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有渴望成功和被赏识的心理需要.当学生的这种心理得到满足时,就能引起积极的情感体验,但由于学生是千差万别的,他们的基础有好差之分,思维能力、理解水平、接受能力有快慢之别,因而教学目标的制订、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应与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和发展潜力相适应,把目标定位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内,真正使每个学生在学习中能"跳一跳,摘到桃子",分享到成功的喜悦,引发他们学习的自发性,鼓励他们"拾级而上".  相似文献   

2.
为成功而教     
人人都有成功的需要和期待,学生也不例外。在学习过程中,成功的体验可以强化积极的行为.使学习者情绪高涨、注意力集中,对知识的感受增强、记忆加深,而且还能唤醒学习者内在的力量.形成积极的心态,为继续成功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3.
增强生物课堂教学趣味性的策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趣味性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一事物,力求参与该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心理色彩的心理倾向.一个人一旦有了这种心理倾向,他就会主动、积极、执著地去探索,使学习获得明显的成效.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的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探究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兴趣可以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这对人的认识活动具有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师应非常重视兴趣在学生学习中的动力性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能促进学生全身心地、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知识的学习,特别是相互交流的活动中去.学生只有对学习知识感兴趣,学习才能成功.  相似文献   

4.
刘华 《教师》2014,(13):113-114
兴趣是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的动力,它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乐于学习的情绪体验,所以学生对某一学科有无兴趣至关重要。聋生由于听力残疾,在学习中只能用视觉感官教学内容,学习内容的掌握更大程度取决于兴趣。因此,课堂上全面有效地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运用成功体验原理促进体操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功体验是指个体在完成某项学习或活动后产生的一种自我满足的积极愉快的情绪状态。它有良好的后效功能:(1)可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促使个体的身心与客观环境保持平衡状态和增进健康。(2)认识了自己的力量和能力,从而增强自信心,提高动机水平。(3)为以后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提供了有利条件。 体操技术动作难度各异,具有一定危险性。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学习动作获得成功,会体验到自身的价值,产生一种自我满足和积极愉快的情绪感受;不断的失败,会表现出“自卑情结”的各种心理症状,觉得自己不如人,嫌恶竞争,倾向逃避,不但体验不到自我价值,反而会对学习产生畏惧心理,对成功持悲观态度。因此,运用成功体验原理,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使每个学生,特别是差生获得成功的机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他们的体操技能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可见,新课程非常关注学生的各种途径的体验.体验是由学生主体置于自己喜爱的能充分满足自身心理需求的情境活动中而激起的心理感受,是内心产生的,发自肺腑的.只有当学习者对内容情境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倾心投入,"人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行乎动静",进而达到心领神会的境界.笔者认为,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体验的途径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7.
“成功体验”原理与数学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功体验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取得成功后所产生的自我满足和积极愉快的情绪感受。学生学习时取得成功或失败,会在心理上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并且这种情绪体验会形成一种循环效应。在数学教学中,可以使每一位学生产生不同的心理体验,成功者会体验到自身的价值,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形成良性循环;失败者,不仅不能体验到自身价值,反而对数学学习产生畏惧心理,对学习逐渐失去信心,陷入恶性循环。教师的责任就在于捕捉有利时机,创造条件,把学生引导到良性循环这条轨道上来,让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学习的成绩。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成功体验”的教学尝试。  相似文献   

8.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心理体验。一般说来,凡能满足人的需要或符合人的愿望、观点的客观事物,就使人产生愉快、喜爱等肯定的情感体验;反之,就使人产生烦闷、厌恶等否定的情感体验。所以。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必然也会产生一些心理需要,如果能得到满足,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能得到提高,使其心理得到健康地发展,有利于开发和培养智力和能力。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是有感知、质疑、自尊、成功的需要以及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心理需要的。  相似文献   

9.
杨建花 《教学月刊》2003,(10):34-36
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设认为 ,语言输入必须通过情感过滤才有可能变成语言吸入 ,学习者的情感状态或态度 (如动机、自信心、焦虑 )介入语言习得的过程 ,直接影响语言习得所必须的输入。学生在最佳情感条件下 ,如动机强烈、自信心强、学习者个人焦虑程度适中 ,最容易产生真正的语言习得。可见 ,学习者的情感状态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以输入与互动假设为理论依据的任务型教学 ,提倡学生学习情绪的最优化。其教学方法 ,主张人人参与、小组合作、体验成功 ;在教学内容上 ,主张以有意义的、符合学生需要的、学生感兴趣的真实生活事…  相似文献   

10.
成功的体验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学实践证明,开放的教学情境,不仅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进而发现事物的某种规律,而且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使他们体验和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并通过这种体验激励其对知识的进一步探索,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一、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产生渴望成功的愿望。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相似文献   

11.
刘云 《教书育人》2000,(7):39-39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能使人增强信心 ,产生去争取更大成功的愿望。后进生之所以“后进” ,主要是由于他们在学校缺乏成功的体验。一次又一次不及格的分数 ,使他们不断遭受失败折磨 ,形成习惯性的“失败感” ,由此自暴自弃 ,在新的学习任务面前丧失了勇气和动力 ,甚至会对做人也失去信心。要矫治、转化后进生 ,首要的任务就是使他们也能品尝到成功的滋味 ,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从而抛弃自卑 ,增强自信心 ,把学校、家庭、社会对他们学习上的要求变成内在的学习需要 ,最终促使他们自我转化。为此 ,在教育实践中我作了如下一些有益…  相似文献   

12.
吉文虎 《教育革新》2009,(12):54-55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的动力。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乐于学习的情绪体验.因此学生对某一学科有无兴趣至关重要。如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呢?下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
新课改实施后,中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不仅包括语文知识的积累,还包括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下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探索,激发其学习语文的热情。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之后,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学习。所以,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心理体验,从心理上主动关心和鼓励学生,使他们能对语文学科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下面谈谈笔者在  相似文献   

14.
<正>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只有体验到成功快乐的学生,才能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才能激励他们不断产生对英语知识需求的渴望,从而在英语教学中不断地从成功走向成功。那么,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发现自我,发展自我,产生成功快乐的情绪体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形成持久学习英语的信念,才能使我们的英语教学更具有实效性。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让学生体验成功。  相似文献   

15.
杨时光 《考试周刊》2011,(80):118-119
英语学习过程不但需要语言材料的积累,而且需要语言技巧的不断提升。背诵作为学习英语的重要的学习方法更是在学习者的学习效果的增强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知识积累的过程中,某学习群体(如一个班级中)中不同学习个体会取得不同的学习效果,这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有着很大的关系。本文用认知心理学的原理,对学习者的"背诵过程"进行分析探讨,并就影响学习者的各种消极因素根据心理学原理提出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徐立玉 《成才之路》2009,(16):61-61
最成功的学习者是那些既有天赋又有极大学习动力的人。对于学习者来说(尤其是年幼的学习者),只有他感兴趣的东西,才会使他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动力。因此我们用“爱”促进教育,用“趣”构建教育模式,用“玩”组织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情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研究人员发现,学习者的情感状态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在学习活动中,兴趣是学习动机的最现实、最经常、最活跃的因素,它是产生注意的基础,是学习重要的内部动力。爱因斯坦说过: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杨振宁博士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当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时,便能产生强烈的参与情感,把学习当成一件快事,满怀信心地去探求新知,学习效率自然会提高。而兴趣又是以需要为基础的,需要是个体感到某种欠缺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十几年物理教学的一线经验告诉我,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创设物理问题情境,造就学生的心理期待感非常重要。至于成功的满足感则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和…  相似文献   

19.
孙影 《考试周刊》2011,(55):170-171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心理体验。一般来说,凡能满足人的需要、符合人的愿望、观点的客观事物,就使人产生愉快、喜爱等肯定的情感体验。在物理教学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情感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和质量。教师应充分挖掘学生内心的情感源泉,通过恰当的方法、途径,激起学生健康、积极的情绪体验,使他们能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  相似文献   

20.
沉浸式虚拟现实(Immersive Virtual Reality,IVR)凭借感官沉浸、漫游和操纵的技术特性,不仅能够支持学习者情境化学习,促进学习者具身认知,还可以提升学习者情感体验。可见,IVR具有帮助学习者实现知识迁移的巨大潜力。然而,目前有关IVR影响学习者知识迁移的实证研究还较少,并且已有研究仅从效果的角度探究IVR对学习者知识迁移的影响,并不能全面反映IVR影响学习者知识迁移的真实作用。为此,利用“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规律”IVR实验,采用准实验研究法,创新性地从效果和效率两个角度探究IVR对学习者概念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迁移的影响。研究发现:(1)相较于视频学习,IVR能够显著提高学习者概念性知识迁移效果,但未能显著提高其迁移效率;(2)IVR能够显著提高学习者程序性知识的迁移效果和迁移效率;(3)IVR能够显著提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包括自我效能感、内部动机和学习满意度,并且情感体验越积极越有助于促进知识迁移。上述研究发现将为IVR促进学习者知识迁移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