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核心,也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只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才能打造一个山明水秀、天朗气清的美丽中国。  相似文献   

2.
在”五位一体”中,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不是平行的。生态文明是神态,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是形态。前者是纲,后者是常,我们需要将神融入形,纲贯穿常,合纵连横,潜移默化。  相似文献   

3.
在西方形形色色的生态理论当中,生态社会主义独树一帜,致力于生态原则和社会主义的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释当代环境危机,从而为克服人类生存困境寻找一条既能消除生态危机,又能实现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4.
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方略,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越是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矛盾突出的地方,越应清醒地认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重要资  相似文献   

5.
建设生态文明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其对我国当前和长远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生态修复学随着生态文明的建设,也将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6.
周明 《科技创业月刊》2014,27(5):137-139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方法,主要从人与自然、人与人和人与社会三个方面来阐述.当前,我国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在此背景下,中国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这一基本国策.为了缓解这一矛盾,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建设我国生态文明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明确生态文明建设内容的基础上,对生态理念文明建设、生态经济文明建设和生态制度文明建设的信息需求从所需信息的内容、质量、形式三方面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建设的路线图与制度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讨论了生态文明的内涵、核心及其与相关文明的关系,设计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思路、目标和路径选择,以达到发达国家的生态文明水平又不必重走他们的老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空间布局、减轻经济重量、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等重点,以及制定激励政策、利用市场机制、构筑良好氛围等政策建 议 。  相似文献   

9.
李得源  李彦青 《科技风》2015,(6):228+230
随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日渐成为威胁着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标志着旧的的工业文明开始走下坡路,生态文明将成为一种新的文明将之取缔,生态伦理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由于农村居民生态意识不强,个人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农村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重金属污染、草场退化、资源过度开采等问题越来越严重,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薄弱环节,因此在生态伦理建设中,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伦理建设的研究和实践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关于探索人类与自然的相互关系、追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以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理论和思想统称为生态文明思想。对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生态文明思想进行分类,归纳为三个主要流派:一是基于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良性互动的角度提出的生态文明思想;二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意识形态)的角度提出的生态文明思想;三是从国家战略实施的角度提出的生态现代化思想。最后,提出国际生态文明流派对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After hundreds of years of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and rapid development,hu-manity has reached a moment of crisis in its relationship with nature[1].To find be...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对地理图景进行框架设计,认为地理图景是以地学研究要素为对象,根据人地关系互动机理及重要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做出的一系列关于人地系统的合理展望,其目的是确立并保持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生态文明建设地理图景需要分要素、分阶段、分区域设计,其重要目的之一是达到区域发展的空间均衡,因此其设计是对区域发展空间均衡模型的扩展。不同区域地理图景的建设路径是有差异的,各区域将根据各自综合发展状态的具体特征设计不同的地理图景建设方案。当前学界在我国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的对标设计中,对联合国的相关指标体系参照较多,但相较而言,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指标体系参考价值更大;选定合适的对标对象,对科学合理设计我国地理图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建设在此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文章利用2012年以来中央相关部委出台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文件和相关研究文献,分析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的形成和演化特征,剖析了代表性创新制度的发展历程,预估了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走向。结果表明,从政策维度上看,生态文明制度可归纳为四大领域:绿色发展、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和综合类。其中,绿色发展类制度文件数量最多;从政策权能上看,发布单位以中央层面及多部委联合为主,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创新性生态文明制度大多都历经“探索—试点试验—总结与推广”的发展过程,不同制度间联系紧密,相互支撑,构成了极具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通过梳理发现,未来我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预期走向为:加强法律法规保障,强化制度间的高效协同,完善绿色低碳发展政策,加强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制度的评估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生态文明综合评价及环境、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生态文明理论为核心,以系统间耦合协调发展为导向,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建立了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三大子系统,12个要素,64个指标因子的生态文明综合评价体系,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系统间协调发展度的研究,从全国和省域两个尺度分析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规律。运用1990-2010年全国尺度的时序数据进行分析,表明21年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持续提高,环境与经济、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能力不断加强。以中国省域为对象,定量研究其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和协调发展度的空间分布规律,评价结果显示各省份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协调发展度基本呈现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的格局,但生态文明指数的空间分布状况并不完全符合东高西低的特征,并依据评价结果将中国31个省份划分为5个不同的发展类型,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小普仓 《西藏科技》2005,(11):31-32
本文试述宗教信念道德传统、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中国革命道德传统在历史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进一步阐述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应批判继承道德传统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6.
17.
构建特色资源植物的三产融合模式,是破解自然保护地和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生产、生活“三生”矛盾的重要途径。充分挖掘和利用我国特色资源植物油用牡丹、酿酒葡萄和芳香植物的优异性状,进行品种筛选、种植、采收加工、产品研发等技术集成。在自然保护地和生态脆弱区开展产业化示范,通过其产生的经济效益,使自然保护地和生态脆弱区人民的生活不再依赖于野生资源,实现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18.
19.
王敏晰  马宇  刘威  王亚杰  李新 《资源科学》2021,43(3):577-587
中国在资源、环境的约束下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策略之一,探索资源循环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耦合关系对资源生命周期内的环境治理和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资源循环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系统耦合机理,基于物质流分析方法和绿色发展指标构建两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中国2007—2017年两系统综合发展水平以及耦合协调程度。结果表明:(1)资源循环利用综合发展评价指数先降低后增长,2015年受国内外政策、市场环境影响达到峰值,生态文明建设综合发展评价指数呈上升趋势,政策作用效果显著,环境治理成效明显;(2)两系统的耦合协调优化趋势不明显,分为2007—2010年的耦合改善阶段、2011—2014年的耦合降低和2015—2017年的耦合改善阶段,主要影响因素是资源循环利用中资源的高投入、废弃物的高排放以及低水平的资源循环。应从控制资源投入和废物排放量的层面完善资源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相关法律制度,加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规范资源在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中的流动,进一步采取协调两系统的措施强化两者的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20.
论马克思的生态观与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爽 《大众科技》2013,(7):188-190
在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之后,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被重点提及,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文章通过对马克思经典巨著中生态观的回顾,介绍了马克思生态观的核心内容和十八大报告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精神,并分析了马克思生态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关系,说明了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马克思生态观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