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贾平凹笔下的女性世界丰富多彩,20余年来他的女性观也在不断变化,摇曳于现代与传统之间,大致说来,走出以下轨迹:起初心于传统女性的温柔矜持,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倾心于现代女性的泼辣大胆、自由放任,90年代以后则重新回到传统的立上来认识和期等女性。这与他对哲学、宗教的学入研读有关,更与时代的发展变迁具有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20世纪女性学的内部涌动着一条暗流--那就是女性学对女性自身化负面的冷峻自审和批判。在这一学主题的发展演进中,凌叔华、张爱玲、王安忆、铁凝四位女作家的创作具有代表性。她们把外与内的经判结合起来,切入对女性化负面的不同观照层面,形成了互相传承、递进和超越的关系。女性自审学的发展主要在三个层面上展开:一是对女性深层传统意识的剥离与批判;二是反拨化立场上的父权审美机制和男性话语,肯定了被压抑抹煞的女性俗念(“恶”)的历史合理性价值;三是从化的角度对女性生命本体做的整体的否定和批判,深入了女性的欲望本体。这三个层面相互作用、渗透,在女作家们的创作中既共时,又历时地存在着。女性自审学理应成为新时代女性写作的自觉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
几千年来,中国女性学一直被湮没在以男性学为主流的大海里。到了20世纪20年代,“五四”女作家群的崛起,才使女性学开始融进以男性为中心的学洪流中;新时期女性学呈现出繁荣的景象;90年代“新生代”、“晚生代”的女作家,她们以女性的话语来创作,使女性学从一元化走向多元化。从此,中国学史成为男女作家共同谱写的诗史。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现代女作家中,庐隐、冯沅君、冰心谋求从不同侧面建构女性新的历史,却未能对传统加以彻底解构;张爱玲彻底解构了女性历史,却未能在新的起点上有所建构;丁玲对女性历史既有所解构又有所建构,因而对女权主义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人性的呼唤--梅娘小说的人道主义及女性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40年代,与张爱玲并称“南玲北梅”的梅娘,其小说高举人道主义大旗,体现了她同情弱的博大胸襟;同时,其作品又具有明显的女性意识,关注女性,为女性命运呐喊,对以男性为中心的男权社会进行猛烈抨击。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台湾文坛上,台湾女作家笔下的怀乡文学呈现出女性书写的特色。她们多以大量琐碎而真实的故乡日常生活题材表现,淡化了“家国神话”的构建和时代风云的宏大叙述;往往透过女性中心视角下的故乡经验,表现了传统女性在中国底层社会的生存困境与婚姻悲剧;并以强烈的自传色彩,书写出女性在乡土世界里的生命成长。这种游离于当时台湾官方论述、也有别于男性作家创作路线的女性书写,带来了台湾怀乡文学中独特的女性意识、故乡情怀和成长视角。  相似文献   

7.
爱是伴随人生的一种必要的生存状态,从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中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女性追寻理想爱情的艰难历程,他们从情爱欲望的觉醒告白到性爱标准的理性思考,从女性生存困境的拷问到女性本体深层意识的探寻,虽然他们的探索与至今与理想目标有距离,但是他们毕竟是在一步步地逼近幸福的彼岸-平等,和谐、民主的两性之爱。  相似文献   

8.
张爱玲与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主义作家的女性意识的觉醒,都是伴随着西方的女权运动而起的。相比较而言,颠覆父权体制的文化秩序、颠覆男权制度是张爱玲与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主义作家文学创作的共同点;不同的是,两者的叙事角度、叙述方式大相径庭:张爱玲是远离自身地用旁观者的眼光来关注旧式家庭中旧式妇女的命运,而90年代女性主义作家的写作是一种纯粹的女性写作,她们只关注女性自身,把那些极端的女性经验作为叙事的核心。  相似文献   

9.
"双性同体"概念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是作为一种文学的理想境界提出的.中国当代女性写作在制度化的"男女平等"中起步后,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女性意识提升、90年代的女性意识掘进,也带着"双性同体"的理想进入了"她世纪".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百年中国女性学批评与沧桑厚重的中国女性学一样有着不可忽视的学术价值,本立足世纪交替的宏大背景,梳理女性学批评的发展脉络,归纳女性学批评的模式以及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同时也对中国女性学的批评现状予以了展示。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的女性意识在我国现当代女作家笔下总地说来呈放大与扩散之势。在女性性别特征的消隐、凸显的更迭变化中,女性性别意识从孱弱到强健表明它在本土化和全球化的互动互补中开始走向了成熟。本通过20世纪90年代女性意识在女作家笔下的成熟与自觉、多极与自为,旨在分析开始以独立的“个体”身份面对急剧推进的商业化社会“镜城”的女性写作,如何在清晰的性别身份和令之眼花缭乱的俗世狙击问看护自我、坚守自我。  相似文献   

12.
当代女性文学与精神分析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年代以来弗洛伊德主义在中国文学中的复归并取得辉煌的成绩,首先应归功于女性作家,她们在性别意识觉醒的同时找到了弗洛伊德主义作为自己最为契合的理论资源。当代女性文学的料神分析学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黑暗大陆“的守梦者;创伤经验与童年固结;变态心理的艺术聚焦。  相似文献   

13.
三十年代女性小说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试图在兼顾现代女性文学历史传统以及小说流派性主体性的同时,侧重于梳理20世纪30年代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女性小说所具有的几个普遍性特征,即社会政治化形态,回归女性本体形态和小说文体的创新性形态。  相似文献   

14.
在英国20世纪70、80年代兴起的历史课程改革过程中,历史教科书中女性的缺失现象引起了普遍关注。文章通过分析英国历史教科书中女性缺失的现象及其原因,探讨呼唤女性回归历史教科书的时代因素和基本途径,以期为正在进行的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和面临类似问题的中国历史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对女性参政的新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虽然女性参政权在法律上得到普遍认可,但女性并未能真正获得与男性平等的政治权力。本文通过分析制约女性参政的因素,提出了一些扭转女性参政不利处境的策略,即充分认识女性参政的重性;在干部选拔任用上保证一定的女性比例和名额;解放传统性别观念;调整以男性为中心的干部选拔标准;培育女性大众和女领导干部的性别意识。  相似文献   

16.
聂华苓生于20世纪20年代,《失去的金铃子》是她60年代在台湾创作的一部小说。叶文玲生于20世纪40年代,《三生爱》是她于21世纪初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二十年的年龄差距,四十年的小说距离,六十年的时空别离,却依然没有改变两岸女作家对女性、生命、爱情的理解。两部小说里的“水”意象与女性生命相交织,书写了女性独特的生命特质。  相似文献   

17.
季季在20世纪70年代的台湾文坛上,是最有希望突破女性写作困境的实力派作家。一方面,她以现实参与精神,关注转型时期的台湾社会与人群,借小说笔墨演绎世态人心变迁,见证人性批判的深度。另一方面,她坚持女性本位的写作立场,以温和、迂回的抗衡方式和宽厚的母性色彩,观照台湾女性的当下生存境遇,通过人生的怀疑与疏离、生命的感念与超越、女性的互助与救赎等角度,传达了自己对女性的悲悯情怀和书写理念。季季对女性写作空间的开拓,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8.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前,普遍流行于松江农村地区的坑三姑娘,曾是当地少女所钟爱的女性信仰艺能活动。信仰祭祀艺能,它是民俗的祭典、信仰、仪式等活动中伴有一定的言行程序和节律的传承。其之所以为节能,是因为该言行必然会激发并能使人持续受到感染某种情感;在崇敬、信仰的背后,潜藏着美的欲望和艺术萌芽。它是传统民间文艺中的信仰祭祀艺能。虽然,它比较原始稚掘,且在村落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其信仰祭祀的展现过程,一环扣一环,层层展开,如同戏剧式的迷信因素,但是,与宗教和一般的神灵信仰相比,迷信的色彩要弱得多。现实展示较多的是萌芽状态的戏剧表演功能。形式上在迎神、敬神、请神、送神,实际上,更多的是在展现少女们自娱自乐、自我渲泄情感、自我瞳憬幸福生活的女性情怀。  相似文献   

19.
莫言的长篇小说《丰乳肥臀》是20世纪中国最具深度的叙事佳构之一。“丰乳肥臀”作为性别特征。成为女性命运的转喻象征。它所负载的血淋淋的命题,在作家竭尽陌生化想象的话语系列中凸现无遗。“丰乳肥臀”与女性苦难之间的符号契约,具有某种难以避免的宿命性质。表明历史野蛮的自在性无时无刻不在戕害着女性,非理性无时无刻不在出卖人性并顽固地阻碍现代明、现代理性的到来。  相似文献   

20.
女性文学的精英主义文化症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时代的脚步跨入21世纪,当我们回顾女性文学20多年的发展历程时,不难发现,女性文学取得了不可磨灭的成绩.但是,当我们着眼于发展,在首肯一切女性文学创作实绩的同时,则更倾向于探测其创作过程中浑然不觉的感性的情绪化的成分.必须认识到,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在发展过程中不知不觉已陷入误区.目前,女性文学正面临着进步过程中自我反省的困境与危机,暴露出女性文学的一些时代焦虑.探讨女性文学创作和研究中所陷入的误区和显现的精英主义文化症候,具有重要的学术前沿意义和现实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