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杨保军 《新闻界》2020,(1):39-45
在当代中国新闻学研究的学科层面,实际存在着多种名称或概念(有些准确,有些模糊),诸如新闻学、党报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学)等,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但又互有区别。最基本的关系是:党报理论是中国特色新闻学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中国特色新闻学的理论立场和基本方法。因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就是以中国新闻现象、新闻活动特别是以"党媒"新闻宣传活动、新闻舆论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党报(党媒)理论为核心内容的新闻学。其中的"中国特色"是当代中国新闻学的特征描述,"社会主义"则是当代中国新闻学性质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与新闻学在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的价值取向上虽有相同之处,但重点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1918年,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发起创建北京大学新闻研究会(后改为“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这是中国第一个系统讲授并集体研究新闻学的团体,开创了中国新闻教育和新闻学研究的先河。蔡元培的新闻实践远不止集中在北大新闻学研究会,其新闻实践和新闻思想体系非常丰富,然而,正如美国科罗拉多州大学历史系教授魏定熙所说的那样,“蔡元培对于现代中国新闻学发展的贡献,尚未作为一个问题被整合进入其思想史中”。  相似文献   

3.
陈昌凤  虞鑫 《青年记者》2017,(25):66-69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与发展,各个学科领域都开始建构中国特色.特别是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普遍意义的学科体系”,并列举了11个学科,其中就包括“新闻学”.当中国特色新闻学成为一个学科热词、建设热点的时候,我们看到遍地开花的研究里,还有些基本问题需要廓清.我们认为中国特色新闻学是一个广义的学科指称,它有着其学科的基本架构,是一个体系,它是具有历史传承性与明确的传统方向的,它植根于中国的新闻实践,又指导实践的发展方向;它是有时间和空间纬度的,是当代中国的土壤里成长起来的.  相似文献   

4.
《新闻战线》第3期刊登张宁同志《加强对新闻版式的科学整理和研究》一文,引起了我极大兴趣。张文对“版式科学”的重要地位、重视整理研究的必要性及需要研究的领域,都作了精辟的论述,首次提出“新闻版式”的概念。在“此道无学”、未受重视的情况下,此文登高一呼,振聋发聩,读来颇受启发与鼓舞。本人有志于组版科学的研究,近来写就《试论中国报纸编排艺术——组版编辑学》一文,与张文探讨同一问题,都是主张整理和研究报纸组版艺术,在新闻学中创建一个重要学科分支——“版式科学”或曰“组版编辑学”。但两者提法与角度不同,现不揣浅陋,分述于下,以共同探讨。《新闻战线》如能就此展开讨论,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报纸组版学开道,将善莫大焉!首先,学科的命名问题。  相似文献   

5.
“红绿”融合发展,既“以红色精神引领绿色发展”,又“以绿色发展传承并弘扬红色精神”,“红绿”相辅相成,具有多层次的立体内涵,并与中国特色新闻学形成多层面的互构关系。在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的时代语境中,“红绿”融合发展这一具象性的核心议题,对传统农耕文明的复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的倡导和实践,为中国特色新闻学实现积极的视域融合,实现具有主体性的理论构建和话语构建提供了内生的实践动力和历史契机。同时,中国特色新闻学对“红绿”融合发展相关新闻传播舆论框架的构建,也应蕴涵在其重新阐扬中国文明传统视域,并把新闻传播融入中国社会主义历史发展逻辑的理论构建思维中。  相似文献   

6.
传媒视点     
《青年记者》2022,(2):4-5
<正>构建中国特色新闻学话语体系创新中国特色新闻学话语体系,打造易于为人们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是我国新闻学术界的当务之急。实现中国特色新闻学话语体系构建上的突破,创新中国特色新闻学研究思路非常关键。第一,比较中西新闻学话语体系差异。中国特色新闻学与“西方新闻学”在话语体系上有诸多差异。在功能定位上,中国特色新闻学强调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西方新闻学强调新闻媒体是“第四权力”;  相似文献   

7.
形塑于延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新闻传统,是独具特色的中国现代化道路及其新闻业最重要的历史遗产,也是新时代创设中国特色新闻学的恰当历史起点.这一新闻传统涉及观念形态、知识体系、道德伦理、组织建制、操作实践等丰富内容,形态完备,蕴涵深厚,理应提升到“新闻文化”的高度加以把握.本文认为,在既有的延安新闻学研究成果基础上,引入社会文化史的视野,从人类文明和新闻文化的高度来观照这段历史遗产,有助于打开新的研究领域和问题意识,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新闻学提供基础知识,乃至为中国特色新闻学构建某种“元理论”.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新闻传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理论建设相对滞后。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理论,是理论创新和指导实践的需要,是适应新闻传播格局和舆论生态深刻变革的需要,也是有效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需要。这一理论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实践,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理论基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丰富滋养,以国内外新闻学、传播学等理论成果为有益补充,重点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本质与作用、制度与控制、内容与导向、手段与功能、对象与需求、艺术与效果等方面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具有鲜明特色与独特内涵,构成了逻辑严密、自成一体、开放发展的完整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新闻界,无论是年岁大些的,还是青年,对穆青同志都是非常崇敬和爱戴的。我也怀着同样的心情。由于我长期在新华分社工作,过去主要是“远处看”的感觉;1992年调到总社新闻研究所以后,开始进入“近处看”的境地,且因从新闻研究的角度多了,自然增添了几分思索。特别是担负中国记协和新华社联办的“穆青新闻作品研讨会”筹备工作之后,我联系穆青同志半个多世纪的新闻生涯,重温他的一系列新闻作品和新闻学论述,一个认识油然而生:穆青同志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工作  相似文献   

10.
加快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的知识体系建构,关涉许多基本问题。其中,“建构立场”与“建构目标”是事关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出发点与归宿点的重要问题,具有特别的地位和意义。文章认为,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建构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基本理论立场;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是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过程中的根本价值立场。建构比较完备的、符合时代特点的(新闻学视野中的数字新闻时代)新闻学知识体系,是建构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基本学术目标。为新闻教育、新闻教学、科研实践服务,为新闻实践活动服务,为新兴环境中的新闻业发展服务,以新闻方式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发展服务,是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实践目标。  相似文献   

11.
2011年10月14日,首届中国发展新闻学论坛在成都召开.论坛设置三大讨论主题:“中国发展新闻学建设”、“中国现代化与新闻现代化”和“新媒体环境中传统媒体的发展”.围绕三大主题,参会学者分别探讨了中国发展新闻学的立论基础、研究领域、基本功能、新闻政策现代化、新闻报道现代化、新闻理论现代化以及媒介融合等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在丰富的新闻实践中,创立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新闻理论。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一部无产阶级新闻学,都是围绕“真实”这个中心建构并展开的。毛泽东在新闻真实性问题上有许多精辟论述,并作出了他独到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50年来,新闻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界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擂鼓助威,同时也推进了新闻事业的自身发展。繁荣的新闻事业,丰富的新闻实践,为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研究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闻理论研究与学术研究的成果丰硕喜人。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巳经确立与形成。繁茂的实践之树结出了饱满的理性之果。(一)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新闻理论来源于新闻实践,又能动地指…  相似文献   

14.
杨保军 《当代传播》2020,(2):19-23,36
在"是什么"的意义上,特色问题就是特殊问题,而特殊问题本身是普遍现象,即所有事物都有自身的特殊性和个别性。当代中国新闻学有自身的特色问题,即有自己的特殊问题、个别问题。特色问题主要根源于整体的中国实际,表现为当代中国新闻学是马克思主义性质的新闻学,"党媒"理论是其实际上的主体内容或"硬核",表现为当代中国新闻学的学术目标不仅在于揭示人类新闻活动的普遍规律,更在于探索中国新闻现象的特殊规律,构建当代中国新闻学的"三大体系"。需要注意的是,特色问题是历史性的问题,有些特色会褪色、淡化,有些特色会增色、浓化,有些特色会消失,有些特色会新生,因而,特色问题是需要持续关注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雷跃捷  王娜 《新闻战线》2022,(11):10-13
<正>习近平总书记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时代篇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工作实践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创新提供了最新成果,为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守正创新擘画了科学蓝图。  相似文献   

16.
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方针,不仅使我国经济充满了活力,使思想、理论、文化科技界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喜人局面,而且使许多各条战线上名不见经传、学历不高的“初出茅庐”者双手发痒,跃跃欲试,并且做出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就。在我们新闻界,不少生活在基层的年轻的编辑、记者、通讯员,也不满足于采写好新闻、好通讯、好评论了,对新闻学研究领域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些同志有一个困难,就是不知怎样写新闻学论文。本刊特在今年第三期发表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陈力丹的《怎样写新闻小论文》一文。这些同志还有一个顾虑,怕别人说自己是班门弄斧,不自量力。为了有助于消除这种顾虑,本刊从这期起,新辟“班门弄斧栏专”,给这些同志提供研究新闻学、施展才华的一块阵地。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曾对新华社记者说:“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门,这是我一生的主张,只有不怕在能者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才能不断进步。”华罗庚教授正是敢于“弄斧到班门”,才使自己从一个穷孩子成长为世界著名学者的。希望年轻的一代新闻工作者,发扬“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踊跃为这个新专栏赐稿,共同办好这个专栏,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而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②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2019,(6):17-29
2018年对于中国新闻学来说,是非常重要而特殊的一年。因为2018年不仅是中国新闻学研究诞辰百年的一年,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到新时代的一年。所以,站在今天,回顾中国新闻学的百年发展史,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简言之,即既可"承前",又可"启后"。"承前"是指,继承中国新闻学经过几代新闻报人与新闻学人的不懈努力与辛勤耕耘,历经理论孕育期(1834-1917)、奠基与多元发展期(1918-1948)、"苏联化"和政治化时期(1949-1977)、调整重建与发展繁荣期(1978-2017),从无到有,由术入道,从小到大,从自发到自觉,不断发展壮大,所形成的三种贯穿新闻学发展始终的研究传统:业界的实践新闻学研究传统、政治新闻学研究传统、学术新闻学研究传统";启后"是指,有望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谱写具有"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中国模式"、"中国特色"的新闻学。但中国新闻学要想在新时代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学模式,为人类文明贡献出"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则必须从现实中中国新闻学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历史上中国新闻学研究的学脉这两个维度出发,为中国新闻学理论研究找寻新的发展出路、方法,指明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闻学研究基金会首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于去年12月16日至18日在河北省承德市举行,中国新闻学研究基金会正式成立。成立中国新闻学研究基金会,是开展新闻学研究、培养高级新闻人才的需要,得到全国各地企业界的大力支持。基金会的成立,将对中国新闻事业和新闻学研究工作的发展作出贡献。代表大会通过了基金会章程和管理实施细则。章程规定,基金将用于奖励全国好新闻作品、优秀新闻学论著、优秀新闻研究工作者和新闻敎育工作者,资助新闻学术活动以及新闻学论著、新闻学术刋物的编辑出版。代表大会确定:中国新闻学会联合会会长胡绩伟任基金会主席,张文达等6同志任副主席,何光先任秘书长。  相似文献   

19.
南迅 《新闻记者》2003,(7):25-25
南京大学新闻系丁柏拴教授的两部新闻学新著 《中国新闻理论体系研究》、《中国当代理论新闻学》分别由新华出版社和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丁柏栓主编的《中国新闻理论体系研究》一书,是由他主持的教育部“九五”社科规划项目“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新闻理论体系”的最终研究成果,也是由他主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号召新闻工作者“学习、学习、再学习,深入、深入、再深入。”要学习的内容很多,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是必不可少的,而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与中国新闻工作实践相结合的就是毛泽东新闻思想,就是他奠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就是他培育的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毛泽东生前多次讲他是一个新闻记者,晚年说愿做报纸的专栏作家。在他的革命一生中,一直是把新闻工作作为指导革命运动的舆论工具,始终不渝地关怀和指导党的新闻事业的发展。在各个革命时期,他都根据当时的形势和任务,对新闻工作作过许多精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