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孟亚生 《北京档案》2001,(11):40-41
50年前的1951年5月28日,毛泽东亲笔为苏州一名8岁小学生题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后有关部门又制作锦旗赠送给这位小朋友,同时向全国青少年发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号召。当年的这位小学生是谁?为什么毛泽东亲笔为他题词?如今这位“小朋友”近况如何?为什么题词的背景尘封了整整50年———  相似文献   

2.
白杉 《四川档案》2005,(1):18-19
郭沫若母亲怀孕时,曾梦见一只小豹子突然咬住她左手的虎口,所以在郭沫若出生后便为他起乳名“豹”。上私塾时,他有了学名郭开贞,号尚武。因为在兄弟们中排行第八,所以母亲又称他为“八儿”。1919年,他在日本留学时,才取了“沫若”这个笔名。原由是他家乡(今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有两条河,一条是大渡河,称为沫水,另一条是流人大渡河的雅河,称之若水。  相似文献   

3.
郭沫若是现当代百科全书式的大学者,对文史博大精深,多专多能,成就广泛,饮誉中外。特别是他与毛泽东诗词有着多方面的关系,结下了深受人们称赞的不解之缘。概而言之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和毛诗  诗词唱和在中国历代诗坛上历久不绝传为佳话。郭沫若与毛泽东的诗词唱和更为中国当代诗坛上的盛事,广为人们传颂,奉为诗词唱和的楷模。郭沫若和毛诗最早可追溯到抗日战争胜利后的 1945年底。当时毛泽东应国民党元首蒋介石之邀赴重庆谈判,其间“横空出世”发表了震撼全国的《沁园春·雪》,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一片恐惧惊慌。其反…  相似文献   

4.
采访两个“毛泽东”何学元本文作者何学元席间与毛泽东扮演者古月握手交谈毛泽东作为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和东方巨人,以其独特的魅力和风采,影响了一个时代,在他逝世若于年以后,人们仍然呼唤着这个响亮的名字,崇拜这位世界伟人。近些年来,毛泽东形象有了另一种形式的...  相似文献   

5.
鲁迅——一九一八年四月《新青年》杂志发表了短篇小说《狂人日记》,作者署名“鲁迅”,这是周树人第一次使用这个笔名。一九二○年底,他曾向他青年时代的同窗好友许寿裳解释过笔名的来历:(一)母亲姓鲁;(二)周鲁是同姓之国;(三)取愚鲁而迅速之意。郭沫若——原名郭开贞。一九一九年九月十一日在《学灯》副刊上发表第一批新诗时,始用笔名“郭沫若”。郭沫若是四川乐山县沙湾镇人,他曾对日本留学时的同学范允藏说过:“我的名字‘沫若’是由我故乡的两条河:沫水和若  相似文献   

6.
近日,四川省档案局利用处收到一位叫谷裕的利用者用特快专递送来的一面锦旗,锦旗上写着“全心全意为民服务廉明高效人民公仆”,以此表达他对四川省档案馆档案利用工作的感谢。  相似文献   

7.
郭沫若对自己的创作有过若干次痛切的自我否定。这些否定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政治标准”的自我否定;一类是基于“艺术标准”的自我否定。可以说,他的公开的政治层面上的自我否定是对革命事业的自觉,因为他是一个“战士”,而他的私下的艺术层面上的自我否定是艺术良知的复苏,因为他是一个“作家”。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甲申”年。350年前的那个“甲申”年,明王朝灭亡,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也从胜利的高峰急转直下并很快失败。50年前,郭沫若写了《甲申三百年祭》,总结了明朝灭亡和李自成失败的教训。文章一发表,就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一是毛泽东的高度重视,“近日我们印了郭沫若论李自成的文章,也是叫同志们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一是国民党的反对,这是因为郭文所反映  相似文献   

9.
晚年郭沫若     
产生失落和恐怖感“文化大革命”给郭沫若及其家庭同样带来了痛苦与灾难。虽然比之常人,他的命运也许要好些——他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的政治保护,但是他也并未能躲过那场殃及全国的大风暴的袭击。1965年11月10日,姚文元在上海《文汇报》发表了《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拉开了那场毁灭文化、残害文人学士的帷幔。郭沫若那时是被人视为能够自觉改造、严于律  相似文献   

10.
在古城长治,他颇有几分名气。 这不仅仅因为他是山西省劳模、山西省优秀企业家,而更重要的是因为他勇于开拓、求实创新。多年来他带领职工,依靠群众,把公司搞得红红火火、远近闻名。公司先后被省烟草公司授予“卷烟销售先进单位”,省劳动竞赛委员会授予“集体一等功”,长治市委、市政府评为“模范集体”等多种荣誉称号。锦旗、鲜花拥向他的胸前。  相似文献   

11.
陈独秀,曾经是全中国的年轻人所崇拜的偶像,他所领导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作为中国现代史的开端载入史册;毛泽东主席说他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赞誉他“创党有功”。  相似文献   

12.
《兰台内外》2012,(3):18-19
人物与历史 毛泽东:1921年夏天,毛泽东与湖南的另一位年长的代表何叔衡乘船赴沪。对毛泽东参加“一大”的表现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比较活跃,善于思辨;一种是比较沉稳,勤于思考。毛泽东没有参加党的“二大”。在党的“三大”之后,毛泽东进入中央局,担任相当于中央秘书长的职务。此后,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一起探索中国革命的发展道路,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1976年9月9日,毛泽东走完了他83年的奋斗人生。  相似文献   

13.
“乔木是个人才”,毛主席说。对于胡乔木来说.一生中最重大的事件是成为东泽东的秘书。从此,毛泽东深刻地影响了他。胡乔木后来成为“中共中央一支笔”,也正因为他长期工作在毛泽东身边……笔者请胡乔木夫人谷羽回忆,胡乔木是怎样来到毛泽东身边的?谷羽指着坐在一侧的女儿木英说道:  相似文献   

14.
出版工作要切实在“认真”上下功夫杨家宽“认真作好出版工作”,建国初期毛泽东同志为全国新华书店出版工作会议的这一题词,对今天的出版改革仍有极重要的指导意义。提倡认真做好出版工作,是毛泽东同志一贯的思想。早在1940年他在(中国工人>发刊词》中就提出:“...  相似文献   

15.
郭沫若1954年在全国文学翻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曾经对文学翻译作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他把原文比作伏特加酒,指出翻译文学作品,不能把“一杯伏特加换成白开水,总要还它一杯汾酒或茅台,才算尽了责”。白开水译文,就是没有文采的译文。曾记得我最早翻译的一篇短篇小说被退回来,就是因为“缺乏文采”。我拿着译稿对照原文,左看右看,似乎译出来就该是这个样子,文采不到哪里去;但又不甘心放弃发表的机会。于是便自作聪明,  相似文献   

16.
李海文 《新闻天地》2011,(11):64-65
毛泽东要华国锋不能只当文官,要当武官 1971年8月25日.华国锋奉召到武汉。当天晚上.毛泽东将他找到专列上谈话。毛泽东一直住在专列上。那时人人都戴毛主席像章.华国锋胸前也戴着一枚。他一上车,毛泽东看见了,故意问:“你戴的什么?”不等回答,接着说:“不要戴了,万岁就讨嫌。一句顶一万句,其实一句也不顶。屁话!”  相似文献   

17.
<正>1月7日,泸县档案馆收到一面锦旗,这面锦旗承载着李光崇一家人对档案工作的认可。日前,家住喻寺镇的原远大煤矿企业职工李光崇和妻子来到档案馆,查阅自己1979年顶替父亲进入杨梅沟煤矿的招工指标文件,用于办理特殊工种退休。工作人员一眼就认出他来,因为几天前,他们曾来档案馆查阅了在杨梅沟煤矿井下工作的工资表,证明了  相似文献   

18.
特别推荐     
毛泽东,新中国的缔造者,中国历史上的一代伟人。他在青少年时代就已是出类拔萃的。这一点不仅今天的人们在说,当年他的老师和同学也有口皆碑。毛泽东的老师、岳父杨昌济曾称赞他“资质俊秀若此,殊为难得”。在一师读书的陈赞周也说:“润之气质沉雄,确为我校一奇士,但择友甚严,居恒鹜高远而卑流俗,有九天傍视之慨,观其所为诗文戛戛独造,言为心声,非修养有素不克臻此!直谅多闻,堪称益友!”这就是毛泽东,新中国的缔造者,中国历史上的一代伟人。他在青少年时代就已是出类拔萃的。这一点不仅今天的人们在说,当年他的老师和同学也有口皆碑。毛泽东的老师、岳父杨昌济曾称赞他“资质俊秀若此,殊为难得”。在一师读书的陈赞周也说:“润之气质沉雄,确为我校一奇士,但择友甚严,居恒鹜高远而卑流俗,有九天傍视之慨,观其所为诗文戛戛独造,言为心声,非修养有素不克臻此!直谅多闻,堪称益友!”这就是《青少年时代的毛泽东》。《青少年时代的毛泽东》。  相似文献   

19.
羚子 《出版视野》2004,(4):44-44
列宁把校对看成是出版最重要的条件。他说:出版“最重要的条件是:保证校对得很好。做不到这一点,根本谈不上出版”。毛泽东对新闻出版工作的要求是“不出”错字。毛泽东同志是十分重视校对工作的,他在编辑《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一书时,就亲自做读校工作,一一改正校样上的差错。1938年6月,在《论持久战》发表时,他曾不止一次地亲自校对,在退校样时,还亲自写信给有关同志,说:“都校了,第三部分请再送来看一次,第一  相似文献   

20.
为郭沫若写评传不易。这不仅因为作为一代文化巨人,郭沫若的生平活动几乎历经了中国现当代史的各个时期,而且他的活 动空间涉及了文学、历史、考古、政治、文化等诸多领域并均有建树;也因为此前学术界已有数部郭沫若传记、评传或评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