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环境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客观条件,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各种可能性。优美的环境可以培养人健康向上、热爱祖国、追求真理、积极进取的高尚情操。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是培养造就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主要场所。孩子们每天生活在校园环境中,时时会受到学校环境的影响。因此,校园环境对学生来说,是不会说话的老师,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2.
在各种教育方式方法中,创设优美的校园环境,已引起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社会、家庭的重视。实践证明,优美的校园环境,对陶冶学生情操,规范学生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其他教育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江苏省中小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明确指出:“要创设符合学校特点的净化、绿化和美化的文明校园。”这就要求我们在学校管理中,不能忽视校园的环境管理。下面就美化校园环境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美化校园环境是学校管理的需要 学校管理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美育是塑造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一代的重要途径,它可以促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和谐的发展,而美化校园环境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优美的校园环境对德育有着道德教化的功能,对学生不道德行为有着无声的威慑力。美的东西最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刺激感官,从而直接打动人的心灵,使人得到一种内心的欣喜和满足,促使人们奋发向上。学生在美的熏陶中,逐渐形成美的心灵、美的语言、美的行为,从而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相似文献   

3.
校园环境是影响教师和学生心理导向的直接因素,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外历史上的教育家都很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教育家维多利诺认为:良好的学校环境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工作。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科学的发展,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越来越被广大的师生认同。  相似文献   

4.
校园环境是学校存在方式的总和。学校通过良好的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在培养、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引导、塑造、规范和陶冶功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5.
(一) 学生健康个性的培养,独立人格的塑造,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它的最终实现,单凭长期以来狭隘地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的传统模式是不行的,还必须依靠学校的文化建设,特别是学生个性发展的直接环境——校园环境的建设。不容置疑,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对学生个性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的重要因素,校园环境的优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校园环境是环绕并作用于人的物质与观念形态的客观现实,在相当程度上诱导、影响、丰富着学生的心理,制约着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完善。日本学者安藤  相似文献   

6.
校园环境的教育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园环境指的是校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它是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校园环境的优劣,对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校园环境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载体,它的教育功能是多方面的,它的表现形式也有非常显著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高等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典范,它应该具有与其教育功能相称的校园环境。校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部分。物质环境主要是由建筑物和“三化”(即绿化、美化、净化)两个部分组成。本文就高校“三化”建设谈点看  相似文献   

8.
学校的校园环境是学生学习、生活、休闲的重要的场所,也是培养学生的第二课堂,校园绿化工作和学校其他工作一样,担负着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高素质建设人才和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任。国家教育部明确指出:“学校要搞好绿化,是办好学校培养人才的一项不可缺少的任务。”所以,校园绿化工作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窗口和缩影,对于促进学校精神文明是有重要作用。因此,只有加大对校园建设的投入美化校园环境,才能做到环境育人。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我校本着“以人为本”“以德治校”的原则,以“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没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以胡锦涛的讲话为准则.以环保教育为突破口,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学科德育目标为准绳,以课外教学活动为载体。发挥各个学科的功能.渗透和贯穿德育教育,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和各项活动中,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最终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社会主义的创新型人才。囚此,我校以现代的教育思想创没了校园环境,从而使校园成为一种潜在课程。并开发和利用这一资源,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滕,全面发展。因为环境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人的发展方向和速度。环境的教育是隐性的.其效应是长远的.对人的个性的形成与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整洁优美的校容,是潜移默化的管理力量。要让校园内的一水一石,一草一木都为育人开口说话。”为此,我们不断加大绿化美化资金的投入,积极改善校园环境。到目前为止,学校环境已实现立体教育化,受到了原国家教委师范司的表彰。并获“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1.启动环境陶冶功能,突出师范教育特点人创造了环境,环境影响着人。环境的育人功能主要表现在它的潜移默化、暗示性、渗透性和人们的耳濡目染上,它与学校课堂教学有着殊途同归的教育功能。生活在校园之中的人,其思想观念、品德修养、行为习惯无不受到校园环境的熏陶和影响。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等院校是培养和造就各种专业人才的场所。对培养教育的学生来说,学校环境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因素,它的优劣对学生具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学校环境因素很多,其中国林环境是重要的因素之一。一所出色的学校,其园林艺术必有它的独到之处。本文就校园环境以及其功能作如下浅述。一、高校园林环境的基本构成从一般意义上讲,环境是人赖在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它既具有广泛性,又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就广义上讲,环境是人生活于其中,能影响人的一切外部条件的综合,它包括人与周围环境所接触到的一切事物。就狭义上讲,环境又总是相对于…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校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方向和质量。良好的校园环境是一部立体、多彩,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具有奇特的感染力、约束力,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因此,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对教育学生具有重要作用。 一、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摇篮,在学习和生活中,他们需要有一种和谐的氛围,有一种愉快的心情和舒心的感觉。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很好地接受教有,才能得到锻炼和成长。这就需要学校加强环境建设,优化育人环境。我校在校…  相似文献   

13.
突出特色 创建人文化的校园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葫芦岛市第三实验小学坐落于龙港区宏业都市花园附近,拥有30个教学班、1500多名学生、88名教职员工,是一所仅有两年校史、充满活力的实验小学。高尔基曾说过:“未来的教育学是美的教育学。一个美的教育环境,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创造力和吸引力的无声教科书。”那么,如何写好这部教科书,如何实现学校的“高标准起步,高目标发展”的双高目标?为此,我们把校园环境建设放在了学校发展的首要位置,确定了以环境建设为突破口,提高校园的文化品位,让孩子们在优美的环境中受到理想的激励、情操的陶冶、智慧的启迪和心灵的美化的目标。经过深人思考,我们从全方位、立体化的角度,以“赋予硬件以生命,赋予软件以灵魂”为理念,构建了学校环境文化建设的四大板块,即:“学校之魂”“读书之乐”“科学之光”和“教师之声”。我们以这四个板块为校园环境教育的载体,进而实施“熏陶和培养健康的情感;形成和提升审美的情趣;渗透和传播文化知识;同化和演变人格内涵”的校园环境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4.
论校园环境建设的美育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环境建设是实现学校环境育人功能的基本途径,也是学校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搞好校园环境建设首先要提高认识,树立美育感化的观念,使校园建设中体现出一定的美学思想和美育思想,以便培养学生积极的价值观念,为学校教育的全面发展提供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5.
学校环境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学校所营造的宽松、民主的氛围,以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道德发展的需要,并且以学生自主、自觉为前提的校园环境。主要包括管理民主环境,校园文化环境、活动交往环境、自我评价环境和心理环境。1.管理民主环境与学生道德发展(1)管理民主环境体现在学校培养的目标上。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就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学校要建立科学、完整的目标体系,就必须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价值追求。在目标的实现上,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大目…  相似文献   

16.
在高校的育人体系中,不仅要有“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和“管理育人”,“环境育人”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塑造人。”校园环境是一种无声的、特殊的教育课堂,是重要的育人环境之一。良好的校园环境,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规范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具有其他教育形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国家教委1992年6月颁发的《中小学校园环境管理的暂行规定》中指出:“学校是教职工和学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应做到环境整洁优美,风气积极向上,设施完好,秩序正常,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因此,进行校园环境建设,优化育人环境,有利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初中植物学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植物  相似文献   

18.
韩大勇  高虎 《天津教育》2013,(13):68-69
刚才,在走进一楼的大厅时,我们看到墙上写着“以教育之大气成就学生之大器”,您能解释一下它的含义吗?“以教育之大气成就学生之大器”是我们的核心教育价值观。以“办大气的学校”培养造就“人文与科学素养兼备的未来社会大器之才”是我们的办学目标。“大气的学校”,就是要具有高远的教育理想、开阔的办学思路和办学视野、博大的教育气度,着眼学校长远发展和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追求,形成民主、开放、包容的办学风格,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学术氛围,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校园生活,高雅的校园环境等。  相似文献   

19.
环境育人美在其中──北京师大附中的校园环境建设校园环境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因素,它时时处处,无孔不入地对学生的思想、情操、行为、习惯起着熏陶、渗透和影响的作用。学校应当有意识地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并且根据校园环境育人的功能和特点,充分发挥其育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校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方向和质量。良好的校园环境是一部立体、多彩,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具有奇特的感染力、约束力,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因此,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对教育学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