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明末清初出现的才子佳人小说受古代小说的影响不很直接,相比之下受戏曲的影响更为明显。作为才子佳人题材戏曲的代表——《西厢记》,在人物设置、情节安排、语言运用、思想倾向、表达手段等诸多方面,对才子佳人小说的形成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小说与戏曲是一对独立而又统一的艺术整体。《聊斋志异》作为一部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自然会受到后代文人的不断改编,有的将之改成传奇,有的将之改为戏曲,尤其是把它改编为戏曲的,不仅数量可观,艺术水平也很高,基本上可以与原作媲美。小说和戏曲在语言上运用有一定的差别,小说的语言相对来说更具文学性,比较稳定,而戏曲的语言就显得更为通俗醒目、灵活多变,更能迎合大众的口味,因而无论是在上层社会还是在民间社会中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由小说《红楼梦》改编的戏曲的剧种之多是文学作品中比较罕见的。改编成戏曲后的《红楼梦》在保留原著神韵的基础上,在美学品格方面与小说有所区别,发挥了戏曲特有的长处,同时也改交了些许原著的美学特征,而原著的美学特征也影响着戏曲固有的美学观念。可以说《红楼梦》的戏曲与小说各有其独立的美学特征,同时又互相渗透。另外,改编成地方戏曲的《红楼梦》也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比较二者之不同:一、戏剧性与非戏剧性;二、再现性与表现性;三、中和团圆与悲切残缺;四、入乡随俗,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4.
元代宋梅洞的小说《娇红记》与明代孟称舜的戏曲传奇《娇红记》以其在各自领域取得的独特成就 ,赢得了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二记不仅本事相同 ,在人物情节、诗词说白等方面也都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 ,因此通过对这两种不同体裁《娇红记》的对比观照 ,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它们的成就与不足 ,走出单一研究《娇红记》小说或戏曲不可避免陷入的误区 ,从而能够重新给小说、戏曲以合理的定位  相似文献   

5.
小说与戏曲传奇同源共流,互相影响和交融,而且,它们都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各自的特点,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独特现象,因而对于中国小说发展与戏曲传奇发展来说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因此.研究小说、戏曲传奇之间的关系,是切合我国小说戏曲传奇现象之实际而又必要的研究.本文试以<娇红记>为例,通过对小说版和戏曲传奇版<娇红记>在心理描写、表现人物的情感两方面的分析,以此来探明小说与戏曲传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人们使用语言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中正确地选择语言体系中各种成分,组成话语来达到特定的目的,完成交际的任务。由此,以语言交际功能为依据而建立的功能修辞学就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小说和戏剧虽然同属文艺语体,但二者的言语形式不同。小说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塑造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广泛地多方面地反映社会生活。小说的语言是无声的文学语言。读者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将作家笔下的人物形象重现在自己的想象之中。小  相似文献   

7.
莫言的《檀香刑》和贾平凹的《秦腔》作为新世纪以来重要的长篇小说,与中国传统戏曲相互渗透、高度融合,显示了与地方戏曲的密切关联和深厚渊源。《檀香刑》是借鉴民间戏曲猫腔写小说的典范之作,《秦腔》的叙事也处处渗透着秦腔戏曲的影响。戏曲元素在两部小说中的具体表现各有不同,其影响下的小说深层结构也呈现出较大差异。作者之所以在小说中大量运用戏曲元素,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生命中具有深厚的戏曲情结,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把戏曲作为重塑精神故乡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8.
李渔不但在戏曲中令人发笑的科诨来构建他的戏曲中的喜剧性情境,而且把科诨引入小说之中,在小说中插科打诨,形成李渔小说独特的喜剧性品味。李渔小说的叙述语言大量运用科诨,具有笑话体的特色;善于抓住人物滑稽性的动作和语言,塑造喜剧性人物;熟练运用谐音、谚语、熟语,善于创造富有个性特色的科诨语言;科诨富有机趣、理趣和雅趣。  相似文献   

9.
古代小说和戏曲各自的概念均表现为纷乱庞杂。小说与经、史、诗歌、散文等不分;小说概念经过了从丛残小语到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故事的发展过程。戏曲概念与戏剧缠杂不清。尤其是小说与戏曲两者混杂的现象由来已久,这与通俗文学作品遭受歧视,小说与戏曲共同点甚多以及评论家的小说观有关。  相似文献   

10.
长篇小说《檀香刑》被看作是莫言在创作上的"民间性小说实践",在这部小说里莫言有意地把地方戏曲因素引入到小说中,通过戏曲中"独白"的方式安排人物的出场,并且根据不同的角色扮演,人物的独白语言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小说中的两位女性人物媚娘和钱夫人是民间和殿堂两种文化身份的代表,表现在语言上,话语的对立交织,使得人物形象更见鲜明。  相似文献   

11.
已故河北大学历史系李光璧教授生前曾收藏书目一册,现归天津师范学院。这本书目共四十七页,每页二面,是用解放前每家南纸店都出售的毛边二十行红格纸抄写的。书目无序跋题记、藏章署名、著录年月等,封面也是空白的。因缺名,所收又多为戏曲小说,姑称之为《缺名戏曲小说书目》。李先生何时,由何处得到的这一书目,已无可查考。  相似文献   

12.
八股文肇始于宋经义,形成于明洪武时期,完备于成化期间,盛行于清朝。从其产生到灭亡,前后共经历了五百多年的时间,对中国的文学特别是明清时期繁荣发展的戏曲小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时文为南曲”和“以时文为小说”是八股文对戏曲小说影响最为明显的表现,戏曲小说的发展也为八股文的创作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通过对八股文与戏曲小说关系的探讨,可看出八股文与戏曲小说之间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3.
《太原大学学报》2016,(2):50-54
孟称舜在创造戏曲《娇红记》时,对小说版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戏曲版相较于小说版在情节设置方面通过删改和扩充,使得剧情更紧凑,矛盾更丰富;在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塑造方面,同样进行了扬长避短的继承与修改,令戏曲版在保持原故事的整体脉络下,进一步彰显"情"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4.
明清以来,随着小说的繁盛,小说成为大众传播的一种方式。许多戏曲名著被改编为小说进行传播。《桃花扇》成为小说传播的对象,被改编为平话小说、演义小说和报刊连载历史小说等传播形态。小说传播丰富了《桃花扇》题材故事的艺术样式,使《桃花扇》故事进一步从文人群体走向民间。平话小说的传播形态改变了“桃花扇”故事的结尾,将悲剧意味消融于世俗中;历史演义小说的介入强化了“桃花扇”故事的史诗品格,增强了其忠君爱国的普泛思想;现代历史小说丰富了《桃花扇》故事的历史叙事,强化了历史与现实关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同生共长,彼此依托,关系密切,对此,古今不少学者都很关注。元末夏庭芝、陶宗仪在追溯元杂剧渊源时就有所涉及,清人焦循明确把唐人传奇视为戏曲的渊源,近现代学者王国维、蒋  相似文献   

16.
《幽明录》是南朝刘义庆所撰的一部重要志怪小说集。其中的婚恋题材小说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描写亦较为出色。根据作品中的女主人公身份的不同,可以将《幽明录》婚恋小说分为人神恋、人人恋、人妖恋三类。分析此类题材小说,对于全面理解《幽明录》以及我国古代爱情小说、杂剧戏曲等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娇红记》作为元代艺术成就较高的文言小说,具有两个突出的审美倾向,即戏剧化审美与悲剧性审美,而这两种审美倾向均与当时成熟的戏曲艺术的滋养有直接关系。对《娇红记》审美倾向的考察,充分说明了元代戏曲繁荣对当时小说创作产生了影响,小说创作对戏曲艺术给予了借鉴,同时也为研究戏曲艺术与小说创作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金圣叹的批评理论对后世影响很大,对其理论的研究也是层推不穷,本从艺术本质和个性特质出发,研究其小说与戏曲人物理论,阐述人物构成的高度集中是小说与戏曲人物塑造的共同手段,人物的类型化与个性化倾向是戏曲与小说人物理论的重要区别。  相似文献   

19.
民俗语言是广大民众用来表达思想并承载民间文化的口头习用语,《明清平话小说选》[1]中记录了一些民俗语言的史料,通过分析小说的民俗语言特色,来对小说语言背后的民俗进行文化解读。  相似文献   

20.
干宝的<搜神记>是六朝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在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对于后世中国文学的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尤其是对后世小说与戏曲的影响更大.文章主要从<搜神记>对晋代以后志怪小说的影响,对唐宋传奇、宋元话本及明代拟话本的影响,对长篇章回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对清代文言短篇小说<聊斋志异>的影响,对后世戏曲的影响等方面,略做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