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抑郁症发病率高,病程反复,治疗难度大,值得引起广泛关注。目前抗抑郁治疗以西药为主,作用机制单一,患者需长期服药,治疗费用高,副作用大。而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疗效好,毒副作用小,治疗费用相对较低,患者依从性好。中医药治疗抑郁症临床上使用主要为中药内服和中医外治,中医外治包括针刺、艾灸、耳穴、穴位埋线、穴位贴敷、拔罐、刮痧等,文章就临床应用中药内服和中医外治治疗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
肛周脓肿患者手术后普遍存在手术切口出血、疼痛、水肿、分泌物过多、愈合时间长等一系列问题,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影响患者睡眠及精神状态。因此如何有效减少术后手术切口出血、缓解手术切口疼痛、减轻水肿、减少分泌物、缩短愈合时间成为影响患者术后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大量研究表明,患者术后给予中医外治等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术后手术切口出血、缓解手术切口疼痛、减轻水肿、减少分泌物、缩短愈合时间。文章基于肛周脓肿术后创面的中医外治护理文献,从中医辨证分型、术野局部处理等方面综述肛周脓肿术后的中医外治护理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肱骨外上髁炎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大多是因为不正确的运动姿势或者运动过度引起的以肘关节外侧疼痛为主的骨关节疾病。该病的临床表现以局部骨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为主,严重时往往影响患者的日常生理活动。随着中医外科学的发展,中医外治法在治疗各种疾病中得到广泛应用,且效果显著。同样在肱骨外上髁炎的治疗上也有着明显的治疗优势,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针刺、推拿、外用药物、以及民族特色医学等。文章通过检索近5年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的相关文章遴选出通过中医外治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文献,分析并做出总结。  相似文献   

4.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全身静脉均可发病,尤多见于下肢。文章通过整理中医外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文献,总结了中医外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方法,包括药物疗法、非药物疗法、综合疗法,探讨其特点和优势,以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提高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探讨中医外治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等数据库收集近10年来中医外治治疗原发性痛的相关文献整理并进行归纳;结果:发现中医外治在治疗原发性痛经中方法众多,但疗效大致相仿;结论:中医外治治疗原发性痛经虽然方法众多,但都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且毒副作用小,操作简便,易于推广使用。现将近10年中医外治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支气管哮喘的病因病机复杂多样,是临床上的常见的难治性疾病,近年来中医各家对哮喘发病机理的认识不断提高,相关治疗也很丰富。文章从中医对支气管哮喘的辨证论治及中医外治法等进行总结,提供新的治疗思路及方法,以期在临床治疗支气管哮喘中发挥中医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类风湿关节炎是常见的自身免疫病,病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给患者和社会都带来很大的负担.针灸、蜂针、蜡疗、穴位贴敷等中医外治法被证实有效,可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整体评分和长期预后,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文章通过回顾近年来常用的中医外治法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总结各外治法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医生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提供更多参考.  相似文献   

8.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由于其病因尚未明确,治疗比较棘手。中医称之为"痹症",中医外治对该病具有副作用小、疗效显著、疗法多样等优势,因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文章总结分析中医外治治疗RA临床疗效,为RA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其病死率高,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给个人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疾病负担。西医对于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治疗费用较高,长期应用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相比之下,中医外治法在治疗支气管哮喘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文章旨在就近10年来中医外治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农雅萍  兰蕾 《大众科技》2022,(3):82-85,71
近年来颈椎病的发病呈现上升趋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治疗方案也逐步增多,其中中医的外治法具有丰富性和灵活性的优势,可使用一种方案治疗、多种外治法治疗或者中西医联合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成果.文章研究近五年的中医外治法治疗颈椎病的现状并做出概括总结,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褚艾妮 《大众科技》2014,(6):133-134
文章通过收集整理近十年来中医药治疗性早熟单纯乳房早发育的进展和研究概况,得出结论为中医药治疗单纯乳房早发育的效果确实显著。其优点又在于无特殊不良反应。中医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采用各种有效方药、中成药和外治疗法,研究治疗上,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呈现着向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的趋势发展。为中医药防治性早熟研究的进一步标准化提供了理论的支持和起到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方如梦 《大众科技》2016,(7):101-103
目的:探讨中医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肝硬化腹水患者一般症状,临床疗效,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科住院病人70例,随机分为中医个性化心理护理组(38例)和普通护理组(32例)。其中中医个性化心理护理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仅给予中医个性化心理护理;常规护理组仅进行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分析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腹围、尿量、疗效,以及生活质量。结果:中医个性化心理护理可有效降低肝硬化腹水病人腹围、尿量,且中医个性化心理护理组的有效率和生活质量均高于普通护理组(均为P0.05)。结论:针对肝硬化腹水患者给予中医个性化心理护理,可有效提高疗效,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从科技管理视角对我国中医护理领域科研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检索2012-2021年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中医护理领域高被引文献,对所得2 028篇文献采用Excel及CiteSpace软件进行定量分析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近10年中医护理研究具有较高研究热度,但科研基金资助力度较小,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占比较低,高质量研究较少,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中医护理理论体系构建研究及干预性护理研究是近10年中医护理研究关注焦点及热点,穴位贴敷、生活质量作为热点被持续关注。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提高研究质量,完善激励政策、提高基金资助率、促进合作共研及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等措施,推动我国中医护理领域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医非药物疗法对癌症患者免疫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文  蒋筱 《大众科技》2014,(10):121-123
中医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里的"正气"指人体的抗病能力,相当于西医讲的人体免疫力,肿瘤疾病的发生发展在某种意义上是人体的"正气不足"所引起的,它是内因是决定性的因素。就"驱邪扶正"提高肿瘤患者的人体免疫力这一难题,传统中医的非药物疗法就有其"独到之处",其方法简便、价格低廉、主治广泛、疗效肯定、无毒副作用等优点,符合健康观念总体需求,也符合生物-心理-社会的现代医学模式。文章就此只论述三种疗法,情志疗法、音乐疗法和气功疗法。  相似文献   

15.
韦俐  罗本华 《大众科技》2013,(6):160-162,55
文章主要论述壮医针刺疗法的起源、发展、指导理论、特色的壮医针刺方式及临床广泛运用基础;并对比壮医针刺与中医针刺在起源、指导理论、治疗方法、治病原则、取穴方法、行针手法、针感等异同。提示壮医针刺是具有特色、疗效和发展前景的疗法,是中医针刺的重要补充,很有进一步挖掘和整理创新的必要。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临床及病理研究报道证实,中医药可以逆转或阻断胃癌癌前病变,使中药预防胃癌成为可能。文章从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实验模型研究、中医药治疗机制的研究以及分子水平研究方面论述了近10年来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医药在防治肝性脑病方面凸显出明显优势。为较全面的了解十几年来中医药在防治肝性脑病概况,文章收集了近十年左右相关的文献报道,通过归纳、分析、总结大量文献。先说明肝性脑病渊源,后分中医辨证论治、中药保留灌肠和其他复方治疗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较全面地了解肝性脑病中医药治疗近况。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高度重视中医药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与推广,已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中日两国的中医药文化交流历史悠久,在新形势下有效培养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日语人才,提高其对外传播中医文化的能力,对进一步推动两国中医药交流合作和中医药的传承创新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研究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日语人才培养的内部优势、外部机遇、内部劣势、外部威胁,探讨提高高等中医院校日语人才中医对外传播能力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9.
廖咸硕 《大众科技》2014,(10):124-125
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文章通过近几年来中医药在诊治慢性乙型肝炎的有关著作与文献资料的分析概括,阐述了慢性乙型肝炎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专方专药治疗,总结了中医药的临床治疗近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