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房产广告作为房地产营销的重要手段,起着推广房产企业项目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也因此与房地产商品之间产生了更深层次的联系,本文首先界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内涵和寓意,奠定整篇文章的前提和基础;其次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房产广告中的具体应用;最后针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房产广告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元素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代表中国文化发展的先进性,随着国际间文化交流的频繁加剧,如何更好的理解中国元素,在古老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创新中国元素,实现文化元素在中国的"新特色",赋予其新的生命力,代表中国走向世界,既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中国元素的内涵界定入手,阐述了中国元素是政府外交的有益补充和特殊作用,并对发展策略进行积极的探讨,旨在增强全国人民对民族文化认同和对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举措,同时提升中国人民文化主体意识,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凝聚力,树立中华民族的世界文化新形象。  相似文献   

3.
美国作为推崇多元文化的移民国家,青少年文学作品中存在相当数量的中国元素。三类中国元素的描写在作品中大量出现:神话传说,包括中国历史上的传说故事和美国作家在此基础上的改写;美国的中国移民和美籍华裔;中国人的衣食住行,节日习俗等常见文化点。但中肯而平实的作品不多:很多作品存在中国元素明显与现实不符的问题,对中国文化的细节描述个体性、地域性太强;对当代中国和第三波移民的描写太少,而对这个关键历史时刻的沉默和话语权的缺失,从客观上也给那些描写回忆与想象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的作品让了路。中国元素对美国作家而言,写起来要么非常沉重,要么就流于浅薄浮泛。  相似文献   

4.
通过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元素在广告中的传承与传播,分析了一系列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广告中的误用现象,对如何正确、规范广告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立足于研究新媒体语言的形态特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实现用新媒体语言承载起中国传统文化的东方气韵。首先阐述了什么是新媒体和新媒体语言的特征,同时介绍了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以下称中国元素)及其内涵;接着分类论述了新媒体语言与中国元素融合的形式;最后论述新媒体语言与中国元素融合的意义,提出只有实现新媒体语言与中国元素的融合,才能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媒体艺术,才能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6.
马腾 《焦作大学学报》2012,26(3):119-120
文章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融合运用,试图探寻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艺术表现力,找出传统文化与现代室内设计的结合点,从而更好地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任娟 《西部素质教育》2019,(4):178-178,180
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表现,然后阐述了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学中消除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有效策略,包括在教材中重视中国文化的元素;改革大学英语考试模式,促进评估体系的科学化;课堂教学中加强中国文化的输入;通过第二课堂活动促进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学习;提高大学英语教师自身的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8.
《莆田学院学报》2017,(2):66-69
阐述中国传统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新中式家具中的应用方法,探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传统文化符号与图案、传统工艺及材料等文化元素在新中式家具中的具体应用表现。  相似文献   

9.
韩国在汉朝时期曾属于中国的附属郡县之一,因此韩国文化中的很多源头都是从中华文化中分支出去的,这也就是韩国文化为什么很多元素都与中国文化相似的原因。在目前的韩国的教育体系里,其中包含了许多的中国文化的元素,而这些中国文化元素也对韩国的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将从韩国教育的特点的论述,讲述韩国文化中的中国文化元素的影响方面。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标志设计教学相融合,使现代标志设计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我国大专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需要。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研究与分析,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从“形”、“意”、“势”三个角度进行提炼与运用,才能使标志设计作品兼具民族性与时代性。  相似文献   

11.
国际中文教材是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元素的重要载体之一,其文化元素的编排质量深刻影响汉语学习者的学习质量和跨文化适应情况。通过统计分析《汉语教程》中知识文化元素和交际文化元素的数量、内容与分布,阐明其文化元素的呈现方式、主要特点及不足之处,并从跨文化视角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国际中文教材文化元素编排的建议,以促进学习者对中国文化元素和当代中国形象的正确认知与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12.
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产品创新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斌 《考试周刊》2008,(7):201-202
"自强不息"、"厚德栽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而代表传统文化精神与内涵的各种艺术形式也丰富多彩,它们即是所谓的"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今时代,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恰到好处的运用于产品设计中是一个需要不断摸索、探讨的课题.本文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及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产品创新设计进行了理论阐述.并结合文具造型设计这一案例进行了实践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软实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元素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全球品牌运用中国元素也成为一种十分流行的全球本土化战略。但本土消费者对此战略的态度评价还鲜有研究。以多品类下六个全球品牌的真实产品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引入刻板印象一致性的概念,探究全球品牌全球本土化战略中运用的中国元素如何对消费者态度产生影响作用;在统计方法上,使用总效应调节模型,把中介变量"品牌本土象征性"与调节变量"全球认同/本土认同"同时纳入模型进行分析,由此研究发现,中国元素的刻板印象一致性对品牌本土象征性和产品购买可能性产生显著正向作用;品牌本土象征性在中国元素刻板印象一致性对购买可能性的影响过程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最后,消费者文化认同(全球认同与本土认同)在上述过程中还具有调节作用。这一研究结果做出了创新性的理论贡献,解释了中国元素对消费者态度产生作用的影响机制,开创了中国元素问题的实证研究,并对全球品牌如何提高中国元素运用成效具有重要营销战略指引。总体上,全球品牌需要很好地理解本土文化元素的真实内涵,尽力做到刻板印象一致性,使得本土文化元素较好地融入到全球品牌中,从而提升消费者态度评价。这种战略还需要针对不同细分市场进行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元素、中国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提出现代设计需要重视传统文化的中国元素,创新现代设计。  相似文献   

15.
认为提炼和应用中国元素文化符号是高校家居设计教学中继承与创新的一个原则;地域文化个性、与时尚文化元素相融合、与人性化功能化自然化空间化的表现相融合、与细节表现相融合、与流行趋势相融合等方面是创新性发展的基础;创新性发展是中国元素保持永久生命力的源泉。  相似文献   

16.
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今时代中依然得到广泛作用,从建筑设计到日常的小物件,我们都可以看到传统文化元素的影子。所以本文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进行分析,阐述环境艺术设计与传统文化元素的必然联系,对环境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作用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大连大学学报》2016,(4):64-70
汤亭亭的作品《女勇士》在国内外受到广泛地赞誉与关注,被称为美国华裔文学的开山之作,在美国华裔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笔者认为,此作品之所以在学术界被广泛研究,与其中国文化元素的巧妙运用是分不开的。汤亭亭对中国文化元素的继承与创新使其作品极具特色。汤亭亭通过对中国文化元素,如花木兰替父从军、岳母刺字等的运用与改写,对表达作品主题与实现政治诉求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女勇士》中的中国文化元素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话题。  相似文献   

18.
世界上最美的东西其实在中国,只要赋予他新的时代内容和形式.为了能够使中国的艺术设计健康积极的发展下去,该从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使之吸收浩如烟海的文化元素,从而具有传统文化特色.本文从当代艺术设计现状总结"设计引导人"与"人引导设计"这个矛盾,然后再从传统文化元素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这一矛盾,得出传统文化元素对解决这一矛盾的优势,及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利用.  相似文献   

19.
设计推动文化创新发展,而现代文创产品的包装设计正是我国文化的标签,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当前传统文化元素广泛应用于现代文创包装设计中,但也存在没有准确把握传统文化元素的形式内容、色彩及其时代性等问题,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设计师需要增强对传统文化元素理解,提高对传统色彩配色技巧的应用,将传统文化元素和时代性相交融,使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更好地融入到现代文创产品包装设计中,也能更有效地促进我国包装设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教科书是实现国家培养目标的直接载体,将文化自信融入教科书中,有助于培育学生文化认同意识,促进国家文化发展.以改革开放以来四套人教版初中数学教科书作为研究对象,从内容选择、组织编排、呈现方式、教学功能和价值取向五个维度对教科书的中国元素进行纵向比较.研究发现,中国元素在教科书的选材广泛且内容多样,重视文化元素,附加式与复制式的显性呈现和顺应式的隐形渗透相结合,注重德育的价值取向.未来,还需丰富中国元素的选材来源,均衡中国元素的内容分布,深挖中国元素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