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1997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第一部韩国电视连续剧开始,韩剧持续火爆中国荧屏,收视率屡创新高,"韩流"作为一个新的名词正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并逐渐被大众所接受,直至发生中国女粉丝是非不分向发表辱华言论的韩国艺人道歉的极端事件。本文结合弗洛伊德精神学说解释其对青少年特殊心理成长期心理机能的契合性,并以中国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作为背景,从社会环境因素浅析韩流形成的原因,其对当代中国国民信仰(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影响,以及对以上现象的反思。  相似文献   

2.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的发展,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功能与地位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第三空间”视角的出现,为解决当前公共图书馆面临的尴尬处境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思路.文章对“第三空间”的概念和特点进行探讨,分析了公共图书馆作为“第三空间”的必要性及功能,最后对构建作为“第三空间”的公共图书馆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郭庆光在《传播学教程》一书中说,以《人民的选择》拉扎斯菲尔德、《个人影响》卡兹、《创新与普及》罗杰斯和《大众传播效果》克拉伯为代表的大众传播效果理论研究者,批评“靶子论”(或称“子弹论”、“魔弹论”、“皮下注射论”等)“夸大了媒体传播的社会效果”和“带上了强烈的唯意志论色彩。笔者经过长达三年的考察与对比分析后认为。这是...  相似文献   

4.
档案工作整体智治是数字时代提升档案治理效能的新探索,对推动档案工作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对档案工作整体智治内涵的探讨,探析档案工作整体智治的现实动因,并基于浙江省档案工作数字化改革成果的思考,构建了涵盖智治主体、智治保障、智治系统集成和应用场景的档案工作整体智治框架,从智治思维、多元协同、技术赋能、保障体系和以点带面等方面提出了推进档案工作整体智治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5.
戴海波  杨惠 《编辑之友》2015,(10):72-75
在传播学发展史上,关于构建“传播中心理论”的争论曾引起诸多著名传播学者的关注,也影响了对传播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认知.所谓“传播中心理论”是指统摄传播的所有过程,将传播现象进行普遍意义上归纳和揭示的传播理论.文章对其产生的历史进行溯源,指出构建“传播中心理论”的难处即范式的不同,在分析传播理论缺乏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传播中心理论”存在的问题,认为这是传播领域研究逐渐地“内眷化”和“窄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传播与意义的构建——关于“传播”定义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什么是"传播"?虽然以往的传播学研究对此都做出了不同的解答,并作为分析框架,建立了传播学研究的理论和范式.但直到目前,对这一问题的争论仍然存在.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加以考察,并立足于自己的理论和方法取向做出相应的解释,这些都是对传播问题的不同层面探究的展开.本文则立足于哲学研究的意义理论,试图通过"意义构建"来定义传播的内涵,从而分析在社会化过程中,人类的传播现象与意义建构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7.
王婉旭 《大观周刊》2011,(51):243-243
“七巧科技”系列活动是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全国少工委长期组织的一项全国性青少年重点科普活动项目。它曾被评选为第四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全国中小学金钥匙科技竞赛,”动手动脑器材。自2000年开展以来。充实了科技活动的内容,弥补科普资源的不足,极大丰富了青少年校园生活,同时如何更好地开展此项科技教育活动,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本文从”以学生为焦点,老师为核心,学校为主轴,家长为l网络”四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徐尚青  潘元金 《新闻界》2012,(22):39-43
移动新媒体时代的拍客传播是旧"景观社会"通向新"景观社会"的一把钥匙。拍客的兴起既是"景观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受传媒技术推动的传播结构变革的结果;拍客实现了对传统媒体时代的旧"景观社会"的全面化建构与结构性反叛,从而建构了新的"景观社会"。本文着重论述拍客对传统媒体时代的旧"景观社会"的全面化建构:一方面通过健全"景观社会"公民的图像语言和思维能力培养了"景观社会"的合格公民;另一方面通过"小众景观"的建构弥补了旧"景观社会"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9.
陈静 《大观周刊》2012,(40):125-126
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将课堂还原给学生,要呈现出一种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状态,这也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新要求。为了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教师要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要转变过去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0.
档案中承载的记忆虽已成过往,因其事件印痕的本原、象征意味的寄托、叙事情感的表达,使档案记忆在构建中始终保证着“真实”,并可通过场域印证、身份认同、辨伪考订等方式对档案记忆之“真实”进行识别.  相似文献   

11.
以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农家书屋"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农家书屋"的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创新的图书管理模式,最终实现"农家书屋"工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重庆黄桷坪"为例,具体分析了该地区网红打卡点的发展和2019年重庆国际实验影像双年展的空间实践对于其地方构建的意义,探讨在城市更新和网红审美发展背景下地方感的塑造问题。发现,仅由网红审美发展出的地方感是视觉化的,具有消费主义倾向的,这不能代替地方文化和在地实践所激发的人-地情感。城市的地方建构应更好将这两者结合。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娱乐圈屡见不鲜的事情就是,原来心目中美好的偶像突然间像换了一个人。暖男突变成渣男,模范丈夫变成出轨男......网友戏称"人设崩塌"。本文借用法国学者皮埃尔—布尔迪厄的"场域"相关理论,来探究明星人设崩塌的原因,以及如何建立稳定的人设,希望能给予学界一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当今社会日益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在社会整体经济呈良性发展态势的同时,由于社会转型的加速、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多种原因,弱势群体的范围和数量不断扩大。只有全社会通过物质关怀和人文关怀双管齐下的方式,才能促进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进步,达到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城市社区的爱心超市以它特有的人文关怀形态在厦门诞生,这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保障弱势群体利益、完善社会救助机制的一次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随着大众媒体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其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留下了不少的消极影响。其中包括对社会文化构建的消极影响,如:大众媒体内容浅薄媚俗化严重,导致社会文化内涵深度下降;媒介文化的工业化导致人们文化生活单一而机械,媒介市场化致使享乐主义盛行,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冲击巨大等等。面对这些问题,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措施为:努力提高大众媒体传播者的自身文化修养,加强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大众传媒的文化引导,发挥媒介素养教育功能,增强公众参与构建社会文化的自觉性,努力形成合力,构建良好的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16.
张健 《大观周刊》2011,(50):52-53
本文基于广西R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土地流转的调查,描述合作社参与土地流转的类型及表现,分析合作社发展中土地流转存在困难及原因,指出现阶段有利于合作社发展的土地流转方式是出租方式以及入股方式。  相似文献   

17.
1引言人事档案真实地记载和反映个人经历、政治思想、品德作风、任务能力等,是个人自身成长历史的真实记载,为组织、人事工作的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为合理分配使用人才资源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王健 《东南传播》2012,(7):73-75
我们身处新的媒介时代,虚拟空间的布局经纬已成为现代人类寻找并确认自我身份的坐标,也同样为个体表达与彰显价值认同设下条理准则。新媒体时代下社会的进步与变迁也由于技术的渗透而表现出新的运作逻辑与实践规律,本文通过对"KONY 2012"运动的分析,以期透视新媒体时代下媒介事件的构建过程与运作特点,并试图阐释网络参与媒介事件构建背后的危机。  相似文献   

19.
马俊 《新闻界》2007,(4):159-160
本文以2007年初破获的"熊猫烧香"病毒案为例,通过对病毒制作传播者的个案研究,分析造成网络生态环境失衡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网络生态的构建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0.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不仅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公众媒介素养不高,而且舆论界也呈现出相互竞争、冲突甚至对抗的乱象,政府舆论引导变得必要而迫,在此方面,发展新闻学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考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