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什么是自我”,“自我如何被认知”,关于“自我”的命题是20世纪哲学和文学致力于探讨的主要命题。法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拉康通过“镜像”理论对“自我”的问题作了深刻阐述;米兰·昆德拉是一位高度关注人类灵魂的小说家,他认为每一个个体都体现自我存在的可能性。在其1994年的长篇小说《不朽》中,“自我”作为一个突出主题而得以呈现。  相似文献   

2.
“他者”意味着非自我,这是新课改以前学校课程“去真实性”的主要体现,随着新课改以后对自我强调的与日俱增,出现了理论层面强调课程与学生经验的联系,实践场域依旧践行他者课程的怪现象。从“课程他者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提出无论是他者还是自我都只能片面的反映出课程的本质,课程应被理解为实现自我与他者间互动的过程文本。  相似文献   

3.
郁达夫小说的诗化境界是其具有长久艺术魅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他的小说的抒情形象是诗人自我意象与外在物象相统一的“诗化形象”;而小说中动人而真挚的情感,又使其小说具有情韵美,并且有着诗的意境.这三者的合谐统一,使他的具有了“诗化美”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入手,评述萨特“行动的和自我承担责任的伦理学。”论述先从他的自由观引出他的“存在先于本质”的论点,然后评述他关于自我承担责任理论,指出这种理论与其自由本体论是格格不入的,无力掩盖其伦理观的个人主义实质,说明萨特的人道主义是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相互交织的、无法实现的。文章着力剖析、批判萨特的存在主义,纠正青年人“自我设计”的思想偏差,消除存在主义对我们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从哲理的角度来考察禅宗,可以看到其“真我”、“空”、“体悟”等一系列内涵的辩证统一.禅宗所说的”空”实际上是指宇宙间的万物不是各自独立不依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转让、永远流变的过程.整个宇宙,包括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意识领域,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网,宇宙间任何一个事物,任何一个现象,都是网上的纽结或者说交叉点,而每一个交叉点都同宇宙间其它交叉点有着或近或远、或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人也是这样一个交叉点,只不过人这个交叉点能意识到“自我”,即具有自我意识,并能超越“自我”.一般的人,具自我意识却人为地割断了“自我”这个交叉和别的交叉点(他人和他物)的联系,即把自我实体化了,又把别的交叉点也实体化了.于是自我和他人、他物分裂为两个彼此斥在、相互对立的实体,即主体与客体.当人超越主客对立、超越自我意识时,人就能悟到禅宗所谓的“真我”,悟到自己原来不是独立不依的实体,而是“空”,不是与他人、他物可以须叟分离的;而是与他人,他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至于“真我”就是整个联系之网,就是宇宙整体.  相似文献   

6.
“我来告诉你,你在哪里学会的:是从文化中学到的.”“勿忘初心,让我们捍卫我们的梦想,直到现实对我们缴械投降.”“他就站在这里,用他的一生温润过中华.”“青春,只有经历过才懂得珍惜,才无悔.”“多读好书,多听好音乐,可以益智,可以养心,是一种自我修养、自我提升,更是一种自我解放.”“中学阶段是读书的好时光,有限的读书时间,要用在值得读的书上”……艾米莉·瓦普尼克、房琪、龚旭东、汤素兰、袁田野、袁若然……  相似文献   

7.
理论上说 ,小说叙事方式体现着作家对作品所要展现的生命世界、人生意义的认识理解 ,是小说意蕴指向的符号信码。本文即想从这一角度探讨沈从文小说叙事模式与其自我定位的关系。本文认为在沈从文创作总体构架中形成鲜明对比的“都市生命世界”与“湘西乡村世界”实质上是沈从文认知中“自我与他者”模式在文学上的反映。自认为“乡下人”的沈从文以“湘西”为参照物 (“他者” )展开他对“都市”也即他理解的“现代文明”(“自我” )的批判 ,而这造成了他在湘西题材小说中选择“说———听”叙事框架和客观化叙事的追求 ,产生小说叙事模式的矛盾 ,并进而影响都市小说的叙事方式  相似文献   

8.
对“他人”问题的讨论是唐君毅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君毅试图从形而上学和伦理学两个角度确立他人的存在和意义,但与其构建境界理论的独特方式有关,他既没能确立他人存在的必然性,也没有肯定他人存在的独立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没有充分尊重他人的他性.事实上,他人的存在不需要自我之肯定,相反还是自我得以成立的基础,他人对自我而言也不只具有工具意义,而是具有其独立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伯尔尼的社会交往分析理论认为,人格是由“儿童”、“成人”以及“家长”三个自我组成。在人际交往中,交往双方彼此之间的自我是否协调决定着交往是否顺利。伯尔尼在人际交往中分析自我,这与弗洛伊德关于自我的生物决定论相比是个进步。但是,伯尔尼所讲的人际交往没有反映社会关系对其的影响,所以,他最终没能透彻地解释人际关系以及自我。  相似文献   

10.
对话理论是巴赫金学术思想中的核心,巴赫金认为人类所有的行为都具有对话性。“他者”是巴赫金对话理论中的一个关键词汇,“他者”与“自我”相对,“他者”与“自我”的对话构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人的存在,他们两者在对话关系中是平等的。因此,翻译批评标准应兼顾自我和他者两个不同的角度,发扬巴赫金对话理论中平等与和谐的人文精神,在翻译批评标准中树立牢固的“他者”意识。  相似文献   

11.
拥有自我     
一个人怎样才算拥有“自我”呢?我认为有两个可靠的标志。一是看他有没有自己的真兴趣,亦即自己安身立命的事业,他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并感到内在的愉快和充实。如果有,便表明他正在实现“自我”,这个“自我”是指他的个性,每个人独特的生命价值。二是看他有没有自己的真信念,亦即自己处世做人的原则,那是也精神上的坐标轴,使他在俗世中不随波逐流。如果有,便表明他正在实现“自我”,这个“自我”是指他的灵魂,一个坚定的精神核心。这两种意义上的“自我”都不是每个人一出生就拥有的,而是在人生过程中不断选择和创造的结果。正因为如此,…  相似文献   

12.
英国著名女作家艾丽斯·默多克在其小说《钟》里建构了多重镜像,女主人公多拉辗转于由自我之镜、他人之镜、空间之镜等构成的“镜城”之中,经历了自我迷失到自我重建的艰难历程.依据拉康的精神分析逻辑,多拉镜像式生存的本质只是一种“非我”的他者生存.默多克构建了以“关注”为中心的道德哲学,为陷于拉康悲剧论断中的人们带来了重生的希望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对湖南省4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从理性认知、“为我”与“为他”、自我与规范、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四个角度分析了当前大学生道德自我发展的现状: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大多数大学生对自身的道德状况有比较客观的认识,能够正确处理好“为己”与“为他”的关系,将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维持在一个适度的张力中,形成了比较稳定的主体自律的道德自我,但也有少部分大学生存在道德认知模糊、道德冷漠的现象,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差异过大,出现道德自我同一性危机;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其道德自我仍属于客体他律型道德自我,不能表现出一贯稳定的道德行为;从性别上看,女生比男生更倾向于高估自己的道德水平,也比男生能更好地协调“为己”与“为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程宝林在不少文章中称自己是“诗人”,或者“全国小有名气的诗人”,这在诗人们普遍感觉自己是在用手走路,用脚趾头向人们抛送飞吻的无诗年代,其实是他格守本分的一种自我确认.几本被行家看好的诗集证明着他的自我确认恰如其分,既不太高,也不太低.那些充盈着诗的智慧的诗行确实显示出他诗人的聪明.不过,读罢他的散文,就会觉得他诗  相似文献   

15.
试论沈从文自我定位对其小说叙事模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理论上说,小说叙事方式体现着作家对作品所要展现的生命世界、人生意义的认识理解,是小说意蕴指向的符号信码。本文即想从这一角度探讨沈从文小说叙事模式与其自我定位的关系。本文认为在沈从文创作总体构架中形成鲜明对比的“都市生命世界”与“湘西乡村世界”实质上是沈从文认知中“自我与他者”模式在文学上的反映。自认为“乡下人”的沈从文以“湘西”为参照物(“他者”)展开他对“都市”也即他理解的“现代文明”(“自我”)的批判,而这造成了他在湘西题材小说中选择“说——听”叙事框架和客观化叙事的追求,产生小说叙事模式的矛盾,并进而影响都市小说的叙事方式。  相似文献   

16.
《行人》是夏目漱石后期三部曲之一,是其后期又一部探索自我出路的力作。这部作品体现了权力的纠葛,而自我的困境与这权力难以割裂。在权力网络之中,《行人》的主人公一郎和阿直通过“自助”与“他助”也难以摆脱自我的困境。  相似文献   

17.
张云霞 《考试周刊》2011,(77):24-25
《鲁滨逊漂流记》是18世纪英国作家笛福的代表作.“自我”是指个体在现实中对自己身份的确认.本文从文本着手,对鲁滨逊不满足于中产阶级身份,喜欢冒险的生活,不断地变换身份寻找“自我”,到一次出海遭遇风暴在孤岛上幸存.对荒岛进行开拓,搭救野人“星期五”将其视为奴隶并驯化他.由此建立了自己的殖民地.得到“自我”满足,最终找到“自我”的过程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8.
卡夫卡的《变形记》是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异化”主题成为评论界谈论不休的话题,但对于格里高尔由“人”变成真正的“虫”的原因及其身份界定的研究相对较少.通过家庭人伦环境的变化、他者中的自我确认等方面论述,揭示格里高尔的蜕变过程及原因,说明伦理环境的重大作用,同时对其是“人”还是“虫”的身份加以确定.  相似文献   

19.
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描述了一个苦弱个体的悲剧命运,孔乙己被无情地嘲弄、凌辱,最终惨死,他是不幸的.但他的不幸,不仅有社会的原因,更是他自己自我沉醉、甘于受辱、面对嘲弄无动于衷的不争气所致.鲁迅先生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是对孔乙己说的,更是对当时社会无数麻木不仁的劳苦大众说的.  相似文献   

20.
感·惑     
一、自我测验1.这篇小说感动得他热泪盈眶。2.面对这样的结果,他疑惑地问:“这是真的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