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志达 《云南教育》2007,(9S):48-4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黄志达 《师道》2007,(1):28-29
什么是阅读?《语文课程标准》这样解释:阅读是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能够沟通人的心灵,使人得以与高尚的心灵对话,吸取人类精神文明的营养,丰富文化的积累,发展思维和智慧,接受美的熏陶,丰富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深刻地揭示了阅读教学的本质。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耍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显然,个性化阅读是新课标所大力倡导的阅读取向。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唤醒学生阅读的个洼化,发展他们的个注,让阅读成为个性张扬的舞台,让课堂成为生长个性的土壤。  相似文献   

5.
《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课程丰富的人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材料的反映又是多元的。”不同的学生阅读同一章产生不同感受和体验。语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自主阅读所产生“不同的感受和体验”——也就是尊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行为。传统的语阅读教学不珍视学生阅读实践中的个性化行为。一篇章,划分段落层次老师讲定了,人物形象老师分析定了……这样,老师的讲解分析代替了学生阅读实践主体意识活动。老师把自己的阅读体验强加于学生。  相似文献   

6.
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的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很显然,这段阅读教学建议是以发展学生个性为出发点与归宿点,倡导语文阅读教学走个性化阅读教学改革之路。如何有效地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呢?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相似文献   

8.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语文课程标准》是这样指出的。的确如此,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因为任何他人都无法替代阅读主体的阅读感受。个性的禀赋、素养,时代文化的差异,在阅读过程中会暴露无遗。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充分挖掘学生的阅读潜能,让学生在心灵深处产生震颤,进而进发个性阅读的火花。  相似文献   

9.
自从实施新课程以来,语文教学呼唤个性化阅读,已成为一股异常强劲的带雨的春潮。《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一句话指出了新课程改革后阅读教学的发展方向,即提倡个性化阅读教学。曾祥芹教授在《新课标的阅读学阐释》一文中指出:“这句话针对‘讲读’模式的流弊,提醒我们:阅读课虽然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群体阅读,但是群体阅读必须以个体阅读为基础,以发展读者个性为依归,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应注重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感悟.注重内心对文字的情感体验。阅读教学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正视学生的认知、体验、水平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引领个性化学习.努力为学生支撑展示个性的广阔天空.  相似文献   

11.
刘蠡寒 《教书育人》2007,(12):28-30
《语文课程标准》把发展学生的个性放在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阅读教学的建议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阅读目标更特别强调学生的个性感受和体验,这从“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旬”“做出自己的判断”等中小学中九个带有“自己”一词的表述中可见一斑。显然,《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阅读目标和阅读教学建议是以发展学生个性为出发点与归宿点,倡导语文阅读教学走个性化阅读教学之路的。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句话提醒我们:阅读教学必须以个体阅读为基础,以发展学生个性为归宿,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那么,如何在课堂中凸显以人为本,张扬学生的个性?  相似文献   

13.
陈龙标 《师道》2012,(6):33-3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但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仍习惯用自己的思维去“框定”学生的思维。用自己的观点去“统一”学生的观点。学生“读”教师之要“读”。“想”教师之所“想”,“答”教师之所“问”。这既违背学生阅读的基本规律,也与课标的要求背道而驰。 有鉴于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呼唤并大力落实学生个性化阅读实践。教学中,我们必须充分相信学生,不过多规范,不越俎代庖,要给学生自由的空间,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权利还给学生,关注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他们的多元理解。包容他们的奇思妙想,让学生的个性潜能得以张扬。  相似文献   

14.
王玲 《成才之路》2010,(9):I0017-I0018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大力倡导个性化阅读,在教学中搭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交流的平台.引导学生平等对话、自主发现、自主合作、自主探究,  相似文献   

15.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把从一大堆教学参考书中看到的对课文的理解、分析滔滔不绝地强灌给学生,或者把自己对课文“深刻”、“精辟”的个人理解自我炫耀式的或自我欣赏式的塞给学生。这些都是不负责任和危害严重的思想与行为,学生只能被动地去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说明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要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使学生在富于个性的阅读活动中发展阅读能力,强化阅读体验,感悟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水平。所谓学生个胜化阅读,是指学生个体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并与非认知因素互为影响的活动,存在着个体差异。它不仅是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的心理过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也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生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手段。网络逐渐走进课堂,传统的教学模式必然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而教师的中心任务不能只是简单机械的“传道”,而是教会学生适应时代需求、学会学习,教给学生在信息社会里获取、加工、分析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于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丰富的网络资源为语文教学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种个性化行为强调了学生是课堂阅读活动的主体,对话体现了阅读的本质是主体与文本之间精神交流的一种心智活动。我们的阅读教学就应把关注点从阅读客体(文章)向阅读主体(学生)转移,重视阅读主体的个性、价值观、审美能力和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致,让他们独立、充分、深入地与文本对话。  相似文献   

18.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句话深刻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实质。什么是个性?在心理学上界说为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语言和行为方式,是一种个人特质。那么对阅渎教学而言,个性化行为应怎样理解,怎样在阅读实践中体现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明确提出了个性化阅读的概念,最终使学生掌握自行阅读、自能阅读的方法技巧,形成个性化阅读行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个性化阅读?笔者作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但在传统语文教学中,缤纷多姿的文本内容被衍化为众口一词的结论,呼之欲出的艺术形象被定格为沉闷的概念。浑然一体的完美被人为肢解,阅读成了学生单纯的读书活动。阅读教学越来越多地表现为一种技法,体现不出应有的活力。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