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互联网呼唤文化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高校图书馆文化的内容、地位和作用,分析了互联网时代加强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意义,并详细探讨了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文化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思维突破了各行各业原有的形态和结构,通过"融合、创新、互联"的模式给各行各业带来机遇和无限可能,为传统行业注入活力和助力.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积极开创"互联网+传统文化"的发展模式,加深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探索与公共服务机构、社会各界等不同领域的跨界融合与协同创新,创造性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优质产品、品牌和传播平台,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推广新模式、新形态和新风格.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时代,影视艺术传媒鉴赏形态的发展,正在经历了一个由旧媒体鉴赏形态向新媒体鉴赏形态,由元媒体鉴赏形态到多媒体鉴赏形态,由超媒体鉴赏形态到跨媒体鉴赏形态,由全媒体鉴赏形态到云媒体鉴赏形态,由他媒体鉴赏形态到自媒体鉴赏形态的文化演进变革过程.正是其变革,导致影视艺术传媒鉴赏成为一个更加有利于人的个性化、人性化审美的艺术媒体鉴赏形态.  相似文献   

5.
《女神的新衣》作为一档明星跨界时尚真人秀,自开播以来便备受瞩目,收视率屡创新高,多次成为微博热门话题。节目中传统电视与电商进行了一次颠覆性的合作,线上线下无缝对接,观众即看即买,开创综艺新模式,作为打通产业链的深度试水,势必会开启传统电视发展的更多可能。本文从《女神的新衣》入手,分析新媒体时代传统电视媒体盈利与制作模式的转变,深入剖析传统电视如何利用互联网思维谋求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成为现代社会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相应的传媒力量也在互联网中找到用武之地,而另一个不可避免的文化传承课题也被摆在世人面前。主要介绍互联网传媒的优势,阐述互联网传媒与传统文化的作用关系,并探讨互联网传媒实现文化传承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毛德胜 《传媒》2016,(1):89-91
互联网思维下的电视剧文化生成具有多屏幕交互,传播与互动同步,内容日益满足受众需求,多元文化合流以及类型化、周期性的特征.这种文化生成受到网络技术、电视营销模式、舆论领袖与群体模仿机制的影响.因此,电视业应把握这种文化生成规律,运用互联网思维与观众互动,从网络中汲取营养,创新题材并充实文化内涵,以打造生命力长久的经典电视剧.  相似文献   

8.
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对立其实是数千年来精英和大众对立的延伸和结果,今天当人们在受教育和获得信息方面的差别逐渐缩小时,当大众借助互联网和便捷的信息检索,能够轻易步入知识殿堂时,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界限就瞬间模糊了,文化的风尚也随之转变。  相似文献   

9.
“草根”直译自英文的grass roots,“草根”一说自引入社会学领域,被赋予了“基层民众”的内涵,同样草根一词在当今网络时代拥有了越来越显赫的地位。众多无名之辈通过互联网成了网上的名人。也许有人会说,草根始终是网络媒体中的匆匆过客,他们如流星般璀璨,却迅速消逝于瞬息万变的媒体大潮中。但是,无法否认“流星雨”的美丽与价值,就在不经意问,草根文化破茧而出、跃然眼前,成为这个时代颇具特色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0.
2013年确实是不平凡的一年,互联网时代和新媒体的兵临城下,催生传统主流媒体的浴火重生。在愈来愈激烈的传媒市场竞争中,报业集团何处去?我们的选择是:勇敢迎接新媒体,激情拥抱互联网。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传播技术改变了电视剧文化再生产的过程.电视剧作为复制性艺术的属性被传播技术强化了,媒介促使其生产的模式化,成为一种"仿真"的过程.与此同时,互联网传播技术强化了电视剧传播中的文化区隔,这和产品提供方式与观看方式的改变存在直接联系.电视剧参与媒介环境的塑造,互联网传播技术的互动性促进了文化资本的内化.文字符号的参与...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际经济的日益融合和文化交流的多元发展,互联网广告也日益走向多元化。它不仅作为在互联网上产品的一种主要促销手段,还具有强大的文化功能。将文化渗透在商品广告中以增加其附加值的做法已成为广告创意中一个不争的事实。面对世界不同文化和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交织、冲突与融合,未来互联网广告文化将呈现出怎样的景象?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在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对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产生负面影响。文章分析了互联网时构建和谐社会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和负面影响.提出趋利避害,积极营造和谐社会的网络文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信息传播平民化浪潮的涌起,传统报业日益面临成本、广告等问题。为了生存发展,传统报业凭借人才、品牌等优势走上借助网络发展的道路,以版面形式发布的新一代数字化报纸不仅能够适应在印刷媒体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读者的阅读习惯,而且能够继续提升报纸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互联网伴随着中国的市场化进程加速而进入了中国,相随而生的是成长在网络时代的一代人,他们被互联网形塑,又塑造着互联网的新形态,进而形成了独特的互联网文化。面对这样崭新的文化现象,中国的学者都在试图寻找合适的理论,解释的办法。而文化研究由于其强大的包容性和不俗的解释力成为了互联网文化研究中重要的研究范式之一。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套用英国或者美国文化研究的现有成果就能对中国网络文化做出很好的解释,相反,文化研究在进入中国语境时,需要做的调整还有许多。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文化建设是我国近年来的重要课题.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大,"中国声音"越来越受到世界关注.加快我国互联网特色文化建设的步伐,增强中国互联网文化的全球渗透力,展示中国互联网文化的大国与强国地位,既责无旁贷,又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环境下的中国鹤文化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鹤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一,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地利用网络对鹤文化进行广泛传播,这对鹤文化传承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夏欣 《青年记者》2012,(10):9-10
如果要评选刚刚过去的一年的传媒业年度热词,那么“移动互联网”一定排名靠前,从微信、米聊、愤怒的小鸟等移动应用的火爆到安卓系统手机、iPhone、iPad的热销,再到各家传统媒体开发的移动客户端纷纷登陆各类“应用商店”,有人甚至将2011年称为移动互联网年.移动互联网的火爆,甚至让新浪、腾讯这些传统的互联网巨头感到紧张并加速布局.  相似文献   

19.
国家的现代化开启了新时代,电话和网络普及、农民工大潮、城乡差距缩小……种种因素造就了今天的互联网时代,冲击着传统乡村生活.与此同时,我们国家迎来了文化遗产时代,非遗保护逐渐进入常态化.互联网时代与文化遗产时代的相遇产生了一系列文化现象:文化物流、文化流变、文化融合、文化同质、文化衍生、文化功利……这些为非遗传承带来挑战.国家在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中不断实施新政策、新方案,尤其是文化部与教育部自2015年起开展的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计划,成为近几年非遗传承工作的重要举措.非遗传承与保护实践工作的推进,让我们思考互联网时代的传承该如何由文化自发转向文化自觉.大学非遗、社区非遗、少年非遗、海外非遗等传承的关键词,应当在这个传统与现代不断碰撞的时代引发我们的思考和实践.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时代,图像或影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影视、广告、动漫、网络、游戏等新媒介影响力越来越大,这对传统语言文化带来了深层冲击和全方位挑战,并催生了一种新型文化——视觉文化。美国文化学者尼古拉斯.米尔佐夫在《什么是视觉文化》一文中曾指出:"视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