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异乡与故乡     
离乡有多愁?思乡有多苦?美丽的新疆,雪山巍巍,草原广阔,蜿蜒的大路被数不清的绵羊占据。放学回家的路上,我经常见到羊群后面跟着牧羊人,手拿皮鞭抽打公路,皮鞭反弹回来,在空中发出啪的声响。这声音干脆而响亮,羊儿们闻声你追我赶地向前冲,几分钟工夫,羊群便过了马路。羊群消失在视线里,我才想起  相似文献   

2.
异乡与故乡     
离乡有多愁?思乡有多苦?美丽的新疆,雪山巍巍,草原广阔,蜿蜒的大路被数不清的绵羊占据。放学回家的路上,我经常见到羊群后面跟着牧羊人,手拿皮鞭抽打公路,皮鞭反弹网来,在空中发出“啪”的声响。  相似文献   

3.
苏童 《中学生百科》2023,(12):35-37
<正>十八岁离开家乡以前,我所去过的最远的一个城市就是南京,那是一次比较特别的旅行,不是为了游览,不是为了探亲,当时有来自全省的数百名中学生聚集在建邺路上的党校招待所里,参加一个大规模的中学生作文竞赛,那次竞赛我名落孙山。记得在返回苏州之前我们一大群人停留在火车站前的广场上,忽然发现玄武湖就在眼前,不知是谁第一个跑到了湖边,我们纷纷尾随过去,也不知是谁第一个在湖边开始洗手,  相似文献   

4.
异乡     
<正>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可怜今夜月,独照异乡人。”人在异乡常感孤独无依。“看人儿女大,为客岁年长。”异乡让人常思故人故乡。“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异乡让人常怀故土之事。世间最难的事,是不得已身处异乡,却只能自解、自处、自安。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可结合见闻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可联系现实谈自己的所思所感,也可紧扣材料主旨阐述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自我认同已经成为现代性语境中的根本问题。《秦尼巴克》描绘了一个社会构成复杂的“异”时空。在这样一个边疆“异”时空中,锡伯族戍边移民的自我认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对黑暗腐朽的中央政府,锡伯族移民表现出明显的不认同,基于此,锡伯族移民的国家认同意识也很薄弱。而对生活在边疆的其他国家的人来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却表现出对中国边疆的某种程度的认同。《秦尼巴克》提供了一个分析和认识多元化语境下自我认同复杂性的经典文本。  相似文献   

6.
异乡情怀     
第一次去上海,我只有16岁。小小的人儿,拖着皱巴巴的行李箱,站在上海火车站的人流里杲望。出站口挤满了前来接人的陌生人,我目睹着那些令人怅然又感念的重逢画面,第一次感受到了独处大城市带来的若有似无的孤独。那是我第一次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复赛,若是能拿一等奖,无论对梦想或是对今后的升学,都能有一个很好的交代。  相似文献   

7.
在异乡     
对面的房屋 黑默默的影 像休憩的大鸟 拢住 最后的光 今夜 月亮走了多久 走了多远 它会在何处 找到一块石头 坐在上面 痛哭一场 像迷失的月亮 就在对面的房屋前 我眼含热泪 抱住一棵大树 徒劳地摇 编辑/赵菱在异乡@夏余才~~  相似文献   

8.
异乡梦     
当温柔的海风拂过我的脸庞,当掺杂着海蛎子味的普通话滑过我的耳膜,我知道,家乡的那一片平原已如童话般离我远去,我必须坚强,因为"开弓没有回头箭"!  相似文献   

9.
异乡岁月     
王宇 《教学随笔》2010,(1):51-51
那是上辅导班住校生活最快乐的时光,上完晚自习,已是9:30了,我疲惫地走回宿舍,像面条似的躺在床铺上,一会儿就睡着了,幸好荣把我叫醒,“我说你这么快就睡着了,快起了。”说着把我拽了起来。“你给我唱首歌怎么样?”荣说,我一下子惊得坐了起来,差点把头磕到上铺。“你发什么神经,全世界都知道我唱歌的技术如狼嚎,怎么你——”“你就给我唱个,反正你也吃不了亏。”“当然要唱了,我们都听着。”慧也要来捣乱,我无奈地摇摇头,唱起来,“自由飞翔——”一下子可不得了,全宿舍都沸腾了,跟着唱……我想睡觉了,不料,上铺的雪儿,讲起了鬼故事。窗外的风呼呼地刮羞,忽然一阵风把窗帘掀起,吓得我们瑟瑟发抖,  相似文献   

10.
异乡听雨     
[文题]倾听,就是集中精力,开动脑筋,认真听取。一个谦虚好学的人,一个懂得善待他人的人,一个善于反省、自强不息的人,永远懂得倾听。倾听,是亲近自然的方式;倾听,是接受信息的渠道;倾听,是真诚沟通的桥梁;倾听,是净化心灵的艺术。倾听自然的声音,倾听美妙的音乐,倾听师长、朋友、同学真挚温暖的话语……我们共同在倾听中成长。请以"倾听"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11.
异乡女子     
为了省钱,我自作主张搬到了一个破l口的时候就有些后悔。不知是谁的吊带衫去住,走进弄堂从头顶的竹竿上飘落下来,  相似文献   

12.
异乡师生情     
在马站车岭小学读书的许多往事,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那是我将转回家乡上学的前一天。一个明媚的早晨,大客车载着同学们的喜悦和歌声,在公路上奔驰。我的心很激动,因为这是我和同学们最后共度的一次春游。  相似文献   

13.
异乡情怀     
"女孩子一定要多少怀揣些异乡情怀,把眼界打开,把世界放大,这样才会在生活中学会恬淡和释然。"第一次去上海,我只有16岁。小小的人儿,拖着皱巴巴的行李箱,站在上海火车站的人流里杲望。出站口挤满了前来接人的陌生人,我目睹着那些令人怅然又感念的重逢画面,第一次感受到了独处大城市带来的若有似无的孤独。那是我第一次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复赛,若是能拿一等奖,无论对梦想或是对今后的升学,都能有一个很好的交代。我心心念念  相似文献   

14.
15.
从异乡观和故乡观分开来说,杨慎的异乡观走过了由排斥、亲近、发现优点、天教异乡看美景到"并州故乡"化的思维进程,而故乡观只在怀念故乡的具化上有突出表现.分析杨慎故乡观沉重的原因,一是在处境上他被永远充军,回乡成为最后诉求;二是人格上趋向于坚毅执着的儒家人格.其"并州故乡"观的实质,是一种对既有的政治道德规范表示抗拒的类似归隐的态度.  相似文献   

16.
17.
异乡有朋友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出国自然更加需要朋友。可惜,我从来不是左右逢源的社交明星,尤其是进大学以来,如果把我和社交达人们放在一起对比,甚至可以考虑给我贴上"遗世独立"的标签。对于在洛杉矶的交换生  相似文献   

18.
校长每次开例会时都号召老师学习张建,因为张建每学期发表文章五十多篇,差不多每周刊出两篇。校长说:“同志们想过没有,张建为什么在教学上花的功夫不多,教学成绩却不比别人差?这说明他有‘巧’功夫,是真正依靠教研提高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19.
邢斌 《华章》2009,(10)
异乡想象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基本母题,其中不单包孕着写作者个体的生命体验,同时也潜蕴了其艺术取径和启蒙反思的复杂意味.冯至在其四十年代的<十四行集>、<山水>、<伍子胥>等作品中发展并置换了这一母题,从而展现了他对自身存在之意义、知识者身份和历史真实的多重想象.  相似文献   

20.
异乡的春节     
杜鹃 《神州学人》2007,(2):30-30
这个大年三十依然有些特别,远离家、远离父母,一个人在异乡,在德国小城弗莱堡度过。记忆中不在家过春节这是第二次。记得当初为了高考,孤身一人前往山东日照苦读,春节也是在那里度过的,在那个破陋的教室中我们还举办了联欢会,大家张灯结彩,淳朴的同学、微笑的我们,以及我心中那始终存在、挥之不去的想家的心情,至今仍叫人难以忘怀。那时珍珍还为我写了一首思念远方母亲的诗,记得好象是模仿余光中的《乡愁》,她那时候特别爱写诗,那些诗句也充满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