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谢晶莹 《科教文汇》2008,(30):264-264
中国民族声乐,主要包括传统的戏曲、曲艺说唱和民间的民歌和带有这类风格的创作歌曲,如新民歌、新歌剧的演唱和西洋唱法民族化的演唱等。其形式繁多,内容丰富,风格迥异。中国民族声乐最早可追溯到远古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艺术事业蒸蒸日上,欣欣向荣,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迎来了一个万紫千红、百家争鸣的新气象。  相似文献   

2.
曲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近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传统曲艺艺术的复苏和重新繁荣与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不断加深逐渐形成了相辅相成的互动式发展,若能够以良好的策略发展,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改革中注重发挥传统曲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并将大学生较高的文化素质代入到传统曲艺的创作加工之中,必将实现二者的共赢发展,实现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3.
曲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近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传统曲艺艺术的复苏和重新繁荣与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不断加深逐渐形成了相辅相成的互动式发展,若能够以良好的策略发展,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改革中注重发挥传统曲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并将大学生较高的文化素质代入到传统曲艺的创作加工之中,必将实现二者的共赢发展,实现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4.
李佳 《科教文汇》2014,(3):225-226
义乌地方曲艺作为义乌最重要的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影响。随着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关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与时俱进的。怎么样搞活文化的发展,又如何让它们有序地传承下去,是我们应该考虑到的问题。义乌地方曲艺凝聚的是当地人民的智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本文将围绕义乌地方曲艺的保护措施及保护不足展开探讨,力求为义乌地方曲艺的发展和传播创造更多的可能性,让文化的命脉得到应有的传承。  相似文献   

5.
李佳 《科教文汇》2014,(9):225-226
义乌地方曲艺作为义乌最重要的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影响。随着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关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与时俱进的。怎么样搞活文化的发展,又如何让它们有序地传承下去,是我们应该考虑到的问题。义乌地方曲艺凝聚的是当地人民的智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本文将围绕义乌地方曲艺的保护措施及保护不足展开探讨,力求为义乌地方曲艺的发展和传播创造更多的可能性,让文化的命脉得到应有的传承。  相似文献   

6.
鼠来宝     
数来宝在影片中,3只花栗鼠成了人气"歌手"。而把本片翻译成《鼠来宝》,是和这3只可爱的家伙能说会道有关系。数来宝是中国传统曲艺的一种,它流行于北方各地。一人或两人说唱,用竹板打拍。最初艺人沿街说唱,都是见景生情,即兴编词。后进入小型游乐场所演出,说唱内容有所变化。部分艺人演唱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逐渐演变为快板书,与数来宝同时流行。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20,(17)
传统文化中的水墨元素彰显并传承华夏民族的哲学思想与文化韵味,本文主要结合国产动画《白蛇·缘起》影视创作为例,论述传统水墨元素在塑造动画意境表现出的传承与创新,也为促进现代语境下国产影视动画创作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地方传统戏曲艺术,是深扎于某一地区、某一民族风俗、文化的艺术样式,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根基。在现代化社会发展洪流中的民间曲艺,面临着形式和内容破坏、受众市场缩小、艺人生存等重重危机。文章将以传统艺术广西粤剧为例,分析新媒体背景下广西粤剧在传承和演变中,民间戏曲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对外传播的必要性,从传播学角度实证研究民间曲艺对外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9.
兰州鼓子是兰州地区特有的曲艺品种,历史上少有文字记载,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起关于它的起源一直存在几种不同的说法,有唐代说、宋元说、明清说等。本文梳理了四个主要时期出现的兰州鼓子的文献资料,认为兰州在丝绸之路上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得各地传入的说唱艺术融入本地音乐、方言等,不断吸收南北各民族的音乐元素,到宋代结合当时流行的说唱诸宫调定型,明清时又吸收了民歌小调和北京八角鼓的因素,近代发展到了高峰,后逐步衰落。  相似文献   

10.
李沅贞  许梅 《科技风》2022,(18):49-51+130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离不开人类实践活动,人类社会创新实践空间平台与网络、信息、虚拟现实空间愈发紧密。为更高效、广泛地传播文化,选择创新设计数字化技术手段,打造虚拟现实资源设计库。本文从研究意义、相关研究、信息技术分析等方向用虚拟现实技术对皮影戏文化遗产传承创作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沈勇 《大众科技》2013,(11):184-187
在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播传承和发展中,有所创新和突破,又不损伤其“根性”,是传播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艺术的深层次重大问题。《印象·刘三姐》旅游观光式传播模式、实景原生性传播模式、活态生活化传播模式和诗意化传播模式创新了传播生态,带来了民族文化艺术传播传承和发展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2.
张毅 《科教文汇》2013,(25):143-145
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历史悠久,素有"电影之父"的美称。中国皮影艺术的造型风格是其灵魂的重要外在体现。而观看方式的选择决定了"样式"。本文从观看方式的角度入手,对皮影造型艺术中的抽象表现形式,包括场景设计、人物造型、装饰纹样以及色彩等进行了分析,剖析了皮影造型的艺术特征和艺术成就。目的是希望能更好地总结其造型规律,了解中国民间工艺,更好地进行自我创作。  相似文献   

13.
赵海泉 《大众科技》2016,(3):142-144
彩调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广西优秀戏曲,曾经得到很好的传承与发展,但由于市场化的冲击,其传承和发展陷入了困境。"互联网+"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同时对传统行业的产品、市场、用户进行深度整合并重构传统商业形态和业态。在"互联网+"时代探索彩调传承与发展的新出路,构建"互联网+彩调"的新型传承与发展模式对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何定怡  陈颖 《科教文汇》2020,(11):151-154
2005年由"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所颁发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普查工作手册》,把口头文学细化为长诗、史诗、谚语、歌谣、神话、故事、传说、谜语八类别①。"民间文学"类非遗项目凝结了千百年来的民间智慧,本文通过该项目的传承背景分析、政策支撑、应用前景、教学实践等方面的分析,形成具有借鉴意义的可持续实施的德育课程研究。  相似文献   

15.
赵琳 《科教文汇》2013,(28):103-104
吸纳汉文化是日本文学的重要传统,而吸纳不代表单纯地模仿,日本文学在对汉文化的继承中,也体现出诸多的发展。《竹取物语》是在民间说话艺术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中,中国元素无处不在。以赫映姬的形象为例,可以更好地探讨作品中对汉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军  宋力 《科教文汇》2011,(22):156-156,161
现代艺术精神是古典艺术精神的承传与发展,要拓展现代艺术精神,需要对传统精神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本文概述中国古代画论的发展历程,并指出其中最具价值的部分。艺术家通过对中国古代画论的学习,将有助于在绘画中体现中国艺术的精神、反映中国美学的深厚传统。  相似文献   

17.
张湾湾 《科教文汇》2012,(1):144-145
民间美术是综合类大学的美术学院的学生应该修学的一门课程,而民间剪纸艺术是中国民间美术的一个重要的板块,通过剪纸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民间美术的内涵,同时结合手工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增加课程的趣味性。  相似文献   

18.
莫运晓 《科教文汇》2014,(2):159-159,162
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现状,通过中国四大民间传统艺术(泥人张、剪纸王、毛猴曹、面人汤)为例,可以看出:除了泥人张有稳步发展之外,其他三种民间工艺都面临着十分堪忧的局面。改变这种局面,要使中国民间传统艺术成为文化商品、文化消费,归纳起来,当前民间传统艺术的变化大致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民间传统艺术的形式和内容上出现了一定的变异和置换。其二,旅游发展将民间传统艺术推向表演舞台。其三,民间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多样化。  相似文献   

19.
姜金泽 《科教文汇》2012,(13):153-155
传统艺术造型元素作为构成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是一个连续体。从不同历史阶段的传统艺术造型所表现出来的共同特性看,中国传统艺术造型元素始终保持着相对的传承性。这种传承是一个衍生发展的过程,主要体现在形、意、神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庄英邦  李芹芹  胡晓雯 《科教文汇》2011,(29):165-166,169
安徽花鼓灯是我国汉族的一种民间歌舞艺术,主要流传于安徽皖北一带,她是沿淮人民在生活中所创造出来的,表达自己美好心理愿望的,适合当时历史背景的一种群众性自娱自乐的表演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所以对花鼓灯的歌舞艺术有了更高的希望和更新的追求。本文以花鼓灯中的"兰花"这一表演角色来探索花鼓灯艺术的形成和发展趋势,以及"兰花"表演艺术的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