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7 毫秒
1.
陈官恪先生在《陈垣敦煌劫余录序》中指出: 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于此潮流者,谓之预流(借用佛教初果之名)。其未得预者,谓之未入流。此古今学术史之通义,非彼闭门造车之徒,所能同喻者也。敦煌学者,今日世界学术之新潮流也。  相似文献   

2.
从吐鲁番文书看敦煌文物及其地域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在敦煌莫高窟第十七窟(藏经洞)发现了大量文献以来,已经过去了一个世纪。几乎与敦煌文献发现的同时,人们还在其西面的吐鲁番发现了大量文书。但是,这些吐鲁番出土文书不是从石窟寺院发现的,而主要是从“阿斯塔那一哈拉和卓”古墓群的墓葬中发掘出来的。  相似文献   

3.
赵贞 《家教指南》2021,(4):154-158
《当代中国敦煌学研究(1949—2019)》是一部全面反映中国敦煌学研究成果的重要著作.该著融科学性和前沿性于一体,在对百余年来敦煌学发展历程的梳理、敦煌学理论的建构、敦煌学学术史的撰写以及未来敦煌学发展趋向的展望等方面,都有重要创获,对于当前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敦煌学研究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柴剑虹先生的<敦煌学与敦煌文化>一书,已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于2007年4月出版.全书除代自序外共收文47篇,约25万字. 本书除收入作者擅长的敦煌文学研究外,我认为最值得重视的是有关敦煌学术史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敦煌学博大精深,随着研究的深入,学科建设也在不断地细化。而敦煌文化研究这一综合性的分支学科虽有异军突起之势,但至今尚未正式定名并界定概念,因此有必要尽快确立这一分支学科,从文化的角度对整个敦煌文化进行总体的分析研究,这不论在理论思考上,还是在研究实践上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作家的现代敦煌文学叙事起自1970年代,产生了一批颇具影响力的作品。新世纪前后,甘肃作家冯玉雷的敦煌系列长篇小说以人类性的宏阔视角对敦煌这个巨大的文化意象进行了富有创造性的想象、解读与阐释,他对敦煌文化精神的探寻及其在叙事艺术上的探索与创新,实现了现代敦煌文学叙事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7.
国学大师饶宗颐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之后,以一人之力创立香港敦煌吐鲁番研究中心,身体力行促进海内外学者的交流合作,并发起主持多项大型研究项目,对学界贡献甚伟。唯由于该中心不求名利的低调踏实学风及独特的发展脉络,有关事迹至今不详,需要从有限的材料中梳理与该中心有关的发展历史。  相似文献   

8.
《敦煌吐鲁番文书与中古史研究》一书,是为庆祝朱雷先生八十华诞而编写的,39位知名学者为本书提供了41篇文章。本书虽成于众手,但由于作者们学术水平较高,所供稿件是各自研究领域内的精品,因此无论是论述的精深,还是新材料的引介、研究方面,均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此外,忆旧类文章也披露了朱雷先生不少鲜为人知的轶事。  相似文献   

9.
本文回顾了百年来敦煌戏曲研究的历程,指出孕育了举世闻名的敦煌学的敦煌莫高自成经洞,在百年风雨沧桑中同时培育与完善了敦煌文学学术体系,作为敦煌文学一分支的戏曲学研究亦应在新千年与新世纪中使之尽快成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敦煌书写     
敦煌之所以成为敦煌,是因为它是中亚东亚十字路口一个书写的地点,一个从事艺术的地点。敦煌用一千多年壁画,塑像,用羊皮卷,绸卷,纸卷,书写了人类历史上少见的持续性的艺术积累。敦煌书写的本质是艺术,因此它也以敦煌美术,敦煌歌舞,敦煌叙述,甚至敦煌旅游,敦煌重建等方式出现,围绕敦煌而出现的现当代艺术活动,可以说是第四次敦煌书写。这次书写不仅是在延续敦煌文化,而且使敦煌书写进入全球化的大环境,而冯玉雷的"敦煌小说"是这个第四次书写潮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1.
韩春平 《家教指南》2011,(5):119-122
敦煌学数字化工作已经开展多年,但其总体目标成果迄未定名,既有的名称数量较多,内含界定也多有歧异。评述了敦煌学数字化总体目标成果既有的名称及其内含,提出了新的名称——"敦煌学网",并主要从内容和功能两个层面对其内含进行了界定。  相似文献   

12.
陈垣先生是享誉海内外学术界的世界级学者。他在"发见时代",勇于利用敦煌所出新材料,开拓新领域,研究新问题,引领学术研究新潮流,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新成就。《敦煌劫余录》、《跋西凉户籍残卷》和《摩尼教入中国考》,就是陈垣先生利用敦煌新材料以研求问题的代表作。尤其是《敦煌劫余录》,更是敦煌学研究不可或缺之工具。他对于我国敦煌学研究的兴起和发展,实具有奠基和开创之功。  相似文献   

13.
秉承着传承、交融、创新的发展理念,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促进敦煌文化的现代复兴、推动多元文化深度融合、搭建东西方学术和文化交流平台、积极投身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敦煌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在"一带一路"、中华文化复兴、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等多重战略机遇和平台上高位求进、跨越发展,特别是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正式获批并永久落户敦煌,极大提升了敦煌的发展位势,为敦煌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无限活力、积蓄了强大能量。这次研讨会必将为推动敦煌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繁荣复兴而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敦煌石窟美术史》以文献的全面性与完整性、图像的系统性与丰富性、语言的逻辑性与准确性,写作的严谨性与学术性,实现了敦煌石窟美术史研究的横向拓展与纵向延伸,成为继松本荣一《敦煌画の研究》之后又一部"纪念碑性"的著作,标志了21世纪敦煌学与美术史研究的重要转折,其多重学术价值无疑将产生广泛与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当代敦煌题材小说涉及敦煌历史、敦煌遗书和艺术宝藏、敦煌民间传说等敦煌文化元素,大都融合情色、探险、悬疑、武侠、玄幻等通俗小说手法。在历史传奇小说中,习见的情节模式是爱情与战争的冲突,凸显梦幻传奇的敦煌形象。在现实题材小说中,敦煌呈现神圣化(寻梦之地、精神家园)与世俗化(生存环境和致富商机)两种截然不同的形象。敦煌题材小说人物涉及归义军节度使、外族公主、王道士、外国探险者、驼队、落第书生、诗人、画工、舞娘、当代艺术家和普通劳动者等。宏大叙事、个人化叙事和通俗叙事分别表现不同的主题。敦煌题材小说的文化内涵与人物本身的文化蕴含、敦煌学知识的应用、叙事方式、美学风格有关。近年来敦煌题材小说创作出现两大趋势:一是学理化、专业化;一是通俗化。敦煌题材小说创作存在模仿、跟风、重复性写作等不良倾向,暴露出创作主体的浮躁和独创性的缺乏。  相似文献   

16.
2021年9月24—25日,“敦煌论坛:‘一带一路’视野下的敦煌学研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2021年度理事会会议”在敦煌举办。会议从佛教艺术与考古研究、敦煌吐鲁番出土文物研究、宗教文化研究、少数民族研究和敦煌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等方面展开学术探讨,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交流总结学术经验,引发和带动学者对敦煌学研究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英国人巴慎思其人以及他盗取敦煌文物的始末经过,并为他1935年所拍摄的敦煌壁画照片资料编辑了目录。通过与伯希和及奥登堡等不同时期所拍敦煌石窟照片的比对,发现巴慎思这批照片的历史与考古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张涌泉新著《敦煌写本文献学》独树一帜,博大精深,提供了对中古时代写本文献认识和研究的基本路径。书中呈现出作者的深厚功力:对汉字演化史了然于心;对敦煌写本的书写特征非常熟悉;实现了与写手的沟通,极大地把握了写手的原意;对研究写本的相关文献亦格外谙熟。职是之故,作者认为所有研究敦煌文献的专业工作者均应将该书列为必读之作,以便提升自己的研究水准。文末有作者对敦煌文献中的六个口语词(色、唱、坐、臥、携、智量)的解读,或阐释其义,或提供佐证,亦可参阅。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背景下的敦煌艺术再生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敦煌艺术再生既是新的艺术品种和艺术流派的产生,又是经典艺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价值增值。敦煌艺术再生,既是艺术的再创造和文化的自我增值,是民族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化全球”的先声,同时也是经济文化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敦煌艺术的再生机制在于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艺术张力和人为的发掘提炼,以及市场运作。对敦煌艺术再生问题的研究应该从哲学、美学、宗教、门类艺术的不同角度,运用典型分析法展开。  相似文献   

20.
敦煌艺术再生既是新的艺术品种和艺术流派的产生,又是经典艺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价值增值。敦煌艺术再生,既是艺术的再创造和文化的自我增值,是民族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化全球”的先声,同时也是经济文化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敦煌艺术的再生机制在于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艺术张力和人为的发掘提炼,以及市场运作。对敦煌艺术再生问题的研究应该从哲学、美学、宗教.门类艺术的不同角度,运用典型分析法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