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对外贸易经营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推行外贸代理制度。2004 年 7 月 1 日,我国已正式实施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该法的实施必然会使外贸代理制度从公法领域回归至私法领域。因此,制定统一的代理法,使外贸代理与内贸代理受统一的代理法的调整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外贸代理自始处于法律规范不健全的状态。《民法通则》史规定了外贸直接代理,没有对外贸代理进行全面规范调整。外经贸部颁行的《关于对外贸易代理制的暂行规定》使外贸代理第一次有了专门性调整的法规,但也因其内容等方面的缺陷不能对外贸代理作出合理有效调整。现行《合同法》借鉴英美法系中的代理制度对外贸代理作出了合理调整,但亦存在不足之处。加入WTO后,中国的外贸代理将面临更大冲击,因此,很有必要健全外贸代理制度,制定统一的《外贸代理条例》。  相似文献   

3.
推行外贸代理制是我国外贸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之一。我国现行外贸代理存在许多问题,有关宏观法律环境方面的症结,文献中多有分析论述。本文拟分析工贸企业的自身弱点及代理机制的不完善性,并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旨在促进工贸企业朝着建立长期稳定的代理关系这一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代理制是指流通企业通过合同等契约形式与生产企业订立代理协议,取得商品销售权,从而形成工贸之间长期稳定的合作的关系,用以衔接产需双方产品交易的贸易方式。外贸代理制是外贸企业接受客户委托,由委托单位出资并承担盈亏,按照委托单位意图,以本单位名义组织商品出口、进口,对外签订合同,提供各种服务,按一定比例收取手续费的一种国际贸易方式。合同的权利与义务由代理人对外承担,代理人与委托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由委托代理合同确定。外贸代理制与自营进出口的主要差别是:1、使用资金及组织交易方式不同。自营是外贸使用自己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加入WTO的不断临近,加快完善我国在外贸代理制度上的法律法规,已变得越来越紧迫,它不仅关系到我国外贸代理的顺利推行,同时也是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基本保障。为此,本从我国目前推行外贸代理过程中碰到的法律障碍入手,对比国际相关作法,为我国外贸代理制度的完善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高校后勤系统委托代理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高校后勤委托代理是高校后勤模式发展的最新形式高校后勤甲乙方模式的全新思考和科学规范,是高校后勤社会化多元化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的必然要求。高校后勤的模式设计实质上就是对高校后勤委托代理构架的设计与实施。关于高校后勤的甲乙方的研究不少,但对以委托代理制为基础的高校后勤甲乙方的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问题的研究还很少。本文将从高校后勤社会化及其模式发展的角度探析高校后勤甲乙方委托代理制的产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加入WTO后,为了积极应对全球激烈的竞争和挑战,我国需要按照入世时的承诺,针对外贸代理制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尽快修改并完善我国外贸代理制的法律制度,以规范外贸代理行为,尽快与WTO规则接轨。  相似文献   

8.
《嘉应学院学报》2019,(2):69-71
《民法总则》对委托代理中作为自然人的被代理人死亡后代理人实施的代理行为效力做了规定,但失之简单,难以完全应对复杂的现实情况。另一方面,委托代理中作为非自然人的被代理人终止后,以及法定代理中被代理人死亡或终止后代理人实施的代理行为效力问题,现行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在不同的情形下,被代理人死亡或终止后代理人代理行为的效力也不尽相同,不能简单适用《民法总则》第174条第1款的规定。  相似文献   

9.
中国大陆和港台地区的代理法律制度有较大差别,应当借鉴港台有关代理的立法经验,以完善大陆的代理制度。应将“间接代理”纳入代理关系的范畴;应将代理权之发生根据划分为委托代理和法定两种,以体现世界法律文化的融通;为了切实保护被代理人和代理人的利益,法律应明确规范代理人和被代理人的权利义务;对狭义无权代理之第三人,应赋予其催告权和撤回权  相似文献   

10.
委托代理问题是公司法人治理出现的前提条件。尽管我国民营企业以家族式的治理模式在国民经济转轨过程中获得了快速发展,但其所有权与经营权一体化、委托代理关系缺失,所有者与经营者不能相互制衡,从而阻碍了自己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进行产权制度创新,构建企业内部委托代理关系,形成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从80年代中期开始,推行外贸代理制度被正大提上外贸体制改革的日程。特别是在国务院《关于批转对外经济贸易部一九八八年外贸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中,进一步明确提出:“大力推行代理出口,促进工贸结合,发展横向联系”。虽然国家多年来将推行外贸代理制作为外贸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然而,外贸代理制的实施情况却不甚理想。本拟从法律规范的角度,剖析了我国当前外贸代理制中存在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2.
对转委托代理构成要件提出质疑,应从理论上重新界定转委托代理成立要件,不宜将“被代理人对代理人转委托代理行为的主观认可”做为主观构成要件,以期完善代理制度.调动代理人善意转委托代理主动性.真正发挥转委托代理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根据投资与企业的关系,可将企业分为业主制企业和代理制企业。前由资本所有控制,因而所有最重要;后由经营代理人控制因而代理人最重要。企业由业主制演变为代理制,反映了社会分工范围和市场交易规模对企业治理结构的影响。机器大工业造就了新的社会生产力体系,也造就了公司制企业组织及其委托代理关系。我国国有企业的公司化构造在形式上大多已经完成,但更艰苦、更有实质意义的是构筑安全、稳定、高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4.
我国合同法同时对代理和委托合同进行了规定,代理人订立的合同对被代理人的效力与受托人依委托合同同第三人订立的合同对委托人的效力是否是一回事?委托关系与代理关系是否是一回事?本将从历史的考察和比较法的角度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15.
组织中设计的激励契约是否科学合理,是调动组织成员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研究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状态下,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代理成本和代理收益。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研究人力资本产权的私有性、人力资本产权残缺的自贬性、人力资本产权的依附性以及人力资本产权的不可抵押性。委托代理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为组织内激励契约的设计提供了经济学基础。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推行外贸代理制已经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加速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之一,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当然,我们也应看到,我国的外贸代理制刚刚起步,与国外发达国家还有相当的距离和差异,我们应当对此作出认真的分析,积极探索适合我国的外贸代理制模式并提出“完善代理制”的相应对策。一、中外推行外贸代理制的对比分析(一)中外推行外贸代理制的共同要求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决定的首先,外贸代理制已经成为推进市场经济发展和走向成熟的必要环节。根据国际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外贸代理制是必然出现的普遍经济现象,对市场经…  相似文献   

17.
农村财务管理制度经历了村账村管、农村会计委派制、农村会计代理制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四个阶段,最终选择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是各种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不断更替和完善的结果。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也有其本身的制约因素.如:宏观环境的制约、实施机制的不完善以及实际操作层面上的制约因素等。要消除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应该采取明晰集体资产产权、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配套制度和实施机制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始于1984年的外贸代理制,对于推动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其效果不尽理想。究其原因,既有经济体制、政策和认识上的原因,也有法律制度不完善的因素。1999年10月1日《合同法》的颁布实施,为完善和推行外贸代理制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比较《合同法》颁布前后的异同,对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外贸代理制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国有企业经营者监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监管,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它将会直接影响到国有企业的前途和命运。在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建立起一套包括经营者选拔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在内的切实可行的经营者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20.
委托代理理论与经营者行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委托代理理论是对现代企业契约理论的最重要的发展,它包括对委托代理关系、代理问题和代理成本的研究。这一理论极大地丰富了对于现代公司中资本所有者、经营者之间内在关系以及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市场交易关系的理解。而对于经营者激励与约束的行为设计就成为研究的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