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7 毫秒
1.
调查了近三年来无锡市区对矿山宕口的综合整治复绿情况并同步与美国卫星遥感解译数据之相比,结果表明:矿山宕口环境综合整治与复绿意义重大,至2006年底市区共整治废弃的矿山宕口场地面积5646.1亩,复绿面积约达118.4万平方米,自然植被的增长趋势与卫星遥感解译的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1呈增长的趋势相吻合。  相似文献   

2.
针对矿山地质环境的监测需要借助先进的科技和设备,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遥感解译是地质环境检测最常用的技术之一,遥感解译能够帮助工作人员通过对大面积矿山环境的监测得到相关数据和结论,同时具有高度准确性。本文通过北方某市一矿山基地的环境监测为例,介绍遥感解译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3.
全球地质矿产与资源环境卫星遥感“一张图”工程是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专项项目,由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组织全国省级遥感队伍、行业遥感部门和高等院校等遥感单位百余名科技人员,在三年时间内,利用不同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卫星重力数据,按统一编制的遥感地质矿产解译技术标准、技术流程和成果图件制作标准,完成了全球14900万平方千米范围1:500万遥感地质矿产解译,全球1:500万植被、碳酸岩分布等生态地质环境因子解译,非洲4030万平方千米和南美洲1800万平方千米1:500万卫星重力资料收集与分析,中亚五国等重要资源型国家1400万平方千米范围的1:100万遥感地质矿产解译,形成了全球、各大洲1:500万遥感解译专题图件及数据库,资源型国家1:100万遥感地质矿产解译专题图件及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全球地质构造、造山带、火山机构、陨石坑、典型矿床等遥感特征分析及其成矿规律研究,在对全球8597个大型-超大型矿床遥感识别与影像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9类典型矿产全球遥感地质找矿模型,圈定了成矿影像单元47个,找矿战略选区73处,为国家境外矿产资源战略部署提供了依据。项目执行期间,为国家走出去企事业单位提供了大量遥感图像和解译成果,发挥了地质调查成果公益性服务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青藏高原特殊的地质环境背景条件造成矿山防治难度大,本文以某铜矿为典型矿山为例,充分分析矿山勘探到开发阶段采取的治理举措,土壤来源、草籽存活、高寒高海拔高陡硬质岩壁复绿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1)通过草皮及腐殖土的整体移植、橄榄蛇纹岩土壤营养化改造技术进行快速种草复绿;(2)有效利用露天采坑土地资源,一方面可以对回填后的地形地貌景观再造工程;另一方面对有教育科研价值的露天采坑,闭坑后进行部分土地整治发展绿色矿山。本文将为青藏高原矿山地质环境防治提供可参考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遥感影像是全国矿产资源开发多目标调查与监测的最基本的信息源,它在矿山开发监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应用TM、SPOT5、IKONOS等影像,通过野外实地踏勘获取的现场资料及经验,分析煤矿在影像中的特征。从颜色、纹理、地物邻接关系等方面建立不同类型煤矿的遥感解译标志,提出煤矿的信息提取原则,旨在为矿山监测中的人们提供更加合理、准确的日视解译方法。  相似文献   

6.
七台河市矿山地质灾害问题突出。遥感技术可以综合利用不同平台类型、不同空间或光谱分辨率、不同时间频率的遥感数据,结合矿山地物目标特征,确定矿山地质灾害遥感解译标志,对矿山地质灾害现状、成因、分布规律等进行了分析评价。能够提供客观、实时的基础矿灾数据,能够有效提高监督管理效益和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矿产资源开发占用大量土地,破坏土壤、植被,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粉尘、废水、噪音以及废渣等副产品严重影响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本文论述了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对矿产资源进行矿产开发利用、矿山开发占地及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等地质环境遥感监测,为矿山综合整治、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8.
姚金  赵广辉 《科技广场》2010,(6):159-161
本文介绍了遥感卫星图像在广东省河源市城区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情况,经过遥感图像处理、建立解译标志,从而解译出河源市城区范围内的主要地质灾害点,并依据其分布情况进行了地质灾害等级区划。说明了遥感技术在城市地质灾害调查工作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为研究区,通过对SPOT6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数据预处理,分析典型矿山的标志地物并建立解译标志,以人机交互解译的方法进行矿产资源信息提取,并进行野外调查验证,快速精准地提取了研究区的矿山分布和开采信息,较全面准确地掌握了矿产资源开发现状。  相似文献   

10.
遥感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发展,为矿山环境监测治理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本文以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Quick Bird影像)为主要信息源,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采用人机交互解译方式,提取矿山开发占地状况、矿山地质灾害及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等遥感信息,制作工作区矿山环境遥感监测图,配合适当的野外验证,最终达到对矿山环境进行监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在矿业发展的过程中,经过长期高强度大规模矿产开发活动和无序群采,导致矿山环境问题不断恶化,水土流失、土地退化、生态平衡失调等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以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信息源,采用人机交互解译方式对福建省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信息进行提取,结合野外查证,总结出福建省对于不同区域、不同矿种及不同开采方式等提出的几种不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方案,不仅实现对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遥感监测,对废弃矿山的可持续利用也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17,(7)
卫星遥感是获取空间信息的高新技术手段,对国防建设、国民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人类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已经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性资源。本研究论文针对遥感信息技术在河北省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做了详细分析,并通过SWOT分析法和河北省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环境分析法(PEST分析)对卫星遥感产业进行研究。将进一步推动河北省卫星遥感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遥感图像分类中的关键目的在于获取高精度的遥感图像,便于目视解译和自适应智能化.为了减少运算量和达到高分类精度的目的,本文提出了基于JADE和SOBI结合的ICA算法,通过对Alos卫星图像的试验,得到了极好的分类精度,为从信号处理方向进行遥感图像分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选取锡林浩特市东乌珠穆沁旗为研究区域,在遥感和GIS的支撑下,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选取1989年、2011年、2018年3个年度的Landsat卫星数据,分别提取绿度、湿度、热度和干度4个指数,并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遥感生态指数RSEI。获得1989年~2018年间该地区生态环境变化趋势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989年~2011年间东乌珠穆沁旗生态质量虽然呈下降趋势但不明显;2011年~2018年间东乌珠穆沁旗生态质量明显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及其遥感数据处理分析与区域应用情况。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的技术创新点主要表现在:建成了国内首个多星遥感数据综合处理及海量遥感数据共享存储和分发服务平台;提出了高精度几何校正和辐射校正技术;建成了青海生态环境高分遥感应用示范系统。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的研究成果已在我国农业、林业、水利、国土、城市、环保、灾害等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面向航天商业化应用和国防能力建设需求,发展我国独立自主的通信、遥感综合的低成本、高时效微小卫星网络系统,并建立若干卫星数据与互联网、物联网、智慧城市深度融合应用示范。该项技术将成为世界首个具有在轨海量数据智能处理的遥感通信综合自组织网络卫星系统;将创新卫星研制与应用模式,推动实现我国航天技术的跨越式发展;促进卫星商业化、产业化发展,提升卫星服务于大众的能力;深化军民融合卫星应用与管理模式,提升卫星应用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7.
我国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起步较晚.但进展很快。遥感技术具有探测范围大、周期短、信息量大、资料获取速度快、客观真实、动态性强以及资料收集不受特殊地形限制等突出特点。发挥大比例尺遥感影像在调查中的作用,是区域地质环境调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对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具有良好的解译效果。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是必然趋势,必将成为今后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和科学研究的关键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8.
ETM+遥感影像铁化蚀变信息的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蚀变信息的研究一般利用ETM+遥感数据,通过数字图像来处理的.文中利用landsat7 ETM+卫星影像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比值法,对内蒙古巴彦淖尔地区进行铁化蚀变信息的提取.研究表明,由于受大面积第四系被氧化铁污染的影响.主成分分析提取铁的氧化物类蚀变异常的效果并不理想;而比值法抑制了大面积分布的第四系受氧化铁污染的影响.分析铁化蚀变异常显示效果较为理想,并结合一些遥感图像地质解译,更有利于应用遥感矿化蚀变异常划分找矿远景区.为进一步综合找矿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对废弃矿山的地质环境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同时,提出适合的恢复治理技术方法,从而加快"矿山复绿"行动的实施,促使当地生态环境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得到良好改善。  相似文献   

20.
基于Corona和Spot影像的近40年黑土典型区侵蚀沟动态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沟状侵蚀是我国东北黑土区一种比较常见的土壤侵蚀类型。当前国内外学者对侵蚀沟动态变化的研究多采用GPS或摄影测量的方法监测某些侵蚀沟的短期变化,由于缺少早期高分辨率的卫星影像,对于较大时空尺度上侵蚀沟分布格局变化的研究很少报道。本文选择克拜东部地区作为典型区,以1965年的美国高分辨率侦察卫星Corona影像和2005年的Spot-5卫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建立了黑土区侵蚀沟的遥感解译标志,阐述了不同类型侵蚀沟的遥感影像特征,通过对遥感影像的人机交互解译,获取了克拜东部地区1965年和2005年两个时期的侵蚀沟分布图,在此基础上,探讨了1965年以来克拜东部黑土区侵蚀沟分布的格局变化和区域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近40年来克拜东部侵蚀沟密度高值区范围不断扩大,且呈集中连片分布趋势;沿通垦河分水岭两侧受地貌发育自然过程的影响,侵蚀沟密度变化存在明显的东西差异;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是促成侵蚀沟形成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林地向耕地和草地的转化过程中,侵蚀沟密度迅速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