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函数的表达式判定其在坐标系中的几何特性是中学生的学习难点之一.现行高中教材里在介绍到反函数部分时,也就只证明了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图像关于直线y=x对称.本文介绍另一个更具有启发性的一种证法,并沿着其思想方法探索出一般函数y=f(x)关于直线y=-x对称的函数表达式是y=-f-1(-x),最后用代数方法推出关于更一般的直线y=kx+p对称的函数表达式.  相似文献   

2.
请先看下面的例子 :例 1 设函数 y =f(x)定义在R上 ,则函数 y=f( 1 -x)与 y=f( 1 +x)的图象关于 (   )(A)直线 y=0对称(B)直线x=0对称(C)直线 y =1对称(D)直线x=1对称学生往往容易错选D .什么原因呢 ?显然 ,学生将本题混同于下面的问题 :例 2 设 y=f(x)是定义在R上的函数 ,若 f( 1 -x) =f( 1 +x) ,则函数 y =f(x)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在这类问题上产生混淆的现象还很多 ,为此 ,笔者对这类对称问题剖析如下 ,供参考 .探讨函数图象的这类对称问题 ,首先应分清研究对象 ,是讨论某一个函数图象自身的对称问题…  相似文献   

3.
如何求曲线关于直线对称的方程呢 ?我们认为从曲线关于直线对称的本质出发 ,巧用平移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求曲线关于直线对称的方程 ,是解决该类问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下面举例说明 .一、巧设平移变换求曲线关于直线对称的方程 .例 1 求曲线C :3x2 y2 =4关于直线L :y=x 2对称的方程 .解 :设要求的曲线上任意一点M (x ,y) ,它关于L对称点为M′ ,令变换 :x′=x 2y′=y 则在该变换下 :M的坐标变成M(x′-2 ,y′) ,L的方程变成 :y′ =x′点 ,(a ,b)关于直线y =x对称的点为 (b ,a) ,∴M′的坐标为 (y′ -2 ,x…  相似文献   

4.
函数y=f(x)(设它有反函数)和它的反函数y=f-1(x),以及对换x、y之前的反函数形式x=f-1(y)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一直有很多同学含糊不清,本文简单归纳如下:1.从方程观点看,y=f(x)与x=f-1(y)是两个同解方程,而y=f(x)与y...  相似文献   

5.
在讨论求函数的值域时 ,有些书上介绍了一种方法 ,即所谓的“反函数法” .例如 [1]介绍“反函数法”如下 :如果函数 f(x)存在反函数x =f-1(y) ,则x =f-1(y)的定义域就是函数 y=f(x)的值域 .例 1 求函数 y=1(1-x) (1- 2x) 的值域 .解 由函数 y =1(1-x) (1- 2x) ,解得x =3y± y2 +8y4 y .其定义域由 y2 +8y≥ 0 ,且 y≠ 0确定 ,所以 ,y=1(1-x) (1- 2x) 的值域是……我们认为 ,“反函数法”作为一种求函数值域的方法是不成立的 .从映射的观点看 ,一个函数包含三个要素 :数集A、B ,以及从A到B的对应法则 f :…  相似文献   

6.
黄树财 《丽水学院学报》2001,23(5):52-53,58
对称性是函数图像的重要特性之一 ,一方面学生难于理解 ,另一方面高考和高中会考中频繁出现。其对称性试题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解几中点对称问题 ;二是函数图像的对称问题。而现行高中数学课本中关于对称性的结论主要有 :(1)奇函数的图像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图形 ;偶函数的图像关于 y轴成轴对称图形 ;(2 )函数 y =f(x)的图像和它的反函数 y =f-1(x)的图像关于直线 y =x对称等。从历年高考和高中会考的试题来看 ,难度要比教材中出现的题要稍难一点。能否给出几个一般性的结论 ?回答是肯定的。笔者给出了一般性的几个命题 ,供同行参…  相似文献   

7.
《中学数学杂志》2 0 0 1年第 6期《曲线的运动与变换》一文中有一个结论是 :“函数y =f(x)定义在R上 ,则函数 y =f(ωx A)与y=f(B-ωx)的图象关于直线x =B-A2 对称” .我认为 ,函数 y= f(ωx A)与 y =f(B -ωx)的图象关于直线x= B-A2ω 对称 .事实上 ,若点M(x0 ,y0 )是函数 y =f(ωx A)图象上任意一点 ,则 y0 =f(ωx0 A) .设点M关于直线x =B-A2ω 的对称点为N(x′,y′) ,则有x0 x′2 =B-A2ωy0 =y′ x′=B -Aω -x0 ,y′=y0因为 f(B -ωx′) =f[B-ω(B-Aω -x0 ) ] =…  相似文献   

8.
不少同学在学习函数时 ,由于不了解定义域对函数性质的影响 ,因而不太注意定义域 .本文讨论定义域和反函数存在的关系 .课本是这样给出反函数的概念的 :一般地 ,函数 y =f(x) (x∈A)中设它的值域为C ,我们根据这个函数中x、y的关系 ,用 y把x表示出 ,得到x=φ(y) ,如果对于 y在C中的任何一个值 ,通过x =φ(y) ,x在A中都有唯一的值和它对应 ,那么x=φ(y)就表示 y是自变量 ,x是自变量 y的函数 ,这样的函数x= φ(y) (y∈C)叫做函数y=f(x) (x∈A)的反函数 ,记作x =f- 1 (y) ,习惯写为y =f- 1 (x) .y=f(…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的高考、会考试题都考查到对称性问题 .对称性问题从曲线角度分为曲线自身的对称与两曲线之间的对称 ;从点的角度分为点关于点的对称与点关于直线的对称(曲线关于直线、点对称可转化为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关于点的对称 ) .一、几个结论(1 )点A(x0 ,y0 )关于P(a ,b)对称点A′的坐标为 (2a-x0 ,2b-y0 ) .(2 )点A(x0 ,y0 )关于直线l:ax+by+c=0 (其中|a| =1 ,|b| =1 )对称点A′(x0 ′,y0 ′)的坐标满足x0 ′=-by0 -ca ,y0 ′=-ax0 -cb .(3 )函数 y =f(a+mx)与函数 y=f(b-mx) (a、b、…  相似文献   

10.
20 0 2年高考数学试题的解法灵活多样 ,丰富多彩 .其中许多试题不需动笔就能一望而解 ,答案一见得知 .1 活用性质例 1 函数y =2x1 x,x∈ (-1 , ∞ )图像与其反函数图像的交点坐标为 .解 利用性质“函数y=f(x)的图像和它的反函数y=f-1(x)的图像关于直线y=x对称” ,易知两函数图像若有交点 ,则交点必在对称轴y=x上 ,那么由y=2x1 x=x(x>-1 )即得x=0或x =1 ,从而y=0或y=1 ,故交点坐标为 (0 ,0 ) ,(1 ,1 ) .2 逆向思考例 2 函数y =ax 在 [0 ,1 ]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和为 3 ,则a =.简析 :反过来考虑 ,易知 ,函…  相似文献   

11.
由奇函数、偶函数的图象定理知 :若f( -x) =-f(x) ,则函数f(x)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若 f( -x) =f(x) ,则函数 f(x)的图象关于 y轴对称 .下面我们研究此结论的推广情况 .1 若 f(a -x) =-f(a+x) ,则函数f(x)的图象关于点 (a ,0 )对称 ;2 若 f( -x) =2a -f(x) ,则函数f(x)的图象关于点 ( 0 ,a)对称 ;3 若f(a-x) =f(a +x) ,则函数f(x)的图象关于直线x =a对称证明  1 由 f(a-x) =-f(a +x)得 ,函数f(a+x)是奇函数 ,从而函数 f(a+x)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由此得函数f(x)的图象关于点 (a …  相似文献   

12.
直线方程x0x/a^2+y0y/b^2=1的几何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 [1]给出了直线方程x0 x y0 y =r2 的三种几何意义 .笔者认为直线方程 x0 xa2 y0 yb2 =1也有类似的几何意义 .先求经过椭圆 x2a2 y2b2 =1(a >0 ,b >0 )上一点P(x0 ,y0 )的切线方程 .设切线的斜率为k ,则其方程为y - y0 =k(x -x0 )或y=k(x -x0 ) y0 .将y的表达式代入椭圆方程 ,得x2a2 [k(x -x0 ) y0 ] 2b2 =1.化简并整理为x的二次方程就是(b2 a2 k2 )x2 - 2a2 k(kx0 - y0 )x a2 (kx0 -y0 ) 2 -a2 b2 =0 .  由于点P(x0 ,y0 )是切点 ,所以x0 是这个方程的二重实…  相似文献   

13.
在涉及反函数的一些问题中 ,有时不求反函数 ,反而可以更准确更快捷地解题 .一、求值例 1 若f(x) =3x-4 ,则f- 1 ( 2 ) =.解 设f- 1 ( 2 ) =a ,则f(a) =2 ,即3a-4 =2 ,a=2 ,∴f- 1 ( 2 ) =2 .例 2 已知f(x) =x2 (x≥ 1) ,又f- 1 (m)= 4,则m =.分析 ∵f- 1 (m) =4,∴f( 4 ) =m ,∴m =42 =16.例 3 若f(x) =3x2 +2 (x ≥ 0 ) ,则f- 1 [f( 2 ) ] = .分析 应用结论 :若函数y=f(x) (x∈A ,y∈C)存在反函数y =f- 1 (x) ,则f[f- 1 (x) ] =x(x∈C) ,f- 1 [f(x) ] =x(x∈A) .由上易知f- 1 …  相似文献   

14.
对称性是函数的重要性质之一 ,函数对称性问题又常常与函数的奇偶性、周期性以及原函数等性质融为一体 ,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抽象性 ,学生感到难以理解和把握 ,以致成为教学中的难点 .笔者经多年的教学实践 ,发现运用方程的观点 ,将函数解析式看作曲线的方程 ,利用解析几何中的坐标转移法去解决 ,显得既简单又直观 ,学生容易接受 .这是我在平时教学中的一点拙见 ,以飨大家 .例 1 已知函数y =f(x)的反函数与y=g(x)的图象关于点P(a ,b)对称 ,则g(x)可表示 (   ) .(A)g(x) =a+f- 1(b+x)(B)g(x) =2a-f- 1(2a -x)(C)…  相似文献   

15.
以前常感叹一类题在课堂上讲过多遍 ,学生仍然做不对 .自从在陕西师大参加中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 ,并学习了罗增儒老师的《中学数学课例分析》后 ,方感到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的深刻道理 .看来 ,教师讲题的过程 ,不仅仅是师生间共同追求一个正确结果的过程 ,更应该是师生间以解题为依托共创人生体验、知识精华的过程 .下面我把一次习题课的教学情节呈现给各位同仁 ,企求赐教 .1 展示问题 ,创设情境问题 1 对于函数 y =f(x) ,若满足 f(x -1 )=f(1 -x) ,那么 y =f(x)的图象(   ) .A .关于直线x =0对称B .关于直线x =1对称C …  相似文献   

16.
20 0 2年广西普通高中毕业会考数学题(2 5 ) :已知函数f(x) =x2 1(x≥ 1)的图像是c1,c1关于直线y-x =0对称的图形为c2 .(1)求c2 对应的函数表达式 ;(2 )设M、N是曲线c2上不重合的任意两点 ,请证明直线MN与直线y=x必相交 .本题考查反函数的概念、图像、性质 ,求反函数 .考查直线与抛物线位置关系的判断、证明 .特别是第二问 ,问题设置的背景为考生所熟悉 ,但留给学生思维的角度广阔 ,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考查应用相关知识的能力 .除给出的参考答案外 ,还有很多更灵活的证法 .以下给出七种解法 ,期望读者从中得到启发 .考试…  相似文献   

17.
一、关于点的对称问题1 点关于点的对称点点关于点的对称是最基本的中心对称问题 ,可通过中点公式解决 .一般地 ,设点P(x0 ,y0 )关于点M(a ,b)对称的对称点为Q(x0 ′,y0 ′) .则a =x0 +x0 ′2 ,b=y0 +y0 ′2 ,或 x0 ′=2a -x0 ,y0 ′=2b -y0 .2 曲线 (包括直线 )关于点的对称曲线曲线 f(x ,y) =0关于点M (a ,b)的对称曲线为 f( 2a -x ,2b -y) =0 .证明 设点Q(x ,y)是曲线 f(x ,y) =0关于点M (a ,b)的对称曲线上的任一点 ,则Q关于点M(a ,b)的对称点P(x′ ,y′)应在曲线 f(x ,y) =0上 …  相似文献   

18.
应用 1: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解题函数 y =f(x)在x0 处的导数的几何意义 ,就是曲线 y =f(x)在点P(x0 ,f(x0 ) )处的切线的斜率 .例 1 若抛物线y =4x2 上的点P到直线y =4x - 5的距离最短 ,则点P的坐标为 .  解 :在抛物线 y =4x2 上求一点P到直线y =4x - 5的距离为最短 ,即找一点P使过该点的切线与直线 y =4x - 5平行 .对函数y =4x2 求导 ,得 y′ =8x ,所以曲线上任一点的切线斜率k =8x .令 8x =4 ,求出x=12 ,代入抛物线方程得y=1.故P 12 ,1.应用 2 :利用导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一般地 ,设函数y =f(x)在…  相似文献   

19.
函数y=f-1(x)与y=f(x)的图像关于直线y=x对称,这是学生都非常熟悉的一个性质,但对它们之间的其它性质却知之不详,或者知而不会用.本文试图通过实例来阐明它们的用法.函数y=f-1(x)与y=f(x)性质间的关系如下:1.定义域和值域的互换性.函数y=f(x)的定义域和值域分别为y=f-1(x)的值域和定义域.2.同单调性.y=f(x)在某个区间上是增(或减)函数,则y=f-1(x)在相应区间也是增(或减)函数.3*.同为奇函数或同为非奇非偶函数.注意偶函数的定义域若不是{0},则它不存…  相似文献   

20.
20 0 2年全国高考文科第 (14 )题 :函数y=2x1+x(x∈ (- 1,∞ ) )图像与其反函数图像的交点坐标为 .其答案是 (0 ,0 )、(1,1) .对这道题 ,一般的解题思路是 :先求出其反函数y=x2 -x(x∈ (-∞ ,2 ) ) ,再解y =2x1+x与y=x2 -x组成的方程组即得所要求的交点坐标 .而有的同学的解题思路是 :先解y=2x1+x与y=x组成的方程组 ,认为所求得的解就是所要求的交点坐标 .这种解法虽然简捷 ,结果也正确 ,但不知是否合理 ?下面我们对函数y=f(x)的图像与其反函数y=f- 1 (x)的图像交点的性质进行一些探讨 ,便知第二种解法有一定的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