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在一种被拓宽了的视界里,文学自然已不是我们传统理解的狭隘的政治与经济的副产品,它不应再硬性地被命名为这二者的直接“派生物”。它是包括上述两个方面因素在内的一种更为复杂的文化现象。鲁迅先生准备著写的中国文学史,把六朝文学这一章拟为“酒.药.女.佛”,把唐代文学这一章拟为“廊庙与山林”,即可窥见到先生的文学观与文学史观。他在那篇才情横溢、恣肆汪洋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  相似文献   

2.
董周法 《教育探索》2005,(10):83-84
少年期学生经历了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后,知识容量增加.生活经验丰富.社会交往范围扩大,因而在分析问题、评价他人及事件时.显示出成熟的倾向。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从深层次去探究事物的本质.在语言和一些行为上.也表现得较为成熟因而,在他们的自主意识中,自己已长大成人,于是极喜欢参与成人的活动.愿意与成人探讨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在成人眼里,这时期的孩子也已经长大,  相似文献   

3.
原始时期人类作为现实主体虽然尚未发展出自我意识,但他在实践的意义上已经从自然中分化出来.但物我在原始同一中通过实践而呈现的差异性及其联系已经潜伏在人类意识中.通过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早期人类精神世界中孕育了对自然的相互矛盾的两种心理倾向,即依恋的倾向和征服的倾向.这两种倾向在原始宗教及其形式中通过主体的意指性活动中获得了一种现实的张力.原始宗教中蕴含的人对自然的矛盾关系,使得原始宗教在孕育了体现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的科学的同时,又孕育了体现人对自然的情感关系的艺术和诗.  相似文献   

4.
当代大学生是一个承栽社会、家长、亲友高期望值的特殊的知识群体.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在心理上易于显露出的一些矛盾和冲突.客观地阐明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概念与内涵,并提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高职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不仅有利于他们在校的学习、生活,而且对今后的就业和终身都有益处。高职学生的心理困惑,在入学教育时就应引起重视,缓解他们在学习、情感、就业方面的压力。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应从学生的“心”开始引导。  相似文献   

6.
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对高校教师的思想和心理造成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对新形势的不适应——心理失衡。本文着重探讨了导致心理失衡的五个原因:自我评价与环境评价的差异;现代观念与传统观念的矛盾;工作与利益在分配上的不合理;社会价值标准与自身价值的反差;高层次精神生活的贫乏。并由此提出了几点针对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西柏坡时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历史转折时期,也是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奠基阶段.中国共产党在筹备新政协、建立新中国的过程中,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继承和发展了统一战线思想,把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制度化、系统化和统战工作的规范化、组织化,基本上形成了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国家政党制度,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项制度性成果,中共自此开启了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历程;它不仅规范了政党关系,为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合法性基础,还为新中国各项建设事业的恢复和发展准备了人才队伍,推动了中国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实施:走出理论与实践矛盾的困惑地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过程大致要经历这样4个阶段:充满激情-产生困惑-深入反思-达成共识。要使课改进行得更加平稳.需要加大培训的力度;加强校本教研;尽快出台新的高考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9.
南书房是康熙时期一个特殊的机要秘书机构,它对康熙朝及雍正初年以皇权为核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产生了重大作用;而南书房在康熙时期所承担的政治功能及对康雍之际清廷政治改革所产生的影响,彰显了其介于天子幕僚与国家机关之间的特殊地位。雍正设立军机处后,南书房的政治地位开始衰落。  相似文献   

10.
《时务报》创刊,张之洞出资出力,得到了他的支持和拥护。因为在"救亡图存"的面前,张之洞求变通以救国的思想与《时务报》的宗旨合拍,成为张之洞支持维新派的一个基础,并且张之洞与维新派之间的许多变法主张具有共通性;对维新派来说,与张之洞合作,对加强自身力量和推动维新运动也是可行的。可以说,《时务报》的初创时期正由于张之洞与维新派双方都有相互靠拢的意愿,关系处于"蜜月"阶段。  相似文献   

11.
德意志帝国时期的快速现代化转型导致传统与现代激烈碰撞,引发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等诸多领域的剧烈矛盾。为此,需要寻找一种为社会普遍接受的公共因子,来舒解帝国内部的各种矛盾,以便巩固新统一的民族国家,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而作为人们记忆原点和情感落点的"乡土"即是这样一种公共因子。它不仅成为消弭因德国特殊历史发展而形成的地方忠诚意识与统一民族国家认同矛盾的最大公约数,而且成了舒解各类敌视德意志帝国现行政治体制和社会秩序的共栖平台,成了缓和各阶级和利益集团对立的认同公器。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面临着许多文化矛盾与精神因惑。首先,知识分子在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游移;其次,知识分子在精英化与大众化之间进行着艰难的选择;最后,知识分子在政治和学术之间忍受着熬煎的痛苦。  相似文献   

13.
中美两国历经30年历练构筑了复合相互依存关系,21世纪的中美关系如何发展是关系到全球和地区稳定的战略性课题。本文依托相互依存理论。深入解读并评析“中美国”(Chimerica)思想;指出。“中美国”是一个对中国相当有害的、极端的中美复合依存格局模式.并深入剖析了该模式背后的美国现实主义与自由主义的矛盾困惑。  相似文献   

14.
《哈姆莱特》表现了作者对文艺复兴晚期热情而混乱的欧洲社会的深深忧虑。哈姆莱特是一个失落了信仰、陷于困惑并寻找着精神寄托的“流浪儿”。他的犹豫与延宕是文艺复兴后期的人们失去上帝,又失去个性自我拯救、自我解放的信念,失落了信仰,找不到新的价值核心,精神无所寄托时进退两难的矛盾心理之艺术象征。  相似文献   

15.
沈从文的作品,读者从中透视出的不单是人性美、人情美的书写,还有作者心灵深处内隐的困惑和矛盾。从古朴自然的湘西走入大都会后,作者便产生了一种难融于都市的精神苦闷,而解脱这种精神苦闷的最佳方式就是回归故园。然而此时的故乡早已无法承载作者过重的心中理想,他试图寻找都市与乡村的完美契合点。但人类历史发展本身就存在的历史发展与道德进步之间的二律背反现象注定了他寻找的无望,也注定了他无法从困惑和矛盾中走出。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文化环境是信息传播与依附信息传播价值观共享共生的复杂环境。多元信息涌现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道德价值虚无的危险、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技术分割的断裂以及信息覆盖中文化消解的多重困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选择的过程,就是对环境的改造与优化的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选择必须重视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与凝聚、主体素养的提升以及文化环境的再造。  相似文献   

17.
一、雅与俗,共赏乎政治课堂师者之雅,是一种经过探索、学习、实践后长期积淀的、厚积薄发的状态,是教师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后,所显现的教学过程与内  相似文献   

18.
高校既是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沿阵地,也是思想文化交流碰撞的重要寓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一些文化困惑问题,包括受教育者在文化路向上存在着一定的迷失现象、教育资源在文化传统上存在着一定的断裂危机以及教育环境面临着一定的文化多元化挑战等。在文化选择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注重提升文化自觉、建构文化语境、凝聚文化记忆。  相似文献   

19.
唐玄宗既是唐代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也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史料对于唐玄宗朝音乐活动的记载显示出玄宗之好乐与唐王朝的政治兴衰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音乐社会学的分析方法对于进一步深入了解唐玄宗时期音乐与政治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师专生是大学生群体的一部分,本文分析转轨时期师专生的各种心理状态,阐述对师专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