是现实和未来对人的需求人文 ,是指与人类社会有直接关系的文化现象 ,人们一般把文学、史学、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语言学和艺术等统称为人文科学。人文素质 ,是指社会中的人建立在人文科学知识之上 ,通过对人类优秀文化吸…  相似文献   

4.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学生学习语文,主要学习语言知识、文学知识、文化知识和文章知识。学习语文时.应该注意阅读并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仔细阅读文后的注释;反复诵读,品味其中的意蕴;要拓展阅读范围,广泛涉猎文学知识;要加强学后的巩固练习,认真完成作业。  相似文献   

5.
修订版《大纲》开宗明义指出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了语文学科性质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由于语文的这一性质 ,决定了在小学阶段 ,语文应主要作为交际和获取知识的工具来掌握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丰富语言积累” ,使小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 ,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从现代心理学语文学习结果分类观来看 ,小学语文学习结果可以分成 :知识、技能(语文动作技能、语文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和情感(或态度)。知识是指课文内容知识和语文知识 ;动作…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的内涵非常丰富,包括了我们常说的社会性、思想性、情感性等含义。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反映了社会各界对语文教育的共同期望,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展开和实施。[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人文教育就是以提高人们的人文素质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教学活动。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固有属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性质明确界定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对于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早就将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里的“人文性”既包括人的文化性,又包括文化的人性,它的实质就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主要是指人格、情感、意志、性格、心理品质等。在具体的教学中要体现人文性,就得变“教师强加体验”为“学生亲历体验”(如《画家和牧童》分角色表演),  相似文献   

9.
语文学科的性质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问题。新课程标准给语文定性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陛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还明确地把教学目标界定为三个方面,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放到了教学目标的重要位置,这是对传统语文教学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而忽视人文性的有力矫正。  相似文献   

10.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指“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让人文之光照耀语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具性、人文性是语文界纷纷攘攘长期争论不休的话题。2001年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则给语文定性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足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然而,由于深受科学主义思潮和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语文教学明显地存在着重“工具”、轻“人文”的现象。鉴于此,语文教学要注重人文性的内容,要用人文精神的光辉照耀语文。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的青年,应当是适合于飞速发展的社会要求的高素质青年,不仅要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更要具得高度的人文素养。这里所说的人文素养,主要指高尚的人格。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语文教育应当“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形成学生健全的人格”,这是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的体现,是教育新理念的体现。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语用交流之上。在教学中,我以教材为根本,以语用为目标,以读写结合为途径,抓住文本的特点、扩点、融点、积点、移点,进行语用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语文教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对语文课程的定位是工具性还是人文性的问题一直争论不休。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总算为语文的性质找到了一个两全的归属。仔细探究一下,我们发现,语文作为交际的工具和文化的载体,决定了  相似文献   

15.
一、新大纲与语文教育的性质   新的教学大纲的第一句话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句话的后半部分即是肯定了语文的另一属性“人文性”。因此,“人文性”和“工具性”是语文的两个属性。应该说工具性是就其手段而言,人文性是就其意义内容属性而言。或者说,工具作为载体,是表现方式和承传的基本途径;人文则是灵魂和内容,是工具的蕴涵物。工具作为“表”的成分,是基础和凭借;人文作为“里”的成分,是精髓和生命力所在,是目的和结果。   那么什么是人文性 ?人文性即是体现人文精神的一种特性…  相似文献   

16.
丁爱燕 《学语文》2011,(2):35-37
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它内容丰富、博大精深。《语文课程标准》这样指明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关系:“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要求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要承担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渗人传统文化,我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7.
李成蕾 《小学生》2010,(12):50-50
《语文新课程标准》将语文的学科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里的人文性即为求善、求美。在实际教学中体现人文性,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作为语文教育者在教育和引导学生的时候应知识与情感并重,使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水乳交融,和谐互长。  相似文献   

19.
邬凤兰  冯静  陈宏 《课外阅读》2011,(2):215-215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这就把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完整地阐述了出来——“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具有工具性特点;“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文性特点。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经过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研究、总结出来并加以证实了的。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足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为促进学生发展.提升其人文素养.培养其适应社会的能力,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突出“人本”,体现深切的“人文关怀”,成为教师、学生、文本三者精神交流的桥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