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逆推法中的“逆推”指逆向演绎推理,简单的说就是从未知到已知的过程。由结论根据一定的依据。寻找所需的条件。从习题目标出发,逐步探索中间条件,以构成由习题条件到习题目标的推理链,称逆推法。从思维程序上看,从条件或原因去推得结论或结果是人们习惯的思维程序,称正向思维程序;而从结论或结果去寻找条件或原因是反常规的思维,称为逆向思维。逆推法属于逆向思维的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2.
逆推法中的“逆推”指逆向演绎推理,简单的说就是从未知到已知的过程。由结论根据一定的依据,寻找所需的条件。从习题目标出发,逐步探索中间条件,以构成由习题条件到习题目标的推理链,称逆推法:  相似文献   

3.
逆推法解题是针对那些从正面无法进行或者比较繁琐的题目,打破常规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出发,找到解题的关键.简单说就是从未知结果推到已知条件,或者从问题结论或结果去寻找关键条件逆向推倒的思维称为逆向思维.逆推法属于逆向思维的解题方法.在逆推法的解题过程中要注重分析问题的条件,问题的目标,问题的结构等等.  相似文献   

4.
正逆推法解题是针对那些从正面无法进行或者比较繁琐的题目,打破常规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出发,找到解题的关键.简单说就是从未知结果推到已知条件,或者从问题结论或结果去寻找关键条件逆向推倒的思维称为逆向思维.逆推法属于逆向思维的解题方法.在逆推法的解题过程中要注重分析问题的条件,问题的目标,问题的结构等等.逆推法的路线就是"欲知—  相似文献   

5.
<正> 解一般的物理习题,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但对于比较复杂的物理习题,逆推法便显示出它的优越性。实践也证明,这是一种易于学员接受和灵活运用的好办法。逆推法即从待求的结论入手,按照由未知条件联想已知条件,由后至前、反复运用判断,比较、推理等方法,逐步依据解题过程中每一物理过程成立所必须满足的条件,写出反映每步物理过程的规律式,不断地以已知条件代换未知条件,从而使未知的条件不断转化为由已知条件来描述,一直到待求的结论所需要的条件与题设条件(已知)相符合为止。逆推法解题的基本步骤为: 第一步:分析题意,找出待求结论。然后以此为出发点进行逆推,联想待求结论成立的条  相似文献   

6.
推理法     
林楚 《红领巾》2010,(9):29-29
竞赛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是互相联系的,我们可以从对条件和问题的分析推理中,找到解题方法,这就是推理法。从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出发逐步推出要解决的问题叫顺推法;  相似文献   

7.
解数学题的关键在于能否迅速找到正确的途径和方法。通常的思考方法有“一般”与“特殊”的思考,“综合”与“分析”的思考,“正面”与“反面”的思考等。本文试图从整体思考来探讨解题方法,它与上述思考方法不同,不是从问题的条件的局部元素着手考虑,而是全面考查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从问题的整体结构出发,探求解题的思路。下面通过一些实例,谈谈这种思考方法的表现形式。 一、把未知当已知,从条件的整体思考。 问题的已知与未知都是问题条件的整体,它们都是探索解题途径的重要依据,对它们应当同等看待,那种重视已知条件轻视未知条件,往往造成思路闭塞,须改进。  相似文献   

8.
不少高中学生为了提高解题能力而陷于茫茫题海之中,有些教师也热衷于“题海战术”,结果,费时耗力,收效不大,甚而至于思维僵化,遇到新类型习题仍不知所措。近几年来,我尝试了一种以掌握客观规律为宗旨,以传授基本解题思路为核心的“状态解析法”,收到了一定的成效。“状态解析法”摒弃了从“已知”出发推到“未知”或由“未知”逆推到“已知”的“数学思路”,而是从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入手,经过全面而有层次地分析对比,最后列出方程组,以“物理思路”来解题。实践证明,物理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  相似文献   

9.
在化学习题中,“现象”与“结论”、“已知”与“未知”之间的联系往往是隐蔽的。要求解题人去认真领会、全面分析,经过一番探索才能发现。解答化学习题无非是根据题意所提供的条件(或现象),进行分析、加工、变换、计算等步骤,求得正确答案。化学解题主要有以下四个环节:  相似文献   

10.
1 何谓分析综合法 众说周知,任何数学命题都是由“已知”(条件)和“未知”(结论)两部分组成,解答数学题,就本质而言,就是寻求命题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逻辑联系,即设法在“已知”(条件)与“未知”(结论)之间架起一座“桥”.为了架设这座“桥”,即找到解题思路,依据推理序列的方向不同,思考方法分为分析法和综合法.分析法是从结论人手,逐步寻求使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归结为已知条件,其特点是“执果索因”,即从“未知”想“需知”,逐步归向“已知”(条件).但已知条件往往起不到引导思维的作用.综合法是从已知条件出发,逐步推导已知条件的必要条件,直至得出所需的结论,其特点是“由因导果”,即从“已知”看“可知”,逐步推向“未知”(结论).但结论往往起不到目标指引的作用,没有目标意识.所以在实际解题中,常常需要联合运用分析法和综合法,即“分析综合法”,在“已知”(条件)与“未知”(结论)之间不断地双向选择“中途点”,架设起沟通“已知”(条件)与“未知”(结论)之间的桥梁,使我们能够顺利地由此岸(已知)到达彼岸(未知、结论).“分析”与“综合”二者彼此相反而又相互联系,因此分析中的综合与综合中的分析应贯穿于探索解题思路的整个思维过程中,他们相辅相成,辨证统一.  相似文献   

11.
现举例介绍一种逆向推理的方法,仅供同学们参考. 逆推法是指从未知到已知的过程.由结论根据一定的依据,寻找所需条件,或从实验题目标出发,逐步探索中间条件,以构成由实验题到实验题目标推理链,称逆推法.  相似文献   

12.
现举例介绍一种逆向推理的方法,仅供同学们参考。逆推法是指从未知到已知的过程。由结论根据一定的依据,寻找所需条件,或从实验题目标出发,逐步探索中间条件,以构成由实验题到实验题目标推理链,称逆推法。  相似文献   

13.
学生解题时常常误入歧途而不能自拔,最后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不外乎思维单调、片面,往往“一条道走到黑”,不善于扩展和转移。为此教师要教会学生掌握思路的基本形式及扩展方法,进行多向思维训练。一、思路的基本形式(串、并联法) 解题时要求由已知条件求出未知量来,从已知到未知(或从未知到已知)的中间的思维过程称为思维链,链的基本形式可分为串联和并联两种。所谓串(联)链就是根据因果关系从已知条件找到一个突破口,根据公式求出第一个中间量,再根据另一公式求出第二个中间量……最后直到求出未知量为止(如图1)。  相似文献   

14.
还原法     
周平健 《辅导员》2010,(3):27-28
有些数学问题,如果从已知条件出发向所求结果考虑,那么往往做起来很难。但转变一下角度“倒过来推”,即沿所求结果出发,向已知条件方向考虑,却会很容易得到答案。这样的解题方法叫做“还原法”。  相似文献   

15.
“分析法”的推理过程是从问题的结论(或待求的结论)出发向已知条件逆推的过程。具体的说,是在认真审题、分析题意的基础上,首先找出能直接回答题目中问题的“科学”规律或公式,观察这个公式中包括哪些新的未知量(实际题是中间变量),再列出与这几个中间未知量有关的“科学”公式,……按这样的逻辑思维顺序逐渐分析,推理下去直到待求的“科学”量全部可以用已知量表示为止。分析思路是从未知向已知分析,解题的过程是从已知向未知的顺序求解。  相似文献   

16.
“解题的成功要靠正确思路的选择,要靠从可以接近它的方向去攻击堡垒.”(波利亚语).这说明解题过程就是不断地将未知转化为已知的过程.而构造法的实质就是依据某些数学问题的条件或结论所具有的典型特征,用已知条件中的元素为“元件”,用已知的数学关系为“支架”,在思维中构造  相似文献   

17.
数学解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师几乎每天都要涉及解题教学问题.每位教师必须掌握解题教学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解题就是从未知到已知的转化.要实现这种转化,首先要认真审题,审题后,便进入解题的酝酿阶段,即思考解题途径,探索解题方法,拟定解题计划.怎样展开思路?就思维形式而言,可以概括为“由因导果”、“执果索因”和“分析综合”三种形式.1由因导果“由因导果”是将“已知”推演到“未知”的思维方法,称之为综合法.这是从问题的条件入手进行思考,一般说有三个思维层次:充分利用条件;善于转化条件;积极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8.
我们把数学解题过程的专业分析称为解题分析,主要包括解题思路的探求和解题过程的反思.“解题思路的探求”把“题”作为认识的对象,把“解”作为认识的目标,重点展示由已知条件到未知结论的沟通过程,说清怎样获得题目的答案,这早已为同行们所重视;而“解题过程的反思”则继续把解题活动(包括题目与初步解法)作为认识的对象,  相似文献   

19.
学生在解答数学问题时,需要明确数学习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无论是利用已知条件去求未知条件,还是利用逆向思维去寻找习题中的另外条件,都需要学生具备数学思维能力。初中生已经掌握一定基础的数学知识,且认知水平明显提升,那么在这一阶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将对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具有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20.
初等数学解题思维方法刍议吴贵生一、分析、综合法分析、综合法是寻求解题思路的基本方法,可以分为综合法、分析法、分析综合法三种。综合法是从已知条件入手,经过逐步推理,导出结论的一种解题思维方法,又称为“由因导果”法。分析法是从结论出发,逐步向已知条件靠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