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景山 《科学与管理》2007,27(2):106-107
我国劳动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高等学校作为事业单位除教育管理、教师及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外,其他各类用工适用劳动法,特别是学校后勤用工更应当按照《劳动法》的有关规定执行。目前高校在后勤临时工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有:劳动合同签订率低、未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临时工工资报酬、未按规定参加各项社会保险等。高校应从两方面积极做好后勤管理队伍建设和用工制度改革:对新引进的后勤管理和技术骨干实行人事代理制;对后勤各单位现在大量使用的工勤服务人员实行劳务派遣制。  相似文献   

2.
政策法规     
《科技创业月刊》2009,(8):59-59
商务部:加快农村市场体系建设 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国家将对农村劳动者技能培训实行实名制管理,中国残联:开办盲人按摩医疗所应具备七个条件,人保部:用工不签书面合同应向劳动者双倍支付工资  相似文献   

3.
劳动关系的形成与建立往往是以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签订劳动合同为前提和标志,但我国法律也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符合劳动关系的主体资格和实质要件,未按国家规定办理有关手续和签订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满后未续签劳动合同所形成的一种劳动关系可以认定为事实劳动关系。同样受我国劳动法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按照我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企业必须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同时必须按照有关规定缴纳社会保险。关于这两点,属于国家政策的强制性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执行。  相似文献   

5.
作为政府规制劳动力市场工资收入分配的唯一法定收入标准,最低工资是保障劳动者特别是低收入劳动者取得劳动报酬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家"提低、扩中、控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政策中"提低"的主要措施之一.本文以广州市低收入宏观数据及微观流动人口数据为例,立足于评估最低工资调整对劳动者"增收"和"保基本"的效果,旨在分析最低工资调整是否满足了劳动者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及对低收入群体增收效应的异质性差异如何.研究结果表明,最低工资标准基本能保障最底层收入家庭基本生活,并且最低工资对低收入群体工资存在正向效应,且对于男性、30岁以下、最低工资标准附近收入等组别的收入效果更为显著,同时存在对收入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6.
《软科学》2018,(3):84-88
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运用倾向匹配得分和倍差法有效控制样本选择偏误和内生性,以"两控区"政策这一准自然实验研究环境规制政策的就业和工资效应。结果显示,"两控区"政策对高排硫企业的就业都没有显著影响,而"两控区"政策对"两控区"及二氧化硫区内的高排硫企业工资的影响显著为负,对酸雨区高排硫企业的工资没有显著影响。因而得出对国有企业比重较高的二氧化硫区及"两控区"整体来讲,高排硫企业存在降低工资来维持现有就业的效应,这应该与国有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社会保障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7.
深圳特区建立已经整整四年了,四年来,与外商、港商签订各种协议三千零六项,计划投资二十亿美元,实际投入使用四亿七千五百万美元,与内地签订了近五百项联合办厂开店的协议,实际投入使用的资金二亿多元。办特区四年与办特区前三十年对比,工业总产值增长一点二倍;完成基建投资增长二十五点七八倍;社会商品零售额增长一点一九倍;财政收入增长二倍,外汇收入增长一点三倍,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深圳特区经济建设迅速发展,是努力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职务专利的归属立法关乎劳动者创造性的激励,对于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我国现行《专利法》,单位是职务专利的权利人;虽然该法律同时规定单位应当支付给发明、设计人一定的奖励或报酬,但对奖励和报酬的数额规定过低,这显然不利于劳动者创造性的激发。应当改革现有职务专利归属制度,综合平衡发明人利益、单位需求和专利效益最大化,赋予发明人部分专利权的同时,规定单位有发明人服务期间的排他使用权和发明人离职时的强制赎买权;同时,为了防止单位滥用自己作为雇主的优势地位损害发明人正当利益,应该对单位和发明人之间的约定加以限制。  相似文献   

9.
本案是一起劳动者持假文凭冒称专业人才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新类型案件。本案涉及的主要问题是劳动者是否存在欺诈行为,对该劳动合同无效所产生的法律后果。当事人双方各应承担何种责任。  相似文献   

10.
<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更多地是为了解决当前许多用人单位有法不依,甚至故意违法损害劳动者的权益这一具有相当普遍性和严重性的问题,加大了用人单位的违法成本,以促使用人单位依法行事.所以侵害劳动者权益越多的企业受到劳动合同法的冲击越大.在这一推理下,农民工的权益受到的侵害最大,其工作的许多企业受到的冲击也最大.违法成本增加,用工数量减少,势必影响农民工的就业.但不会影响就业大局,甚至还会因就业数量的缩减而缓和了当前存在的"农民荒"所带来的工资的上升对经济的压力.大学生群体虽说近年来就业有些困难,但原来"精英教育"制度下存在供不应求的就业局面,及其具有专业性人力资本等因素,劳动权益保障相对较好,又因为其工作单位存在的比较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又具有刚性及延续性,所以受到<劳动合同法>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