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借助AFS200自动流体驱替系统,通过室内实验模拟油藏开发过程中地层压力的变化,明确了地层压力下降、原油脱气过程中的驱油机制以及地层原油部分脱气后对水驱油的影响机制,分析了原油不同脱气程度下弹性驱、溶解气驱及水驱对驱油效率的贡献,获得了原油不同脱气程度下驱油效率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泡点压力下进行水驱,最终驱油效率最高;随着地层压力下降,地层原油脱气,压力下降幅度越大,脱气程度越严重,弹性溶解气驱油效率越高,后续水驱的驱油效率越低,最终驱油效率越低。提出了对溶解气油比较高的油藏应保持地层压力高于饱和压力进行开采的观点。研究结果对于高溶解气油比油藏的注水时机确定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套管气简介 在原油开采过程中,地层内的油、水、气混合流体通过采油装置被提送到地面,混合流体中的部分天然气进入油管与套管的环形空间,这部分天然气被称为套管气.当套管气产生的压力较高时,使动液面大幅下降,造成各类采油泵气蚀现象,会对原油生产产生较大影响,尤其是对电动潜油离心泵影响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3.
在超稠油注蒸汽驱油中,拥有驱动力、重力、毛管力这三种力,毛管力可以忽略,重力和蒸汽驱动力控制着蒸汽驱动原油的能力和蒸汽超覆的程度。驱泄复合开发即是利用这两种力共同作用下,将原油从地层中驱泄至生产井中采出。本文从驱泄复合受力和原油运动速度研究入手,通过分析推导出蒸汽腔前缘形态方程,可得到蒸汽腔前缘形态的重要影响因素,包括地层垂直渗透率和水平渗透率之比、原油粘度、注汽速度、孔隙度和含油饱和度,并通过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得到不同时间蒸汽前缘运移到不同位置的蒸汽腔发育形态,温场分布和剩余油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4.
引言油藏的开采,会造成地层压力下降,需注水保持油层压力,提高油田采收率。在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不同油田需注不同水。由于注入水与地层原油长期接触,其结果将引起地层原油物理性质发生变化。本文就是把不同含量、不同矿化度的水注入地层原油中,探讨注入水对地层原油泡点压力、气油比、体积系数及黏度等参数的影响及变化规律。这些变化规律,对于改进中、高含水期的开采技术及油田的调整、动态分析及水动力学的计算等都是不  相似文献   

5.
李明  刘杰  秦大伟 《内江科技》2012,(12):18-19
二氧化碳驱过程中,注入的低温液态CO2与地层岩石及储层流体存在传热作用,为了有效预测注气引起井筒的温度变化,需要对注气井筒传热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6.
草桥稠油粘度大、流动性差,同时为提高原油采收率,大量采用注降粘剂、CO驱等强化开采技术,导致采出液成分复杂,一次罐内原油乳化严重,增加了草南联脱水平稳运行的难度。通过优选高效原油破乳剂及最佳加药量,优化原油各项脱水工艺参数,实现平稳交油。  相似文献   

7.
油藏注水开发的水驱油效果主要取决于流体的组成和物理化学性质、储层的孔隙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流体在油藏中的流动状况。储层孔隙结构是影响驱油效果的重要因素。岩石表面的润湿性和油水粘度比对驱油效率也有重要影响。储层渗透率对驱油效率有较大的影响,渗透率较低的油层驱油效率较低,开发后期其剩余油饱和度必然高于高渗透油层,是剩余油富集区。  相似文献   

8.
根据胜利油田类型多,所处地质、地理位置不同,有的油田需注海水,有的油田需注黄河水,有的稠油油田则需注蒸汽水。由于注入水与地层原油长期接触,其结果将引起地层原油物理性质发生变化。本文通过将不同含量的海水、黄河水、蒸气水注入到地层原油中,分析了不同水量、不同水质对地层原油饱和压力、气油比、体积系数及粘度等参数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油田废水在经过处理合格后的水会回注到油井,处理后的废水质量达到相应标准且不会影响原油开采的效果。通过改进污水处理工艺,加强生化处理技术和反冲洗等污水处理工艺,得到了初步的成效,使水质有了很大的提高。600摄氏度以上的污水替代清水回灌薄油层,采用了热水驱油的方法提高了驱油效率。同时,根据热水驱油中水温较高的特点,对注水井进行工艺上的改进,以达到保温的目的。油田污水的深度治理和回用大大的促进了油田的开采。  相似文献   

10.
《内江科技》2018,(3):100-102
致密油藏是目前开发的热点,但由于其渗透率很低导致采收率一直不高。而CO_2驱是致密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方法,通过实验研究CO_2驱替对采收率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设计了多组实验,通过改变CO_2的速率改变其流态,实现不同的致密岩心的驱油效果,并运用流体在多孔介质中雷诺数对气体渗流流态进行判断,探究了非线性渗流过程中CO_2的注入速率、注入体积以及雷诺数等对致密油藏采收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顾庆宏  李兴  朱苏青 《内江科技》2008,29(3):118-119
本文介绍了江苏油田F14断块CO2混相驱现场试验实施情况,试验结果表明CO2混相驱有效地提高该块原油采收率。文中对试验现场取得的大量现场数据和资料进行对比,从该区块地质特征着手,对试验过程中该区块油井生产动态、产出物变化特点、CO2在油藏中的驱替特征进行了分析,为江苏油田CO2混相驱现场应用提供了大量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已开发的高含硫气藏井口气体中H_2S组分含量随开采时间增加而增加,为保障气田安全平稳生产,需要预测H_2S组分含量变化规律,并采取必要工艺措施。基于气体溶解度理论,明确了高含硫气藏井口气体中H_2S含量是随地层压力降低、由束缚水和侵入水释放而增大;根据流体相平衡和物质平衡理论,建立计算H_2S含量的数学模型,评价H_2S含量 2的变化规律;通过与H_2S含量实际分析数据的对比,验证了该数学模型和应用程序的可靠性,预测了气藏开发过程中H_2S含量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致密油藏注入气体组分对增油效果的影响,以长庆致密砂岩油藏为研究对象,采用孔渗相近的不同致密地层岩心,开展不同烃类气体驱替实验,探究不同天然气组分对增油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天然气组分的烃类气体驱替结果中,烃类气体C2+气驱采出程度高于烃类气驱-C1,并且烃类气体碳数越多,驱油效果越好。室内实验评价结果及认识对实际致密油藏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原油开采中,了解致密砂岩储层的物性主控因素,对做好油田地质勘探和原油开采具有重要作用。结合油田地质勘探实际,致密砂岩储层物性的主控因素主要与储层物性特征、储层岩石学特征有直接关系,同时,储层物性的主控因素还包括沉积微相、砂岩的岩矿组成、成岩作用等,了解这一特性,对掌握致密砂岩储层物性的特点和主控因素具有重要作用,以此为切入点,可以研究储层地层特点,掌握致密砂岩储层物性规律,为原油开采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5.
杨松 《内江科技》2009,30(1):101-101
本文开展了井下自生气复合泡沫技术研究,根据室内研究,在高温下引发剂迅速分解产生的CO2等气体,能扩大蒸汽扫油面积,降低原油粘度,提高注汽效果.  相似文献   

16.
胡慧莉 《内江科技》2011,32(8):101-101,125
针对井下作业过程中压井液接触地层造成地层伤害及注水井常规修井作业泄压时间长的问题,冀东油田采用不压井带压作业技术进行作业施工。该技术在冀东油田中深层、深层区块注水井中已成功应用42井次,省去了作业过程中压井、放压等工序,避免了使用压井液造成的地层污染,把对周围油井的影响降到最小,最大限度保持了油气层原始状态,节省了注入压井液和排放井内流体泄压的时间,有效缩短了施工周期,避免了能量的浪费,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修井成本。  相似文献   

17.
李一波  蒲万芬 《内江科技》2011,32(6):128+161-128,161
本文用PVT实验研究了阿尔及利亚某油田富气混相驱最小混相组成流体对地层油的膨胀性和降粘性[1]。在温度83.9℃,压力97.12kg/cm2以及温度83.9℃,压力110.16kg/cm2的地层条件下,随着混相流体溶解量的增加,地层油的体积系数大幅增加,地层油的粘度和密度也有较大幅度的降低,说明该混相气体具有非常强的膨胀地层油和增加地层油流动性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解析法,计算了目前地层中的残余热量;利用CMG数模软件,建立了全区较大型的热采模型,进行了蒸汽驱后常规水驱、不同温度热水驱、汽水交注注入、低干度连续汽驱及最佳开发方式下转注时机的优化设计,认为常规水驱或污水驱可以作为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经济有效的接替方式。  相似文献   

19.
吉林油田CO2驱块油井出来的流体中,除了有和别的油井一样的不同碳氢化合物的复杂混合物外,还含有大量的CO2,根据生产需要,要求采用既有良好分离效果,又有能对液体进行准确测量的分离器。而目前已有的立式翻斗分离器不仅分离效果不好,翻斗还容易被流体中的气体吹翻,使翻斗对液的测量不准确;两相三相分离器虽有良好的分离效果,但没有对液的计量功能。为了满足生产需求,我们研究适合液体计量组合结构和能够充分分离气液特点的计量分离器结构。  相似文献   

20.
腐蚀性气体对郝现联合站污水腐蚀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郝现联合站污水分析的基础上,在污水中定量引入硫化氢、二氧化碳、溶解氧气体,测定了污水中单一气体以及三种气体共存时对碳钢腐蚀的影响,从而找出了影响碳钢腐蚀的主要因素。当O2、H2S、CO2三种气体单独存在时,随着它们浓度的升高,腐蚀速率逐渐加大。在O2、H2S、CO2(O2≤1mg/L)三种气体共存的介质中,H2S、CO2对腐蚀的影响程度远大于O2。郝现联污水腐蚀的主要原因是CO2、HCO3-引起的酸性腐蚀,同时O2的存在也加速了CO2的腐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